快好知 kuaihz

贸易能否成为促进妇女发展的杠杆

 

 

  30多年前,农家大嫂养鸡攒下来鸡蛋,但是却缺少一个地方光明正大地出卖,没法换来现金买油买盐或给孩子买铅笔,或者给家人看病。城镇主妇想给孩子或老人买点肉蛋鸡鸭补充营养,却没有“自由市场”,因为国营的店里总是空空如也。计划经济下短缺的物资和被限制的贸易,让农家大嫂纵有一点物质基础却受困于现金的匮乏,让城镇主妇虽有些现金却仍然无法摆脱物资的贫困。

 

 

  20多年前,自由市场终于在全国城乡开放,城镇仍然实行粮票、肉票、油票制度。城镇主妇虽然还常常感到囊中羞涩,却可以用略有富余的粮票和小贩换鸡蛋。有的居民家人多,也会多出来一些吃不完的粮票,主妇甚至可以用大量的粮票换来价格不菲的高压锅。农家小贩虽然总不能每回卖得现金,但以农产品换来的粮票,却能让他们买到自家不出产或不足够的粮食。逐渐开放的贸易,让城乡居民都得以摆脱现金或物资的困厄,让持家的妇女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今,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贸易和缓贫减困,贸易妇女和性别关系的影响变得非常错综复杂。

 

 

  性别分工本来就使女性较男性更具有多重身份,而在一个产供销关系交织重叠的全球本地化时代,妇女作为生产者、消费者、服务或贸易从业者,从市场起伏、价格涨落中得到的损益常因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时候作为生产者她们亏了,作为消费者她们却可能得到价廉物美的产品。妇女不仅是农业、轻纺和电子等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在服务业成为产品的今天,她们也是服务业及家庭和社区无偿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与此同时,她们也越来越依赖市场,比任何别的时候都更是一个个消费者——留守的农家大嫂,过去还可以使用自留的种子、农家肥、青饲料,现在却不得不购买种子、化肥和饲料;过去可以自给自足,现在还常常要购买粮食、奶粉等。对现代化、工业产品的膜拜心理,甚至造成了这样的讽刺性现象——让农村妈妈廉价卖掉富有营养的土鸡蛋,去买垃圾食品、饮料给上学的孩子。市场的波动、商品的质量决定着她们的收入,也影响着她们和家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即便是偏僻山乡的农家留守大嫂,也受到全球和本地贸易的巨大影响。随着商品相对自由的流通带来的便利,现金几乎可以买到任何东西,物质层面的匮乏可能通过贸易缓解甚至消除,而对购买种子的依赖,以及因转基因作物、毒垃圾和伪劣食品的流通而带来的粮食主权和食品安全、环境和健康的风险,却增加了人们(尤其是妇女)的脆弱性。与此同时,贸易供应链上的加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达,给农家妹带来大把的非农就业机会(这些机会甚至让男性青壮年眼红),让她们得以从农村来到世界工厂。纵然是高强度劳动、低社会保障、高健康风险、低收入(与男性相比),但她们却认为是增加了家庭、特别是自身的收入,还见了世面。而对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女性来说,由于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所催生的小型出口企业,跨国企业白领职位和管理职务的本地化,使她们有了更多的从业机会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空间。

 

 

  凡此种种,让我们看到,妇女并不是单一体,不同年龄、区域、教育背景、职业状况和身份角色的妇女,受贸易的损益有同有异。1995年,在贸易和社会性别方面有两件大事,一是WTO成立,一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但世妇会上,社会性别、妇女和国际贸易并未成为一个突出的议题。而1999年WTO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西雅图会议)和多哈会议以来,贸易和发展、人权之间的关系的被广泛讨论,贸易和社会性别(尤其是对妇女福祉和性别平等的影响)也成为日益凸显的议题。此外,国际社会性别与贸易网络、欧洲妇女发展网络、妇女经济发展与全球联盟等采用了影响分析工具,对贸易的社会性别影响进行评估,许多组织也开展过研究和倡导活动,以此促进国内国际贸易政策、经济政策和相关公共政策的改善,使之有助于妇女就业和增收,促进妇女的福祉和性别平等。然而,时至今日,尤其是全球经济低迷状态下,贸易如何成为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杠杆,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

 

 

 

 

 

 

 

 

关于贸易与社会性别的综合性中文资料,请见如下链接:

 

 

社会性别与发展简介让贸易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www.bridge.ids.ac.uk/Docs/trade-in-brief-chinese.pdf,

 

 

社会性别与贸易

 

 

www.bridge.ids.ac.uk/reports/trade_overview_report_final-chinese.pdf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妇女发展  妇女发展词条  杠杆  杠杆词条  能否  能否词条  促进  促进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