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E惠社宜农贷专访:小额信贷网络公益平台

 

文章转载自:E惠社[http://www.ecauses.org]

 

 

作者:李朱朱 尹旭

 

农贷是宜信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公益性P2P小额信贷平台,主要为农村贫困妇女筹集小额信贷资金,以投入生产或创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农贷运营模式和技术借鉴了不少已开创四年的美国Kiva网站的经验。E惠社对宜农贷的技术战略总监陈欢进行了专访,请他聊聊国外的公益小额信贷模 式如何在中国开花结果。

 

P2P贷款  小额资金循环利用

 

 

 

E:您在宜农贷主要负责什么工作?您的本职工作是否和宜农贷有一些关联?

 

陈:我在宜农贷负责一部分平台整体规划和行业拓展的工作。

 

我自己在华创资本从事投资方面的工作。宜农贷所在的公司——宜信是华创资本孵化的一家公司,我在宜信从事战略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E:听说你在推出宜农贷之前,曾是Kiva的捐助者。你是什么时候了解到Kiva,并想要在上面尝试借款的?

 

陈:Kiva在2005年成立,我记得自己是在2007年左右通过国外的一些科技博客了解到这家公司,如 Techcrunch。之后尤其在看了尤努斯的《穷人的银行家》这些书之后,我对Kiva更加关注。2008年初想去Kiva上尝试一下,正好又有合适自 己的支付方式,因此就用来借给越南的几个妇女,最初尝试了25美元,后来又利用回款的资金及部分新增的资金大约共6、70美元,一共借出大概4笔,支持了 4位小额借贷的妇女。

 

我觉得贷款比捐助更好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回款,资金可以循环利用,帮助更多的人。

 

E:您理解的Kiva模式是怎样的,包括众包概念在Kiva网站的应用?

 

陈:Kiva吸引人的地方是在线P2P服务,借款人和出借人两边都是个人。借款人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或贫困国家 的妇女,她们希望有资金去发展生产和创业,然后得到回报来偿还借款;在Kiva上,出借人更多来自美国或欧洲一些国家,有一些富余资金。

 

这种模式并不要求出借人是很有钱的人,因为每一笔出借资金都很小。Kiva上每笔出借额的最低要求是25美元,这对欧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以承受的金 额。十几个人的25美元就可以凑成几百美元,就可以帮助非洲、亚洲的贫困妇女,使她们的生产和生活,她们的命运都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个模式就带有明显的众包的特点,符合Web2.0的概念,很多人都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就能使这个平台产生巨大的影响。

 

E:宜信为什么会做宜农贷这样的公益项目?

 

陈:宜信本身的业务是从事P2P小额贷款,比较集中于城市的消费信贷群体,也是通过P2P的方式切入市场,帮助 城市中需要小额资金的人群。

 

农贷其实天生就与宜信有很多的共同点,都是P2P业务,都是利用出借人资金帮助借款人实现想法。宜信最初比较关注商业性的P2P网站,后来关注到 Kiva这种公益性网站。

 

我们觉得Kiva模式在国内也可以做,所以09年初到国内一些扶贫小额信贷机构做了一系列考察。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小额信贷机构非常通过外部融资渠 道,来获得信贷资金。比如,有些扶贫小额信贷机构在初期得到一笔一二百万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几年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后续融资渠道的接入,有的县在当地有 200多个自然村,而他们的资金目前只能满足当地十几个村的需求,在中国的法律框架的限制下,他们没办法通过更多的融资方式得到资金。那么通过Kiva这 种P2P模式是可以帮助小额信贷机构解决资金需求问题的:让沿海城市的人贡献出一点点力量,就可以帮助很多西部的贫困人口。

 

所以我觉得宜农贷非常有意义,是宜信业务的延伸;对宜信来讲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宜农贷和宜信的整个战略和业务都是非常相关的。

 

E:那么宜农贷的运营模式是不是从Kiva受到很多启发?

 

陈:宜农贷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借鉴了Kiva的模式。整个运作中,在当地有个小额信贷扶贫机构,作为审查借款 的服务机构。因为宜信还很难到当地做直接的风险管理,我们就和已经成立了很多年、在当地经营得非常优秀的小额信贷机构合作。

 

在农村的借款人将借款申请发给当地的小额信贷扶贫机构,小额信贷机构有一整套管理办法,一般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的做法。小额信 贷机构经过审查后决定贷款给这位农村妇女,就将申请人的情况,如家庭状况、贷款用途,以及相关资料上传到宜农贷网站上;这时候出借人就可以看到资料,然后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借款人。

 

我们目前设定的最小的出借单位是100元人民币。在大城市里,你可能每月少和朋友们吃一顿饭就可以节省这100元。完成出借之后,你可以定期收到回 款。不同机构期限不同,但最长都不超过一年,这一年之内你可以分季度或一次性的收到回款。这些回款还可以进一步出借,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出借社区初期 信贷机构中转资金

 

 

 

E: P2P模式借出金额都比较小,会不会担心筹款效率问题?比如一个4000-5000元的借款人筹借到足额资金,会不会等太久?

 

陈:这一点我们也借鉴了Kiva的模式,在出借人社区还不是很踊跃的情况下,实际上借款人并不需要等资金完全筹 集到才能拿到这笔钱。借款妇女是在一开始就得到了小额信贷机构给他们的贷款,之后网络上的借款实际上通过机构进行的借贷债权的转让。

 

目前因为出借人社区还在进一步发展中,借款人的资金需求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满足。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出借人社区的迅速发展,每笔贷款完全得到满足的时间 会缩得非常短,就像Kiva经过4年发展之后,现在网站上每10几秒钟就会有一笔借款得到全额满足。目前宜农贷和Kiva的出借模式其实都是小额信贷机构 二次债权的转让。我相信未来发展到出借人社区有足够多的出借人,能够做到完全的P2P,借款人的资金完全来自于出借人的借款,而不用通过小额信贷机构的资 金中转。

 

E:宜农贷未来要做借款记录或信用评价机制,这是否会导致借款过于集中到那些有信用记录的人?

 

陈:不会,因为无论是Kiva还是宜农贷都非常重视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审核。我们选择的机构都是经营了很多年,经 营历史最短的一个机构也有5年了,有些机构达到10几年,在这么长的经营时间内,坏账率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报表也都是由外部审计事务所来审计;加上他 们一整套风险管理方法,我们觉得无论是第一次、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借款,风险基本上都是一样低。网站设计上也不计划去强调某个人的还款记录比较好,或者强调 某个人是第一次贷款;我们会重点突出每个机构的能力,可能会看到对机构的评级。

 

E:宜农网如何保障申请贷款的数据的准确性?

 

陈:所有机构都必须提供借款合同的原件,确保借款合同是实际存在的,这些合同很快也会上网,每一位出借人都可以 看到自己资助的借款人的合同。我们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合作机构进行回访,会实际抽查一些借款资料。每年也会和一些第三方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得到 他们的财务数据。今后计划开展一些志愿者参与到当地机构中的活动,进一步了解这些组织的诚信可靠。

 

商业持续?有望依靠服务费自负盈亏

 

 

 

E:目前的团队成员组织,是否有志愿者?

 

陈:花比较多时间在宜农贷上面的人员大概有3个,部分市场或技术人员是与宜信共用。志愿者有部分是来自大学的 MBA学院,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志愿者联盟,今后在志愿者网络这块也会进一步加强。

 

E:目前宜农贷的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的情况是怎样的?

 

陈:成本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平台运作成本:服务器和技术开发费用;二是市场推广费用;三是人工成本,我们目 前对宜农贷没有做成本方面的严格考核。

 

收入方面,出借人有2%的利息回报,宜农贷平台也收取1%的服务费,但服务费目前完全覆盖不了成本支出,1%的服务费,按照目前完成100多万贷款 量来说,只有1万多块钱。

 

E:你们有哪些指标,尤其是网络平台指标来考核宜农贷的运营现状?

 

陈:有贷款量、出借人、注册用户、每人平均出借额度等指标,还将关注每笔贷款需要多长时间得到满足。对于宜农贷 这样一种比较创新的公益模式,我们需要先将面铺开,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参与,这样才能够达到爆发点,因此目前我们看重的指标主要是规模和出借人群体 上的一些指标。

 

E:宜农贷未来如何建立商业上的可持续性,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陈:平台1%的服务费的目的就是从商业的可持续性角度考虑。虽然1%不多,但如果规模到一定程度,出借人群体发 展起来,同时在推广和人员成本上有效控制的话,我们觉得有希望做到自负盈亏的。

 

(这句话删掉吧,关联度不大??)

 

信贷亦是公益

 

 

 

E:在清华MBA案例比赛,您觉得学生对基于web2.0的公益方式有什么看法?

 

陈:大部分学生觉得很新颖,很好奇。在了解了宜农贷和宜信之后,他们都觉得这种方式是种创新,也热情支持这种项 目。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一个观点,其实也是现在社会上对宜农贷这种P2P公益小额信贷的看法:许多人觉得小额信贷不是公益行为。

 

衔接是否有点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他们觉得贷款天生是商业性的,而不是公益性。我觉得不能以是否偿还本金,偿还一部分利息作为判断标准。如果向借款人所要 求的利率成本非常低,这笔资金又给借款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又利于社会发展,那么就是社会公益行为,这种扶贫性的小额信贷就是一种公益性行为

 

E:你们在宜农贷的推广上做了哪些尝试,尤其是在Web2.0的应用上面?

 

陈:宜农贷的推广还很不够。今年会在网站上做社区功能的加强,也会在加强利用社会媒体的推广。其实Kiva的口 碑传播和社会媒体传播在其推广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举个例子,宜农贷和清华及MIT的几个MBA学生进行了一个China Lab创业实验室的项目,在和MIT的几个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商业性的P2P网站基本都没听说过,但是都听说过Kiva,因为他们的很多同学都 在谈论kiva或自身就是kiva的出借人

 

中国的Kiva 信任感是关键

 

E:您对国内网络公益的应用现状有什么看法,包括互联网对公益组织的价值您怎么看?

 

陈:总体来说,国内公益组织对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就说小额信贷机构,对于信息化的要 求非常高,但绝大部分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上都比较落后,少数较好的机构开始用单机版软件,但也是满足不了在各个农村的信贷员要及时录入、及时查询信息的要 求。信息化建设还远远没有满足机构需求。

 

至于互联网对公益组织的价值,首先在于传播性,公益组织也很需要重视这一点。大部分人对传播公益性的东西都不会拒绝。国外很多公益组织都利用社会媒 体、Twitter、Facebook来传播。

 

另外一点就是提高公益组织的运作效率。比如管理公司项目和志愿者,管理捐助平台。互联网也是公益组织连接自己粉丝群体的非常重要的桥梁,互联网是形 成自己的粉丝群最方便的手段。

 

 

 

E:您认为未来中国基于网络的社会企业是否也会出现“Copy to China”的现象?

 

陈:首先我觉得即使在商业领域Copy to China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强调的copy是对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理解,将它复制到国内。所以我觉得在网络上,非营利企业的这种现象也会存在,先学 习、模仿,后面才是如何去创新。

 

那么Copy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宜农贷为例,中国和美国的法律框架不一样。宜农贷涉及到金融服务,这在国内有更严格的法律管制。在这样的法 律框架下,支付和资金流转等问题,如何符合中国法律地运作,是首先要注意的。在Kiva和宜农贷上,每个人付出的一笔资金都是基于信任的,那么对于中国的 网站,信任感是一个更需要面对的问题,他要心甘情愿借出100元,在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后才能收到回款,平台的信任感是要在整个过程中强化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E惠社[http://www.ecauses.org]

 

本文标题:E惠社宜农贷专访:小额信贷网络公益平台

 

本文链接: http://www.ecauses.org/2010/07/19/interview-online-mircoloan-platform-for-social-good/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农贷  农贷词条  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词条  专访  专访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平台  平台词条  
公益

 驻校社工:服务价值期待被认可

编者按:社会工作按照服务对象可以划分为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困境人群等社会工作,按照服务的地区特点也可以分为社区、学校、家庭社会工作。驻校社工就是经常驻扎在学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