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社会出现了一种“有人摔倒了不敢去扶”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社会现象预演预烈,成为一种病态的社会文化,这显然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传播一种先进的文化,而文化传播不是依靠某一个人,需要的是媒体呼吁、报道、宣罐,需要全民的热情参与。
相对西方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公益事业刚刚开始,目前我国的公益组织也可以用成千上万来形容,但为什么我们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这多年,他的成长比例与社会进步是不成比例的,除了制度和资金的制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公益组织太注重具体项目的实施,忽略公益文化的培育,这样无论我们怎样去努力,我们还是很难达到我们希望的目标。
发展公益文化是当前公益人要勇于承担的一种责任,必须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公益文化的重要性,毛泽东主席曾经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不研究、宣传公益文化的民间公益组织最终会消亡,我们的公益组织要认识到这种局面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欲速则不达”,这不是说不要速,而是说不要犯盲动主义,盲动主义是必然要失败的。在一切工作中都是如此;在改造群众思想的文化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如此。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上面这段话是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讲演,强调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着重指出,“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建立有文化的军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毛泽东基于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的需要,更加强调文化工作是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再次指出,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毛泽东建设有文化的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思想,至今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样,中国公益组织首要的工作是实施具体的工作项目,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总结,在其次就是形成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拥有一种高度,最终去影响所有人,形成全民都参与公益事业的一种社会现象,这应该是我们公益组织发展的终极目标。
缺乏“文化力”的公益组织必将丧失“战斗力”。公益文化是在公益组织形成发展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公益组织的意识形态,公益文化对提升公益组织的活力,推动公益组织的发展,扩大志愿者队伍起着重大作用。公益文化建设应该主要围绕组织文化、行为文化、志愿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要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公益组织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公益组织的现状,中国公益文化的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任何文化都必然具有时代的特征。新时期的公益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凭空臆想,这是抓好公益文化建设的前提。目前仍然有许多公益人对公益文化建设存在曲解,认为太空洞,不实际。其实公益文化建设是以社会实践为导向,坚持从科学的认识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空洞的教条出发,立足发展,充分尊重现实社会需要,营造适合社会发展的公益文化氛围。
公益文化是生动的、具体的,从而也是丰富和充满个性魅力的。在建设公益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公益组织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突出公益组织的个性特征。由于各个公益组织是由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的众多个体组成的,因此,公益文化建设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人文性以及个性色彩。所以,我们应当避免“复制”或照搬一套现成的公益文化模式,而应当致力于具有公益组织自身特色的、符合公益组织自身实际的公益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公益文化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才能为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组织。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丰富,特别是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它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行为道德规范。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公益文化的建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吸收当今先进社会文化,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公益组织自身实际状况。
在建设公益文化的时候要注意“点面结合”。“点”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发挥公益组织领导的个人魅力。公益组织领导是公益文化的龙头,公益组织领导的身体力行是一种无声的号召。要塑造和维护公益组织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让全体成员融入组织共同的文化理念中。二是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公益组织领导要善于发掘那些最能在工作中体现公益文化理念的个人和小团队,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让全体成员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下,了解什么是组织提倡的文化理念。从“面”的角度上看,就是要强化成员的培训,提高成员整体素质。这不仅体现在对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成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水平。所以,公益组织领导是公益文化建设的关键,引导着公益文化的发展方向;公益组织成员是公益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志愿精神、公益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者。营造公益文化必须有广大成员的共同追求和行动,公益文化也只有成为集体的行为准则,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文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助推公益组织发展的精神力量。
五、从不断学习实践,遵循规律性、时代性的要求去打造公益。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能够指导实践项目实施才具有生命力,所以优秀公益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体现。对于公益组织,公益文化是实践、是发展的过程;对于公益组织负责人又需要学习它、认识它、建设它。没有强大的公益文化,没有卓越的公益组织价值观、志愿精神和公益组织哲学信仰,再好的公益组织也会逐渐消亡。
文化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核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公益人宣传公益的核心!中国公益事业需要一种文化去统筹,去领导,去完善,去团结!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成熟的公益机制,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思想的交流,带来的就是行为的创新.欢迎大家与我交流公益文化建设.QQ:897114929(注明加入理由)
本稿件为中国公益联盟网(www.cpwa.net.cn)独家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