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一天鲁班到山上砍柴,被一种锯齿形的坚硬树叶割破了手指。这个时候,鲁班心想:“既然锯齿形的坚硬树叶能割破手指,那如果把坚硬的铁片也做成锯齿形的,是不是能割破树干呢?”之后,鲁班便将铁片的边缘部分锻造成锯齿形,也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锯。果然,这东西能锯断树干。
前提:树叶是坚硬的,锯齿形的树叶能割破东西(手指);
铁片也是坚硬的;
结论:锯齿形的铁片也能割破东西(树干)。
上述的推理过程,铁片和树叶两者都坚硬,由于锯齿形的树叶能割破手指,将铁片和树叶进行类比,从而得到一个结论:锯齿形的铁片也能割破树干。通常,在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层次的两个事物,从事物之间的许多相同点出发,得到它们在另一方面上也是相同的,从而能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同样可以将类比推理表示为简单的逻辑形式,如图1-1所示。
前提:A具有属性:a、b、c、d;
B具有属性:a、b、c;
结论:B具有属性d。
其中,A和B表示进行比较的两个(或两类)对象,a、b、c表示A与B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d表示类推得到的属性。
对于“鲁班造锯”的类比推理,可以发现这个推理的结论是可靠的。但是很多时候,类比推理只能作为一种比较猜测,对于它是否合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科学验证。例如,火星和地球都是太阳系的行星,并且质量大小类似,因为地球上存在生命,所以火星上也存在生命。可见,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一样,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是一种或然性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并不像简单枚举法那般不靠谱,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或者相似点越多,也就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采用类比推理,那么得到的结论就极有可能也是它们的共同点。因此,类比推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我们也知道,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不同点的,如果我们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恰好是它们之间不同的地方,那么,这个结论也就是错误的了。反之,我们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就是正确的。正因为这样,所以说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未必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