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友”创会会长梁从诫先生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序言中写的:“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和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绿希望项目自梁先生发起运作以来,就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由志愿者团队带着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使用参与式手法,开展各种自然体验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感官,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爱,并转化为身体力行的减少对环境影响的积极行动。
话虽如此,但是我们的环境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内总是集中于知识理论的传授,忽略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会(如图所示)。没有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何来爱,没有爱哪会有自觉的行动。我们积极的鼓励网络中的伙伴们多多采用自然教育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到自然中去!11月19——23日,绿希望项目六个地区的合作伙伴来到厦门鳄鱼岛开展了为期四天半的自然体验工作坊,邀请来自台湾荒野的资深自然体验培训师张箐玉,邀请伙伴们感受自然的魅力,学习自然教育的方法。六家伙伴机构分别为: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自然之友河南小组、武汉小组、成都根与芽、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云南高黎贡山之友。参与者有NGO工作人员、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局工作人员、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
岛上的“原始”生活
岛上的生活,不需要戴手表,看着潮涨潮落就可以算出吃饭、睡觉、上课的时间了!我们度过了赶海、睡帐篷、不刷牙洗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挖大便坑的“原始”生活。
“起承转合”四步法
在鲸鱼老师的引领下,全程使用“起承转合”四步法以户外自然体验及探索教育课程贯穿。“起”,激发热情,运用热身活动,拉进人与自然的感情;“承”,集中精力,这是安静和敏感度的训练。“起”、“承”两个阶段都是为体验自然做的准备活动。“转”直接体验,也是自然活动中最重要的阶段,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去体味自然。“合”,分享启示,只有亲自体验自然,才能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产生关爱自然的信念,并与同伴分享,使得个人内心的体验升华。
起承转合真是个好办法,大家都积极使用这个方法制定了行动计划,瞧瞧 “守卫者猫头鹰”行动计划吧:
l 启:唤起热情
猫头鹰的神秘邀请函
指鼻子
拜访猫头鹰小窝
l 承:集中注意力
追踪猫头鹰
l 转:体验与观察
与猫头鹰的亲密对话
l 合:分享与启示
欣赏猫头鹰绘本。
自然拼图:猫头鹰之脸
发现猫头鹰奇迹
猫头鹰巡护小队:笔记、鸟调、观察。
伙伴们对于自然体验活动的感触非常大,认同“在环境中”的教育,生命网、建构一棵树、自然记者会是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体验活动。最大的收获是在自然中调动五官进行感受,感悟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并体会到每种生物成长的艰难。伙伴们一致认为:大胆尝试,走到大自然中去,用心感悟,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应用好“起承转合”四元素,利用媒体资源,做好环境教育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工作梳理
活动最后一天,教育活动部主管胡卉哲引领大家做了工作梳理,各地伙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了当前开展环境教育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之后把问题做了规整和分类,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彼此支持寻找解决办法。下面仅以“学校”举例,展示我们的讨论结果:
遇到的困难:
1、校长的理念,对环境教育工作是否重视。
2、教师的意识和具体工作的矛盾。
3、学生的参与和行为养成之间的距离。
4、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不够。
5、社区的配合没有。
6、其它相关机构、社会阶层的联系不够。
解决办法:
1、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2、带领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
3、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4、坚持做好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
5、通过学校影响家长,再影响社区。
6、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重视和支持,促进环境教育工作。
再之后,我们忘掉工作中、现实中的种种,站在一个高度上,用图画的方式描述了中国环境教育的现状,其中一个小组的图画是:我们是小蚂蚁,朝着目标前行,路上有许多诱惑,还有群山的阻隔,但是太阳就在山后面,还露出半个脸来!政府、社区、学校、NGO、公众都在图画中出现了,有这么多伙伴一起在为环境教育而工作,大家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影响上发挥着不尽相同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群体,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如果我们能够针对最有影响的群体开展工作,对环境教育事业的推进会更有成效,大家用投票的方式选择了哪几块工作是我们最需要集中力量实施的,伙伴们结合自身能力和我们不能回避的工作重点,大家制定了半年工作计划。工作梳理的环节帮助我们很好的为厦门鳄鱼岛自然体验工作坊画上了逗号,明确了工作方向,确定了工作计划,就看我们在各地的行动了!
最后,还要和大家分享参与者李晓莉在鳄鱼岛时“自然独行”的体验:
自然独行
远山迷蒙,仅仅余下迷离的三座山峰若隐若现。
昨夜繁华灯下的城,已经湮没在雾霭之中。夜半悄无声息漫上来的潮水,也已经退去。善谈上一簇簇低矮的红树林气根又露出头来,好似一座座尖顶的小小佛塔;又像是一株株倔强的小草,有着冲破天宇的勇气和力量。
鞋子踏在沙滩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耳朵里有着母鸡邀功的咯咯声;树林里远远传来小鸟的啾啾鸣叫;临近红树林的滩地,还能听到细细的气泡爆裂的声音,我知道,定是那些小小的蟹类,匆匆爬过,一点一点的吐气;而不时飞过的飞机的轰鸣,总是惊扰了我聆听自然的乐音。
三角梅的玫红色的花静静的开放在晨光里,在绿叶的映衬下愈加的美丽;紫茉莉(小的时候都说俗名是“晚饭花”,从百度上搜到这么美丽的名字的)已经结出细密的黑色果实,孕育着生命的新开端;在这样郁郁葱葱的花丛中间偶尔露出一簇小小的百花,那么柔弱也同样美丽,五星型的白色花瓣中是淡黄色的花蕊,正在绽放自己的青春。在这样静谧的清晨,我们都是愉悦的。她们自顾自美丽,而我,不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半艘船依然静卧在沙滩上,昨夜上涨的潮水曾一度临近它的身旁。也许这一天两次的约会,给它带来重返波涛的记忆。而现在,只能静静等待下一次的潮涌。
“黎明之前的夜空依然宁静…”突然之间,鲸鱼老师留下的第一首小诗跃入眼帘。是的,与晨曦这样的相遇:海滩波浪同低吟,天光云影共徘徊。
临近海滩有些大石头,密密地布满了绿色的海草。潮水退去,它们也是一样的寂寞了吧,紧贴在岩壁上,构成另一种天然的纹理。我想,若是海水漫上来,细细的海草轻轻的摇摆在一涨一落的海浪中,又是怎样一幅袅娜的模样。
一只螺壳匍匐在沙滩上,也许,那一只曾经鲜活的生命早已不知在哪里云游。海水把它美丽的外衣带上岸来,以一种安定的方式,保持着对海的眷恋。轻轻拿起它,倒出半满的沙粒,我把螺壳放在耳边聆听,似乎轻轻传来海风的声音:呜呜…
在芦苇丛旁边,我又发现了一株不知名的美丽的植物:披针形的叶子衬托着鲜艳的橙色花朵,吸引着我向她走来。有微小的花苞,才不及黄豆大小,含羞的露出一抹玫瑰色的脸庞;有状如纽扣的花蕾,呈现出盛放的涌动;有初绽的花朵,橙色的光芒娇艳初现;有怒放的红颜,倾其一生的美丽;有沉淀的果实,一代一代繁衍生息。
不觉已经拉下了好远,抬起头来,看到不远处矗立的礁石,半面向东,闪耀着太阳的光芒。是的,太阳升起来了。我加紧脚步匆匆上前,绕过山丘,灿烂的阳光,波光粼粼的海面立刻呈现。片片白云堆堆栈迭,云层间露出蔚蓝的天际来。我似乎也走入另一种意境,更体会到天地的恢宏。我在晨光中沐浴着,一如天地间任何的生灵,汲取阳光,吸收露华,有着自己的生命轨迹。
岸边的沙滩上遍布着风化的沙岩,用手轻轻一捻,就会落下几颗逃离的沙砾。明明在其中发现一只黑色的小小爬虫,稍一疏忽,早已不见。正感叹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头上崖顶传来悉悉簌簌的声音。原来几只黑色的山羊,寻觅早餐来到这里。好吧好吧,这里是你们的领地,尽享美味,我就要继续前行了。
船来船往,马达声更重了,海面上逐渐繁忙起来,再也听不到小鸟的鸣叫。天空中有几只水鸟的掠影,展开羽翼无声划过,依然悠然自得。有独自安享飞翔之乐的,有比翼双飞的,有三五成群结伴同行的。一只鸟儿轻快的超低空飞行从面前掠过,一边赶路,一边高歌:啾啾,啾啾…想来它一定是无比快乐的。
沙滩上散落的黑色岩石渐渐多了起来,应该是从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山、石、砾、沙,岁月的长河不断冲刷,生命的形式也不断变化,终将融入这一片蔚蓝。
抬头望见山崖边上的一棵大榕树,已有一半的树根裸露在外,但仍然顽强的生长在岩石上,从石头缝里扎出根来。旁边是一株枯树,面向大海倒下庞大的身躯,也许是涨涨落落的海水带走了它脚下的泥土,也许是某次台风肆虐吹倒了伟岸的身体,才成了今天这般。生于自然,归于自然。
此时的海岸已经看不到滩涂,清晨的半日潮涨上来,水面一直延伸到距离我十米左右的地方。刚才经过的葱茏红树林,应该被淹没了顶。在马达声里搜寻到哗哗的声音,那是海水涌上海岸。静静的月夜,涨潮听海,最是愉悦、安宁。而这样的清晨里,马达声是最不受欢迎的,它惊扰了我与大海的约会。
不觉已经走到下船的码头,沙滩上一片红色的岩石在阳光下耀眼。中间多时一个一个小小的坑洞,成了蟹、螺的家园。一汪浅浅的海水就是一片乐土。细长的螺静静伏着,偶尔看到它缓慢的走路。而迅速跑来跑去的螺壳下,自然是一只寄居蟹。海葵张开它的触手,等待着猎物上门。吐泡泡的声音又清晰起来,大一些的蟹定躲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偷窥者我这一个不速之客。还有一些蟹匆匆从一个洞穴里爬出来,匆匆到另一个洞穴里去,似乎探寻我闯入他们乐土究竟为何。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头顶这一方天空白云淡淡,突然的我就唱起歌来,加入到自然的音乐会之中。沙滩上空余我一人,阳光下,笔尖的影子落在本子上,共同写下自然独行的历程。
船只的马达声渐渐远去,头顶的飞机轰鸣声却又不时响起。鳄鱼岛上的原住民、外来户,不得不适应着、无奈着、习惯着。看看时间,到了早餐时刻,合上笔记本,结束这一次的自然行走。
更多照片请参见:
http://greenhopeaction.blog.sohu.com/album/slideview-954602-37082819.html (搜狐博客)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7914742/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