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我参加了“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南京班的学习,在四天的集中培训和半天的社企考察中,收获颇丰,尤其是社会企业思维在润土的项目设计、实施及评估中有极大的启发。
简言之,社会企业是用商业的手段实现社会目标,而润土目前的工作思路——用社会的手段,甚至是公益慈善的手段实现社会目标——两者差距甚大,而差距的背后实际上是理念的不同,用允德乐龄丁主任的话说,我们是“不好意思谈钱”。但正是这种“不好意思”带给项目本身的是不可持续,没有效果没有效率,甚至难以评估。
在项目设计中,引入社会企业的市场思维,那服务对象一定要出钱出资源参与,不能完全的免费。免费的东西谁都想要,不管有没有用,先拿到手里再说,难以证明他们真正是需要这个项目,也难以真正发挥出项目的真正价值,难以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最终有可能变成,我们的服务对象费时费力来配合一个他们本不需要的项目。所以,在项目设计中,尤其是涉及到完全赠送或免费的项目中,一定要有此思维。
曾经有人批评过那种不收费的培训,想想实在的很有道理;润土此前也组织过若干的免费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对此更有切身体会。
再放眼整个公益行业,有的机构就深谙此道。像农村基建项目中,项目人员就要求农民必须投工投劳,当地政府必须有配套资金,而且坚决不给服务对象误工补贴(基层政府有时出钱请村民来开会)。然后一些平台型组织,也会在培训中收取部分培训费用,或者收取押金。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把真正的需要者,和他们真正需要,有效地筛选出来。这可算做社企思维在项目设计上的一大贡献。
另外,对于能力发展型的公益项目,在项目实施中也可采用此思路,其中的子项目肯定也会涉及到有调整空间的费用。例如润土的农村综合发展项目中,计划带领农民外出学习考察,考察中的交通住宿费用到底是项目方全部出,还是参与农户也必须出一部分。此前的思路肯定是是我们完全出;据更早的经验,这种方式不仅效果不好,村民收获不多,光是那些细碎的餐费和公交车费,就搞得项目人员不得安宁。相反参与者还觉得组织得不太好,希望改进。真是力不讨好!那现在呢?我们就不这么玩了,费用中润土出大头,个人承担小头(10%-20%),或润土定额承担大的支出,其余完全由参与者自理。以此来要求我们自己,做好村民的需求调研,选择最佳的考察内容和地点,并做好外出时的过程管理;最终极大提高外出学习的效果。
最终的项目评估,对于基金会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执行方来说,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到底效果如何?心里有时还真没底,因为看不见,没有刚性衡量指标。那现在不同了,让市场来说话。你的服务因为收费,有多少人愿意再接受这样“好心的服务”,如果人员大规模减少,那只能说明没有真正服务到他们的需求点,或者服务不够专业,服务质量不高。而一般公益思路下的各种评估体系,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你说他不需要旧衣服,那我送了2万件,他们全收下了;你说他们不需要外出学习,那报名还如此积极……那现在的关键就是,我们是否有勇气把自己的服务或产品,让市场来衡量,让“买方”来定价,让服务对象来评估?润土已经做好了准备。
培训还有其他许多收获,部分来自我们优秀的讲师,部分来自热情的学员。迈克通过实例,让我意识到合作社经济(社企类型之一)比股份制更有发展空间,也更具备社会企业的特质;官老师的激烈分析,让我注意到,社会企业存在的意义,过程本身大于它带来的结果,我想这也是国外福利企业和中国30年前国企存在的理由;但社企的优势在于,他是脱胎于社会,而非政府,相较于国企,更有效也更有效率。上海润互助社的隋玉芝老师,让我一下子惊醒,社区妇女对于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梁嘉歆的“微课堂”提醒我,课程体系一定要生动活泼,不可死板;张凯鹏让我知道社企没这么简单,前期准备调研的时间必须足够长。残友的周佺让我重新认识网络的力量,认识到可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
看来也正印证了南都公益基金会的徐永光老师所说,社企培训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环境、一种气氛和一个机会。社企南京班培训,值!感谢所有讲师,感谢所有学员!
行业之上,还有国家,遗憾的是这次培训没有提及,但愿以后的培训在这个层面上大家有一些探讨。相信这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片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