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项目要不要复制?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长大后我们又听到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有些职业发展很火爆,已呈现市场饱和状态,从业者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复制,而有些职业——例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则面临后继无人,从业者苦苦寻找继承人。到底师傅该不该留绝招?到底徒弟能不能复制师父的成功?这就如同公益界越来越普遍谈到的项目“可复制性”,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从2006年我第一次听说“孵化”这个词,就有一种感觉:中国公益从一个个零星的小机构,开始向规模化的目标迈进。现在有一些组织专门研发公益项目,公益志愿者和从业者可以不支付任何费用进行复制,运用商业的方式推广公益项目模式。有些专家也认为,可复制性是一个操作性问题,把问题解决方案标准化、量化、模式化做到了,自然就可复制了,公益创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是让人喜闻乐见的事情。这些人背后的意思是公益项目还太少,公益事业还太弱小,有创意的公益项目应该是越多越好。这就如同那些小众的手工艺者到处收徒,期待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另外有一种声音认为,公益项目复制与公益品牌的版权有关系。公益品牌与商业品牌有同样的版权,虽然大家都是在做好事,但也应该尊重原创,公益项目复制只可以自己复制,别人随意拿来复制就是侵害了我的公益品牌。我们认同只有严格保护版权,尊重知识和实践创新,才能让更多社会组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会为社会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但与此同时,可能有一部分人保护自己品牌的初衷是认为,这类公益项目我一个人做已经满足需求了,你再来做会抢走我的“客户”,因为客户本没有那么多。这就如同一个饱和的职业,从业者不喜欢再有更多的人进入。

 

       然而还有第三种声音称公益项目“根本不能复制”,原因是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组织和个人对自己的知识和产品采取保密的原则,而另外有些人会毫无保留的把核心知识进行公开。这背后的差异在于,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核心能力是说出来就有可能被复制、被拿走的,自己有可能被取而代之;而另外一些人则会认为,即使说出来也是拿不走的,对方听去的东西也不一定能让他成功复制而成为第二个自己。

 

       在以上三种对可复制性的三种争论之下,诸多基金会和NGO组织还是倾向于第一种思路,强调项目的可复制性。我们也观察到现实层面公益项目当被问及如何体现可复制性时,NGO一般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1、 可复制性体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员政府重视,或者项目本身得到了当地较有社会地位的人的支持,于是便有了推广和复制的强有力的实施主体;

       2、 因为项目所解决的社会问题是很多组织个人共同面临的问题,项目天然的具有借鉴意义和被复制的可能;

       3、 可复制性体现在项目结束后继续吸收更多的服务对象;

       4、 项目设计本身就应涵盖试点、推广和复制的工作内容;

       5、 项目的实施背景和条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具有可复制性;

       6、 项目活动在设计时应门槛低、便于操作,容易复制

 

要想辨析到底要不要复制,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复制复制的目的是什么?

 

       说到公益项目复制性,显而易见是为了推广成功经验,实现规模效益。我们希望公益组织的一个项目能够有全市、全区、全国的影响力,能够在更大范围解决社会问题,这是正确的。比起商业社会,公民社会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本、影响力等方面远远不足,而我们所要服务的弱势群体却不在少数。因此,这种供需的悬殊促使我们不能不思考规模化的问题。

 

复制虽然是好事,但任何项目都可以成功复制吗?什么可以复制,什么不可以复制

 

       什么项目容易复制成功呢?我们认为,如果某个公益项目是扶危救困、救急型的项目,例如:灾民安置、疾病救助等,这样的项目复制。一个例子就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救治,项目整个过程基本上仅仅是一个医疗过程,设置好医患对接的流程,就完全可以实施心脏手术,解决的问题也是直观可评估的,项目的成功指标比较单一,就是手术的成功和受助人数的增加。这样的项目复制推广后,先心病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项目即可达到成功指标。

 

       但当项目涉及到人的改变的时候,其成功指标就变的难于评估,可复制性也会随之变得不确定。根据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理论,人的改变需要考虑综合的因素。这类项目复制,除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服务对象数量的简单叠加之外,最根本的是服务对象成功发展的复制,它需要依托专业的干预工作者,因此是相对来说更难的。往往我们复制的了过程,却复制不了结果。在这样的项目中,我们是没有办法承诺效果的可复制性的。这类项目复制,我们不能期待流程的复制就必然产生同样的结果。一旦这类项目没有成功复制,也是不可怕的,因为这是一个行业整体专业人员专业水平提升的漫长过程。

 

       其实,每一个项目复制过程中,都会面临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不同的背景。比如曾在社区推广的沼气示范项目,虽然原社区居民生产的沼气成为再生能源贡献了家庭的节能增收,却在后来复制的很多地方成为形象工程。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因为它在复制推广时忽略了因地制宜的考虑前期动员的人员配置、南北气温差异、修建沼气池时家庭在资金、场地、劳动力投入上的不同承受力,以及管理成本和管理水平等问题。这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案例非常普遍。所以,项目复制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将项目标准化和模式化这么简单。

 

       谈到这里,到底什么项目是可以复制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分析项目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身。美国著名非营利咨询机构FSG的约翰•卡尼尔和马克•克莱默等人在《大胆地领导》一文中,将社会问题区分为技术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某些社会问题是技术性的,这些问题往往具有清晰的定义,解决方法也预先可知,而且依靠单个或少数几个组织就有能力解决。适应性问题则十分复杂,解决方法通常是不可预知的,即便我们知道解决方法,也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有足够的资源和权力将其完整执行。后者比较难以用简单资助的办法解决,为此也很难简单复制

 

公益项目想要成功复制的关键在于什么?

 

       谈到最后,我们发现,谈复制只是一种“术”,术的良好运用取决于背后的“道”。因此,公益项目的成功复制,关键还是要回归到项目的变革理论以及发展工作者的专业价值观上。对于公益项目复制,我们既不能说不要复制、不能复制,也不能要求所有项目都要可复制,特别是在资金投入非常有限的前提下。复制与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终的目的是要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不要因为追求可复制而将项目流程化、简单化,盲目扩张。做好一个有效的、能够持续带来人的发展的项目,远比十个简单的浅层影响项目要来得更有价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项目要不要复制?  公益  公益词条  要不  要不词条  复制  复制词条  项目  项目词条  
公益

 管理费问题

从捐赠收入或项目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做管理费用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行法规还未对此作出具体规定。 实际上,已有一些民间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采纳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