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万别小看女性!她们干得好公益,做得了慈善——不服你就来!
女性,如今已成为公益慈善事业中不或缺的重要力量。她们的爱与智慧,丝毫不让须眉,贡献卓著,不可磨灭。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研究员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越来越庞大的NGO群体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机构领导者还是项目官员,无论是作为职业选择还是做志愿者,女性都占据了大多数。在这个新的空间里,女性的号召力、吸引力经常超过男性。而且,NGO越发达,“全球体系”越强大,女性的作用就越大。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主导地位。
虽然中国公益慈善领域还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相关研究,但我们可以先看看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妇女公益慈善研究所2010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女性捐助的可能性要比男性高40%,而且,几乎各种收入层次的女性都会捐助。女性不仅捐赠频率高,捐赠数量也高。譬如,家庭年收入至少为10.3万美元的家庭,如果女性掌管家庭财政的话,每年平均公益慈善捐赠达1910美元,相比于男性掌管支出的家庭,平均捐赠数额将超过1000美元。从这组数据来看,貌似女性比男性更有爱心。
有意思的是,据腾讯公益平台2014年9月公布的大数据报告,80%的捐款来自男性,只有19%来自女性。(另外1%性别未知!)以至于人们感叹“男生的心比女神们还温柔?!”。同时淘宝网的数据统计也显示,中国男性的网络购物支出高于女性。莫非是因为中国男性在家庭中掌握财政大权?女性的经济自主能力不足,依旧生活在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先别贸然下结论。
同样用数据说话。2012年,Grant Thornton公司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企业中女性高管的比例达5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4%)。2013年福布斯全球女性富豪榜的前15位中竟有5位来自中国。这似乎意味着,至少在中国的中产及富豪阶层中,女性的独立性、自主权、影响力并不逊色于男性。
就拿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华萌基金创始人魏雪女士来说,出身名门的她不仅受到祖辈们善行义举的熏染,在国外求学期间也参与了大量公益慈善活动,也让她对公益慈善的理解更加深入,体会到“平等”和“博爱”的真正意义。回到国内后,魏雪更是发起成立了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关注女性面临的挑战与处境。而此时她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女性,“嫁得好谁都愿意,但是干得好能够让女性的选择更有自主的空间。”和李东生结婚后,魏雪并没有坐在家里享受“富太太”的生活,而是自己创业办公司,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亲自主持家族基金会,成为不仅“嫁得好”而且“干得好”的女性典范。
魏雪和李东生一起创立华萌基金,聚焦于贫困高中生与乡村教师这两个群体,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做起,亲自参与监督和管理。在公益项目的亲身实践中,魏雪对“平等、博爱”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体验,也深感公益对“专业性”和“持续性”的需求之迫切。魏雪认为,公众参与,公众受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缺乏长效机制的捐款,只能算是施舍。而施舍的本质是“不尊重”,违反了公益中“平等”、“博爱”的基本准则。“不尊重”对受助群体带来的伤害,远远大过物质上的贫乏和经济窘迫。公益慈善的核心,正是对人的尊重——尊重受助人的人格,挖掘受助人的真正需求,授人以渔。也正因为如此,魏雪特别注重与受助学生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她每次见到孩子都会强调一句话:“你们记住,你们不是因为贫困而接受了基金的资助,而是因为你们优秀,我们的基金才有机会和你们合作。”并告诉他们:你受到资助后,不需要你感谢资助你的人,而是要你把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要有健全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等有能力的时候,用时间、知识、技术去帮助身边的人。
魏雪还发现,公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一个专项基金或者公益项目,想要长期发展,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资源配置都是必须的。所以,与其漫无边际地撒网,不如根据自身的兴趣与专长,找准领域,精耕细作,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但是,做公益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反而充满了各种困难、问题、误解和不确定。因此,公益慈善光靠热情是没法坚持的,必须要有恒心,要有理性,要冷静、耐心,要专业化,不能情绪化。
关于公众参与和体验在公益项目中的重要意义,魏雪有段话说得非常好,她说:“假如我们没有真正去接触一次孤独老人,我们不会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热闹的歌舞,而更多是沉默的陪伴与倾听;假如我们没有真正去拥抱一次留守儿童,我们不会知道,送给他一个漂亮书包带来的快乐,远远比不上让他和父母通一次电话;假如我们没有真正去参与一位残障人士的生活,我们不会知道,他渴望的不是我们怜悯的眼神,而是能够和我们并肩齐步的尊重。”
也正是因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有益探索与卓越贡献,魏雪荣获“2014南方致敬•年度公益人物”奖,可谓实至名归。
实际上,很多和魏雪一样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女性,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不断反思并改进做事的理念与方法,同时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发挥专业团队的力量,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作出不懈的努力,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一份公民责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社会面临转载的重要时期,还有很多中国女性尚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和潜力,她们依旧受制于传统守旧的性别观念和角色,未能像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同样,中国女性在公益慈善领域的能量也还未被充分激发出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女性将在这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全有可能重塑整个中国甚至全球的公益慈善格局。
即便当下中国表面的男女平等还无法掩盖实际的不平等,但你也许已经留意到:无论是普通志愿者,还是NGO全职员工或负责人、高管,无论是名满天下的明星大腕,还是拥有巨额财富的富豪、企业家,抑或魅力四射的媒体人、作家、学者,无论是病残儿童救助、助学支教、残障教育、老人关爱、还是自然灾害救援与灾区重建、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文化保护、工人维权、性别平等……,女性的身影无处不在,她们正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中国,她们有爱心更有能力,她们边干边学,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向前发展,甚至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杰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