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是什么,不是什么
公益,不等同于捐钱捐物与热血冲动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衡量我们是否进步的标准,不是看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增加了财富;而是看,我们是否给一无所有者,提供了足够的帮助”。
社会问题的本质,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需求。而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是公益的着力点。在教育体系中同样如是。
我们看到教育公益人们,在一个个现实问题中去发掘、分析其成因,然后围绕着无数未被满足的需求,特别是最最薄弱与无助的环节的需求,去寻求改变,去做着大刀阔斧亦或是滴水穿石的实践。
有助力乡村教师成长的:
如在15日上午的“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师的补充与激励”分论坛里,担当者行动所做的项目分享。
这是一个名为“彩虹花”的项目,所关注的主体是乡村教师。他们意识到,如果乡村教师不主动追求自我发展,乡村教育是发展不起来的,中国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也是无法得以突破的。
这是一个小而轻的项目,它以尊重老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为有意于实施儿童教育创新实践的乡村教师,提供800元以内的小额资金帮助。了解到乡村教师们在平时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于是这个项目的定位是,希望老师在教育创新实践中,以一个不需要听命于上级领导的、完全拥有自主权的个体,去自由使用这笔资金,去发挥自我潜力和进行创造性教学。而当老师们感觉到被尊重并开始去创造的时候,激情就真正被点燃了。
在这个过程中的老师的主动探索和精神状态,是这个项目最为关注的,他们始终激励老师们自下而上的生长——即教师的自我觉醒和成长。
他们说“我们相信教育的创新和希望在民间,在每个个体的教师身上。”
他们的心声让人动容:“老师不是学生的附庸,老师也是有生命力的,他是他自己的主体。”
有关注农村寄宿儿童问题的
歌路营于15日下午在“留守儿童议题”分论坛的分享打动人心。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寄宿学生群体与走读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全面落后,63% 的寄宿制小学生没有专职的生活老师,有负面情绪的孩子占到47%,有孤独感的占比为69%。同时,正值身体黄金发育期的他们,睡眠状况也堪忧。
基于这样的调查数据,歌路营推出了“新一千零一夜”项目,在农村寄宿制孩子们的宿舍,每晚睡前15分钟,为孩子们阅读睡前故事,“让孩子们在六年时间里,一千个住校的夜晚,都能听到15分钟的故事,涵盖300万字的容量。很多孩子非常喜欢,整个操作也非常简单。”
“我们跟踪调研一年,发现这一活动受孩子们的欢迎率非常高,改善了孩子们的宿舍关系,对孩子们的阅读写作也有很大帮助。”歌路营现在已经服务了将近22个省100个县,超过了500多所学校,并且预计到2016年初将达到一千所。
对于项目的立项和评估,他们有一个很朴素而给人启发的总结:“可持续、低廉、简单的,才能有推广的可能。”
还有着力于留守儿童心理陪伴的
如来自广州的蓝信封留守儿童项目的分享。
蓝信封项目,是针对留守儿童倾诉渠道缺失的这一急迫的问题,为有切实需求的孩子,提供书信互动方式的交流与陪伴,让留守儿童拥有平等的亲情享受权和情感倾诉机会。
参与书信往来的志愿者们,皆为211大学经过面试及相关培训的学生,服务的群体是从初一开始的农村留守儿童。根据具体情况,与每个孩子书信往来的过程为初一至初三的一至三年不等,除了写信,还举办夏令营,利用暑假去各地走访和孩子们互动。
于2008年开始,蓝信封至今已经做了7年,截止到2014年服务了3000多个留守儿童,往来书信超过3万封。通信带给孩子们最大的影响,在于存在感和归属感的增加,学会主动诉说自己的烦恼,有困难会向家人、朋友求援,会表现出友善,主动帮助朋友、老师和父母。
它给予了孩子一个“培力”的过程,鼓舞他们主动承担和沟通,并使得孩子们原本存在的一系列行为问题得到有效的疏导。
他们还从中挑选出16个完整的案例,编辑出版了《中国留守儿童书信访谈录》,里面记载了无人陪伴的孩子们所倾诉的,对远方父母的复杂难辨的情感、孤独留守的成长岁月中默默咽下的苦涩,个中滋味,我们未曾亲历者,可能很难想象。他们,是中国超速发展历程所付出的代价。他们的心声,在岁月的冲刷中,无声流走,很难留下任何痕迹。感谢这样的教育公益组织,甘当岁月的留声机,为我们记录下这些孩子们细微而孱弱的声音。因为,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反观现在为数众多“到此一游”式的西部农村地区支教等项目,并非针对当地需要有的放矢,而仅仅提供短期的支教或交流,当短期志愿者离开后,孩子或者当地学校的老师,往往要被迫面对一个心理的空白与断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样的短期志愿或支教活动,到底给落后地区的教育带去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蓝信封这样致力于长期的关怀与陪伴的行动,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如何做受者所需要的公益”方面的启示呢?
回到公益是什么的话题。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其着眼于社会公众的福祉与利益。因此,通俗地说,公益就是为着所有人的幸福而努力的一种活动。从一个个生动的教育公益案例、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教育公益人身上,我们越来越透彻地懂得,公益不是简单的捐钱捐书、不是一时热血冲动的“渡假式支教几日游”,公益,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深广博大而又细致入微的观照。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说“‘给’的最重要范畴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的一部分给予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
这样的一种“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体验。
更可贵的是,这样一种充盈而流动的“给”,会“带动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有能力主动给予和奉献的人,往往比被动接受或索取的人,有机会获得更高层面上的、更广意义上的幸福感。
那么,一个个相互带动的、相互滋养的幸福的人,他们不正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吗?
公益是什么,也许这就是答案。
创新是什么,不是什么
“技术只是工具,对未来的想象力才是创新”
创新,是“互联网+”的语境中,最让人优先想到的一个词。
乔布斯在去世前与比尔.盖茨的交谈中,曾提出一个深刻的质疑:“为什么网络几乎改变了人类所有的领域与活动,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个提问,至今仍被业界称为“乔布斯之问”。
关于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刚刚结束的2015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分管教科文体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到,截至2015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5%,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7%,37.1%的学校已实现全部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仅以数据来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并非滞后,甚至在某些方面是超前的。然而,这与教育业界人士,特别是深入教育体系细枝末节的教育公益人的观感和体会,似乎在某些方面是脱节的,信息技术所推动的创新或变革,在中国的太多地方,可及程度仍然很低。技术的进步给中国教育并没有带来颠覆性的改变。要改变中国教育落后与失衡的问题,我们仍然
举步维艰。
畅销书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曾经讲过,“只单独引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只有当新技术与新的做事方法相结合的时候,生产力方面巨大的收益才会来临。”对于教育创新,我们也可以借鉴同样的视角。
回应到“乔布斯之问”,我们进一步追问,技术变革在何等条件下才能极大地推动某一领域的发展甚至突破?
接着弗里德曼的话说,很显然,希冀以技术的创新来推动教育,着力点仅仅在硬件、在“术”的层面。而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不应过度神化技术的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而应首先关注本质的层面,即人的转变。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人类技术革命每向前一步,人就越少受自然的、生理的、与生俱来的束缚。那么,从大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跨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科技,使人的器官延伸到了几乎无远弗届。人类能够想像和享受的自由与便捷,从来没有今天这般广阔。
然而,正如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于前信息文明时代,继续以工业时代大规模流水线的方式实施教育,那么有的貌似带来便利的创新教育手段,其本质依然不是创新型教育,而是灌输式教育。如有的碎片化的在线学习、手机刷题库、网络搜索作业答案等等。因此,现在许多所谓“互联网+”名号的教育,只是在进一步加强和固化应试教育本身。
克里希那穆提氏在《Education and thesignificance of life》一书中说“我们之所以缺乏创造力,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与我们的教育方法,均是以智力的发展为基础。”
而将智育捧上神坛的结果,是一个坏的纳什均衡闭环的形成。同样借用克氏所说,“我们没有多少人关心爱,我们多半关心的是爱的外貌”,在当今的中国,我们也没有多少人关心教育,我们多半关心的只是教育的外貌。貌似教育,实则反教育。如千人一面的应试教育、以“农村教育现代化”之名行“消灭农村教育”之实的撤点并校运动。与“学习是一种存在状态”一样,创造力也是一种存在状态,而创造力无法产生于一个过度依赖及神化智力发展的社会环境,更惶论一个如火如荼地展开智力军备竞赛的国度。
因为,创新的能力,首先不是一种智力水平,而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情感的体验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弱。
我们当今社会对于“科技”、“创新”的过度迷恋与想要进行有效联结时的不得其门而入,是看似矛盾却又同根同源的。因为我们对于真正的创新,缺乏深层次的洞见。技术与工具的强弱,并非创新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否拥有独立的人格品质,是否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是否拥有质疑、反思的习惯,才是本质的症结所在,而这,很遗憾的,恰恰是中国人所普遍缺少的素质。
我们不缺高科技、不缺互联网,我们缺少洞见与反思。
那么,回到教育公益的语境中,创新可能是什么?以及创新本来就应该是什么?
当身处一个僵硬而固化的环境中,人人都没有改变的动力,寻求改变的人被打压、被边缘化,于是敷衍混饭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学“乖”了,知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于是出现囚徒困境,坏的纳什均衡形成。
现行教育中坏的纳什均衡俯拾皆是,比如:学生和老师都难有好的激励,学生学习倦怠,老师教书职业倦怠。并且,这样一种机制下,真正热爱教育,希望发挥个人所长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的机会,如果不钻营取巧,只能眼见精于钻营的人往上爬。长此以往,体系中的大多数人都陷入恶性循环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得不到发扬,人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很多时候,觉醒及随之而来的转变,本身就是创新。
认准方向,守护初心,坚持去做, 直到迎来曙光乍现,那一刻就是创新。
如同,在中国大地,正在兴起的一拨拨自下而上的、底层驱动的活力型变革。就是秉持着一种“人高于物,人的活动竭力挣脱外物的束缚和制约”的精神。如王雄院长在主持大会时所说“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觉得如果体制如此,就没有办法。那真的就没有办法吗?我们希望研究者和我们社会的各方面力量,来推动我们政策的转变。那除了等政策转变,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呢,我们就只能等吗?我们不能等!”
在社会学层面来说,要推动和建立起某种良好而可行的模式,始于有效撬动起坏的纳什均
衡中哪怕某个小小的环节,其产生的变量和裂变效果会不断叠加,直至良性的纳什均衡彻底取代坏的纳什均衡。这就是创新。
以民间公益组织的力量,去影响和推动一个体量庞大而臃肿的社会和体制,朝着好的纳什均衡的趋势迈进,打破中国教育的囚徒困境,这些皆是创新,是了不得的创新。是打破既有痼疾,底层驱动的创新。
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
凡是百度能搜到的,一定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我们相信中国教育的体制环境,正在向着好的纳什均衡转变。我们也相信未来的中国社会,必将向着公民社会演进。那么,组成公民社会的,勿庸质疑,得是一个个具有审辨性思维能力的、独立自省而又保持质疑的人。是一个个持续学习、终生自我教育的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次次对人们既往熟悉的学习的定义进行了颠覆。或者应该说,它更迫使人,去反思和回归学习的本来面目。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功能,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预见,不单单体力劳动能为机械臂所替代,许多流程性的、重复性的类脑力劳动,甚至更进一步的分析活动,都会被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所取代。
任何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其可能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都远远无法比拟大数据。
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学习,要学什么?还能学什么?
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在演讲中,引用北京十一学校历史老师魏勇的话说“凡是百度能搜到的,一定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学习,必须是专注于“人之所长”的学习,是机器无法抵达的那一部分。即不以知识信息的占有、记忆为主,而更加注重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演化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整合、移情能力等等。
学习不是坚守某种确定的立场、偏见和已知。学习是基于自由和专注的观察,以及随之而来的洞见。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说:“学习的实质是没有固定点的持续运动。”可见,学习并非以对知识的占有为既定目标的一个行为闭环,而是一种开放的、始终迎接不确定性的、拥抱未知的、提出质疑也接受质疑的存在方式。学习,乃是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真正的“人”的存在方式。
应时而生的,斯坦福大学的最新实践——Open Loop University,提出学习是一个openloop——开放的循环,正是体现和弘扬了这种终生学习的存在方式,并且在宣告,这将是未来社会主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对此,斯坦福的口号是“Stanford isn"t just a time in your life. It"s a life time.” (斯坦福不再仅仅是你生命中的一段经历,它将贯穿你的一生。)
是的,学习的本质不是占有,而是存在。
在信息化的、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以占有而获取某种确定感和安全感的时代,正在加速离去。无论是对知识信息的占有、对文凭学历的占有、对权威地位的占有、对既定认知的占有、还是对安全和确定本身的占有。殊不知,占有过度的人必是庸肿的,他终将作茧自负,直至寸步难行。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一定是一种泛在的、顺人性的学习样式。
先说“泛在的”——意即无人不是学习者,无处不是学习的场域,学习没终点、伴随终生。学习者主观或被动的依赖性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必须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再说“顺人性的”——如年会主题发言者,未来工场合伙人宁柏宇所说,互联网的特性就是它一定是顺人性的,一定是人们爱用的。
可见,当教育与互联网相遇,它们的根本属性是如此神奇的高度合拍,它们都诉诸一种无时无刻的、没有终点的可延续状态,都探究人性的根本需求是什么。给个体充分赋能、倡导人的价值的展现、为人的需要提供服务,是二者共同的本质。
这,也就是本届年会所提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公益+”的内涵之所在吧。
说到底,持续终生的学习不是别的,它本就是人的整整一生的过程,按照人本主义社会学的理念,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完整的个体,不是从脱离母体的一刻算起的,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自己诞下自己”的过程。以走向个体完整的方式、以无限趋向爱与理性的方式、以超越凌驾于人之上的一切的方式。“每个人在告别人世的时候,方才达到最完全的‘生’——虽然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是在诞下自己之前便去世了。”
关于以持续学习的方式存在,如果说道理太抽象,那让我们静下心来,欣赏一下美国19世纪人文主义诗人惠特曼的美妙诗篇《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让孩子告诉我们答案,也启迪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如何能不辜负这样一个个生来就是为了向前走的孩子呢?——
《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
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
在当天或当天某个时候,
那个对象就成为他的一部分,
或者继续许多年或一个个世纪连绵不已。
早开的丁香曾成为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青草和红的白的牵牛花,
红的白的三叶草,
鹟鸟的歌声,
以及三月的羔羊和母猪的一窝淡红色的小崽,
母马的小驹,母牛的黄犊……
——所有这些都变为他的成分,在某个部位。
四五月间田地里的幼苗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还有冬季谷类作物和浅黄色的玉米苗儿,
以及园子里菜蔬的块根……
地平线的边缘,飞绕的海鸥,
盐沼和海岸泥土的馥郁,
这些都变成那个孩子的一部分,
……
那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正在走,
他将永远天天向前去。
(部分摘录)
本文作者吴若姝,年会特邀撰稿人,业界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