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小南的公益生涯始于大学阶段,社工专业学习与实践也为她毕业后进入基金会的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但她在这家快速拓展并富有影响力的基金会只工作了一年就离职了。她有哪些困惑?她从自身经历出发,对基金会如何支持一线项目官员的职业发展提出了什么建议?她又对基金会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察和期待?
小南曾经供职的A基金会,是一家资助型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在公益支持与创新、行业推动等方面不懈探索。小南在基金会主要负责一个与多方合作的公益创投项目,基金会提供专业支持,以激活当地基层的公益生态。
在一年的工作期间,小南发现,由于经历和能力所限,自己能真正推动改变的事情很少,这份工作也未能与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对接,激发出自己的使命感。等到手中的项目结项后,她就带着困惑离开了基金会。在尚未想清楚要在什么类型、何种领域的组织工作之前,现在她谨慎地选择了兼职参与两家公益机构的工作,作为下一份全职工作的过渡。
在A基金会快速拓展并形成影响力之际,小南的选择有些令人遗憾。刚刚毕业一年的她,还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历练,来确认自己未来的公益方向。
小南的公益生涯始于大学阶段,她曾参与及发起数个与助学支教、阅读推广、青年交流相关的公益服务项目。因为学的是社工专业,小南在大四第二学期到深圳一家社工组织做一线社工,从事特殊群体服务。这本是一个符合专业方向的选择,但她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作为社工还要包揽大量的基层行政事务,与她对NGO工作的预期差距太大。毕业后,在一家基金会前辈推荐下,她应聘了基金会的职位。小南想,尽管这不是原先期望的在一线提供专业服务的工作,但这个平台能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但一年后小南选择了离开,不是因为薪资。基金会的工资在整个公益行业处于中上游,实际上比她预期的要好。离开是因为在A基金会的工作并未能激发出自己的使命感,一些困扰无力解决,工作心态比较被动。
被动中的困惑
小南投入时间最多的是一个由多方发起的公益创投项目,资金是合作方负责,A基金会作为第三方,负责项目的启动、评审、跟进管理、评估以及传播,为执行项目的团队提供能力建设。
在过去一年中,小南跟进了25个公益项目。尽管社工专业背景使她具备了一定工作基础,但由于经验和能力上的局限,对项目中发现的问题,她常常感到难以做出影响和改变。一些项目团队在理念上比较传统,执行中也缺乏专业性,由于并非草根NGO的背景 ,它们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做项目,也缺乏提升专业性的动力。每天跟进项目的时候,面对大量琐碎的事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小南产生了难以消解的无力感。
A基金会有三位项目官员,每个人都需要独当一面。小南说,基金会的理念和模式都比较先进,而且拥有一个高效的团队。从发起人、理事长到秘书长,个人能力都很强,在行业内也有影响力,但整个团队工作强度很大,无暇对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的成员提供成长支持。看到机构有的同事充满热情和动力,自己却比较被动,就有了持续的压力和苦恼。
高效决策与参与的矛盾
项目决策中的参与度低,也是影响小南的一个因素。从效率优先的角度,机构更多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通常是秘书长有了想法,定下项目策划书和方向,然后交给项目官员去执行,落实方案细节。
小南一方面非常认同机构决策层的决策视野和能力,决策方向很明确,但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状态,使后者更多地成为单纯的执行方,效率固然比较高,但如果要做的事情与执行者本身的期待/目标或者能力发挥不相吻合,那就需要更多地依靠责任感来维系了。
在效率和参与的平衡方面,小南觉得现行的机制有其优势,但如果项目官员能够在落实的环节发表自己的想法,提供充分表达和讨论的机会,即便最后不被采纳,也会更好。
基金会上上下下都非常忙,每个人的分工也很明确,同时负责不同的项目,在工作的压力下大家都聚焦于手头的项目,没有太多时间去交流和讨论问题。秘书长更是忙得无法去顾及对团队进行专业指导。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多地需要个人通过实践自我成长。
“但是,我觉得参与的机制,还是要建立在项目官员有主见、有能力和自信的前提下。从自身角度来看,项目官员无法影响机构决策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似乎还没有那个底气。” 小南说。
幸运的是,尽管有这样的困惑,小南还是在她参与的另一个项目中获得了不同的感受。在这个资助计划中,她主要负责推动专业发展的工作,包括开展专题培训、人才培养计划、基础性研究等。她从这个项目接触到有理想、有抱负、有理念的草根公益人,感受到了工作的快乐和价值。
寄语未来
离开是为了更远的起航。走过这一年,小南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对有意加入基金会的后来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她觉得首先要对基金会的资助/活动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最好还能具备一些这个领域的从业或者管理经历,才能够较好地适应基金会项目官员这样的一个角色。
在目前的基金会机构内部以及行业内,由于决策机制、管理风格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局限,对项目官员的职业发展支持还比较缺乏。小南认为,基金会项目官员亟需相对系统的知识培训,以及深度的考察、参访等行业交流机会。基金会内部,尤其需要对阅历尚浅的这部分一线项目官员提供针对性的个人培训、辅导。基于社工的专业背景,小南还提出,社工领域自成系统的督导机制,对社工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可能有比较好的支持,基金会还可以借鉴这种思路。
从A基金会离职后,小南以兼职身份,参与了非公募基金会论坛举办的一个培训项目,协助筹备和协调工作。这是非公募基金会领域首次专门针对项目官员进行的培训,迄今为止反响不错。这项工作也使小南能够在行业层面看基金会的发展现状。面试申请者的时候,她发现相当多申请者都来自运作型基金会,纯资助的基金会并不多。即便是后者,也有不少是关注相对狭窄的传统慈善领域、单一的个体救助/资助,将目光局限在项目层面。
“我觉得未来的非公募基金会,也许会更多从运作型到资助型的方向转变,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破传统的慈善,去关注不同的领域和议题,在更开阔的视野下做全方位的推动,与资助配合做专业的发展工作。国外基金会的资助理念、资助战略和系统全面的运作模式也值得本土基金会学习。”小南说。
【栏目介绍】作为行业资源汇聚之地,基金会总是能吸引更多目光,然而过往基金会发出的声音大多来自深孚众望的公益大佬与意见领袖,中基层项目官员成为沉默的大多数。2015年,在第七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的支持下,中国发展简报设计执行了“倾听一线的声音-—项目官员眼中的基金会与行业”项目,通过国内非公募基金会一线项目官员的公益观察或个人故事,展示他/她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由此呈现项目官员如何成长、基金会如何运作、又如何对社会议题和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版权归上述项目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office@cdb.org.cn,并请保留本段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