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略谈环境领域资助者的提高

       “资助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的资助者是个人,有的是基金会,有的是企业的CSR部门。资助型的基金会往往会组织一个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便对申请者的项目和预算给予集体评议审核,做出被认为相对合理的评审抉择,此外,也会有专门的资助项目官员、顾问委员会等各种机制。

 

       然而机制也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有人为的地方,就可能会有失误,所以资助者相关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必要。

 

       资助不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只能算是一种现象和行为过程,其过程因为涉及人的视野、理念等因素,也难言科学。如果美国的某一位慈善家钟情于海洋动物保护,并发起成立一个基金会给予资助,无论你认为社区和公众的环境健康多么重要和紧迫,可能也很难强迫其改弦易辙。

 

       资助也不是民主的。一个机构的资助本身难以做到代表更广泛人群的意愿。有评审委员会机制的,更多的是在相对公开的小范围内集体评议协商、避免评审方某一个人过于主观、意志突兀。有些环保领域资助者尝试引进民选机制,利用互联网让公众参与评选,导致申请者不得不八方联络,拉票拉赞,如此得出的结果也不可能服众。

 

       在申请环境资助时,每一个申请者都会认为他们的项目是最值得资助的。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组织的境遇、目标、理念和行动计划。事实上,每一位愿意为保护环境而努力的人和组织也都是值得支持的。无法让所有环境保护实践者获得应有的资助,属于资助者群体自身的局限。因为通过细心真诚的支持,给予这些团体与之相匹配的资助,辅以应有的管理,才能够发挥这些资助和组织相匹配的价值。

 

       了解申请者的潜力

 

       中国的高考曾被称为中国最公平的一件事。这里除了评分和录取的相对公平之外,更重要的是考生境遇的公平,即他们绝大多是经过高中三年学习的同龄人,在同一个起步线上来开展竞争。然而,环境项目申请因为是自由开放的,因此申请者自身良莠不齐,水平不一,计划中的项目内容、实施地点也多有不同,那么资助审批者从一纸项目申请文书中,仅仅根据文字流畅、思维框架等方面误读误判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在中国,由于自下而上申请项目资助的历史并不长,对于项目申请的写作也普遍缺乏训练,因为项目书写的不好就将某一个组织拒之门外,有时难说不是资助方的损失。

 

       民间环境组织在项目申请上的能力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但目前的现实是没有哪一个中国民间环境组织能够像美国环境组织那样专门招聘一个发展官员,专司项目申请和汇报、联络与基金会的事务。负责相关工作的大多还是那些每天既忙于环境工作事务,又得挤出时间准备文字材料的项目人员。

 

       对于资助者,应肯于和申请者保持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里的交流,多了解申请者组织的潜力,评判其从事此项工作的意志,投身环境事业的愿望如何等等。对于申请者而言,申请一个项目资助有时是忐忑的,因为无法对资助者的资助目标有全面的把握,项目建议书有时也难以表达全面。如果基金会项目官员能够抽出足够交流的时间,最好亲自访问,更深入的了解申请者,对申请组织的工作和发展潜力就会有很好的判断。

 

       有爱惜的心态

 

       中国草根环境组织的存在和维持是极为不易的。这些组织的很多人是为了理想脱离官方体制,放弃经济保障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环境事业。由于经费不足,这些组织大多朝不保夕,每年都是好不容易才筹到项目和人员的经费,几乎没有哪个组织可以做到明年和后年的组织经费有所保障。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奋斗在环境保护的前线:对污染企业给予监督,在公众中做科学普及工作,制作环境网站和通讯,积极推动媒体宣传,直面中国面临的巨大环境问题。

 

       与很多拿着国家政府经费、工资和保障来参与环境工作的官方机构相比,这些自发投身环境工作的人们和组织更应得到资助者的爱惜。而这种爱惜不仅仅是经费的资助,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这些爱惜也应表现在与这些草根环境组织打交道中的言谈举止上。对于那些无法写出更好申请书的草根组织,应该理解其起步的基础;对于那些没有通过申请的草根组织不应该只是一个客套的回拒邮件;对于那些没有达到目标的草根组织,试图理解和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挑战。

 

       在基金会工作的项目官员要避免狐假虎威,深刻认识到自身位置只是出于偶然,珍惜能够为草根组织服务的机会。基金会的具体从业人员需要避免衙门作风,认识到资助工作的存在源于这些受资助者和他们的辛勤工作。

 

       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资助者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是由组织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基金会官员应保持学习的心态。在具体的资助领域和工作中,要相信申请者对自身项目领域的掌握、开展工作的角度会有他们的长处。谦虚是资助者应有的素养。

 

       曾经有过一位基金会项目评审者对一个恰巧其熟知领域的申请嗤之以鼻,认为已经有很多研究做过。的确,国家在很多领域对科研机构投入巨资,然而很多研究最终未能在实际中应用,留存为似乎与大众无关的论文著作,成为研究者评级进阶的阶梯。

 

       这些草根组织的工作不少是推动科学普及,提高环境意识,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不应以真理已在,而言轻对真理普遍性的追求。

 

       作为资助者组织的工作人员,因为有更好的办公条件、经济待遇,也应更努力地工作。因为处于被关注的位置,只有自己更惜时刻苦地工作,才能要求受资助方有效开展项目工作。如果自己出差动辄豪华酒店,转身让受资助方简约,是难以让这些组织信服的。

 

       赋予期望,真诚欣赏

 

       并非每一个组织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就能运筹帷幄地完成其项目工作内容。当资助方给予一定的期望,合适的资助,加上真诚的信任,好的组织和人员会努力去达到资助方的期望。这个努力的过程也是该组织提升的过程。

 

       在环境工作中,成功也都是暂时的。怒江建坝曾被认为得到温家宝总理的关注,给予叫停,被视为反大坝工作的胜利,但如今怒江建坝进程变本加厉。因此,资助者应该有清醒的观念——什么是资助成功?

 

       资助的成功标准之一是受资助方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组织能力提高和境遇的改善等等。即使因为环境问题棘手,但在环境工作中,这些组织和人们获得长足的进步,成为可以持续推动环境工作的力量,资助者就应该为此而欣慰。

 

       另外,资助者和被资助者不是雇佣或者外包的关系。一个成功的资助关系应该并非一次性的资助。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会说一年就可以见到某个环境问题的彻底改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基金会作为资助者的成功在于受资助方组织的成功。在资助的过程中欣赏对方的每一个成果,用真诚扶植环境组织的成长,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会因为这些组织的不懈努力和工作而日渐呈现。

 

 

(作者系美国国家地理政策和媒体顾问,曾担任美国国家地理空气和水保护基金项目主任、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中国负责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略谈环境领域资助者的提高  资助者  资助者词条  领域  领域词条  提高  提高词条  环境  环境词条  
公益

 寻找“组织”

 河南人何晓波15年前来到广东打工的时候,人生最大的梦想是能用上一台大哥大,15年后,他由一名工伤者,成为了佛山首家外来工NGO“何晓波工作室”的负责人。现在他...(展开)

公益

 一种值得推崇的散财之道

  个人发财致富后捐赠一部分财产于公益事业,古已有之,中外皆然。“为富而仁”,“乐善好施”也是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但是这与现代基金会有所区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