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留守寄宿儿童心理关怀方案大全,你最适用哪一款?

       毕节事件再一次用残酷的方式唤起了公众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整个舆论讨论下来,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重要性远远超过物质关怀。笔者多年的留守寄宿儿童服务经历中,第一次感觉到留守儿童心理关怀问题热浪滚滚而来。

       之前发表的一篇文章谈到《对农村留守寄宿儿童进行心理关怀到底难在哪里?》,里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留守儿童群体庞大,心理需求成为刚需;父母的不在位造成了天然无法弥补的缺憾,学校老师本身能量和能力不足以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社工工作;而农村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普遍存在的枯燥、无聊、教育手段单一、粗暴由会恶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业心理工作者,少之又少,为农村学校配心理老师、专业社工又遥远而不可及……面对这样绝对的刚需和绝对的匮乏,作为公益组织可以做些什么呢?特别是与儿童相关的组织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最不建议的举动就是凭借热情一拥而上,激情退却身后留下一片狼藉,不专业的做法更会让留守儿童再次面临被创伤的可能。

       既然我们是为留守儿童心理提供关怀,我们试着梳理了一下现有的留守儿童关怀服务模式,总体来说大概可以分为四个维度:面对群体提供服务----面对个体提供服务、提供非专业服务---提供专业服务,由此划分为四个象限。(后附投票,欢迎选择你最想做的一种)

1、面向群体&非专业

       包括了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提供硬件条件的改善等。第一类活动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歌路营为农村寄宿生提供的《新1001夜》睡前故事项目,6年住校每天晚上听一个15分钟的故事,包含了大量心理疗愈、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七个方面。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受益时间上,很容易推广覆盖大量留守住校儿童,最重要的故事非常受孩子们喜欢。这一类可以考虑的活动还有,体育类活动,音乐美术等等。已经有研究证明,体育、音乐类活动开展对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环节负面情绪也是由很大帮助的。

       硬件的改善,尤其是在留守儿童大量聚集的寄宿学校,宿舍往往常常是光秃秃,设施简陋,毫无温馨感,更谈不上让儿童感到身心愉悦。我个人在重庆见到的有的组织在寄宿学校美化校园,美化宿舍,每个宿舍的墙上都绘有不同儿童主题图案,效果非常好。甚至在绝大部分宿舍没有窗帘的情况下,装一个窗帘都会让儿童的隐私得到保护,增加心理安全感。

       这两类的活动可以考虑在寄宿学校开展,因为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非常高,而且集中,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活动会有学校老师予以配合。而活动的受益人群覆盖面积多,操作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对普遍群体的改善会有帮助,也会很大程度起到预防性作用。

2、面对个体&非专业

       我接触到的项目类型有大朋友写信、朋辈模式、一对一帮扶、开展与父母写信、电话交流、暑期与父母团聚等活动。

       这一类项目中,往往是招募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担任。但是重要的一点不能仅仅依靠纸面或者手机等信息交流,而是要通过前期面对面的一起活动、生活、交流的活动,让双方彼此认识、了解各自的背景、过往生活的经历和细节,由此建立找到可以沟通的话题,进而有深入和持续性沟通方能起到作用。

       另外,有组织在广东地区开展发动一些企业主,由企业主出钱接员工的孩子暑期来父母所在地数据团圆、社会组织来组织各类亲子活动。一方面对孩子和父母建立关系带来很大的好处,同时帮助企业留住稳定员工队伍。

       总之,第二大类的活动的针对性更强,照顾到的人群数量比较有限,但是会让留守儿童更容易感觉到社会和父母的支持,也是值得推荐的模式。

3、面对群体&专业

       这一类的活动包括:为老师提供专业培训、推进学校心理课、驻校社工、村级儿童福利社工专员、提供在线心理产品等等。

       为老师提供专业培训、促进老师开展心理课的需求量很大。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简单的心理辅导等知识是农村老师普遍不具备的,有一些组织也在开展此类工作,挑战在于老师们自身心理也亟待改善,很多老师明显缺乏内在动力去承担心理辅导的工作,而习惯性地愿意采用简单教育手段。在前期培训之后,后期的督导也需要跟进,否则质量会大打折扣。因此带来的成本和人力需求都比较高。

       驻校社工、村级儿童福利社工专员,都是急需的专业力量,在有条件能开展的地区推广会给所在地留守儿童带来很大的福祉。如果按照目前学校级别和村级配置,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非常巨大,不是一时之力所能解决。同时需要思考的是,这些社工如何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是开展日常性的校园社区活动,还是去发挥针对性更强的作用,比如紧急情况干预,与各部门的协调等,这一点需要讨论。

       在第三象限中,歌路营正在尝试的是利用新技术将留守儿童需要的心理内容在线化,留守儿童可以自行通过观看心理故事视频和视频后互动来完成成长自助。所有内容都是有针对性地为留守住校儿童开发,同时可以从孩子的观看和互动数据上迅速获知所在地区、学校普遍性心理关注点,也可以发现特殊儿童的情况,形成给学校和老师的反馈。当然进一步通过新技术页是可以实现城市专业心理人士和留守住校儿童互动。

4、面对个体&专业

       这一类包括面对儿童的心理热线、法律援助热线以及个体的心理辅导,社工干预。

       挑战依然是专业人才的数量、地域的限制、还有如何使得留守寄宿儿童如何能在情况发生时,非常方便地拨打电话,或者寻找到专业人士获得到帮助,这也是难题。一对一的模式针对性更强,但是服务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建议可以在对留守、独居、寄宿高危儿童进行筛查和数据库建立基础上做好重点对象的紧急干预。

       对于第三大类和第四大类的活动,我提出的思考是,专业社工、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既然都属于最稀缺的资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社会创新的方法,新技术新手段替代部分人力,并且实现地域和空间时间上的突破,同时还要有在地化的组织和专业人才,去做技术不能代替的部分的只能,实现留守儿童心理关怀的“O2O”模式。

 

       面对毕节事件,最近引发了众多讨论,从二元制、户籍问题、父母返乡、儿童保护法完善和体系建立,一直到各类组织提供的服务模式。一种论调是是前者问题不解决,留守儿童关怀无从谈起。依照我对几个国家儿童保护的历史发展粗浅研究看,每一次儿童保护的进步背后都可能会有引人关注的儿童悲剧发生,从而促进了政府、民间和个体人士的思考,行动和推进。要知道,完善的制度不是一次就建立起来的,对留守住校学生的关怀也不是一个方法就能奏效的,这也许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立体、互补性的干预系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寄宿  寄宿词条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词条  留守  留守词条  关怀  关怀词条  适用  适用词条  
公益

 HIV感染者手术台在哪?

 如果没有红丝带的提醒,这里和别的病区几乎没有差别。业内人士称,国内综合性医院发现H IV感染者,往往将其转诊至传染病医院。C FP  北京某著名综合性医院未为...(展开)

公益

 成都锦江区:5000元 就可登记...

 只要有5000元活动资金,有一个活动场所(哪怕是和别人共用),有足够的个人会员或单位会员,就能在锦江区民政局登记成立社区社会团体。昨日,锦江区委常委会原则通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