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陈一梅
校对:吴伟明,付涛
英文原文请点击此处
灾难和紧急情况对正在形成中的民间部门往往具有很大意义。它们或可作为增长标志,成为评价一个部门成熟度的窗口。它们也可就公民社会的价值和作用提出重要的问题。它们还能够成为催化剂,为新组织和新联盟提供机会,带来学习分享的经验教训,提升公众意识。
中国公民社会成长轨迹中就有几个这样的事件贯穿其中:2003年“非典”爆发,国内民间组织所起的作用显示了强大公民社会的价值。不过,对中国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还是几次地震。2008年512地震经常被称为“分水岭”意义的时刻。当时,民间组织的大量参与同1976年唐山巨震后民间参与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现在,512地震7年了,灾难悲情的尼泊尔地震会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吗?
“一切必要的灾难援助”
围绕尼泊尔地震很快形成了中国最大规模的境外援助行动。中国政府反应迅速而且强有力,习近平主席指示“要向尼方提供一切必要的灾难援助”。地震次日早晨,中国国际搜索救援队(CISAR)向尼泊尔派出了62名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1]。同日晚些时候,中国军队也派去了士兵,而商务部宣布,即将发送价值2千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援助[2]。
这种强烈的反应不难预测,这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国际存在的体现,而且与中国外交和外贸政策也完美一致。尼泊尔对中国具有战略重要性,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去年中国还成为了尼泊尔外商直接投资最大来源国。加强与尼泊尔的贸易和交通是中国“新丝绸之路”项目的一部分,而大量的援助会沿着中国近几年所建造的高速公路运输到尼泊尔[3]。
中国公民社会动员
爱德基金会的救灾物资正在打包
如果说中国政府强烈反应不出人意料,中国公民社会也是如此。中国“官办民间组织”(GONGOs)迅速参与其中。中国红十字会周一开始从北京向尼泊尔地震灾区输送第一批救灾物资[4]。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草根背景较强的机构也反应得很快,打前阵的是三个公募基金会:壹基金、爱德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扶贫基金会虽然有政府背景但是现在已经相对独立地运作)。
这些基金会以及其他一些机构都是通过联合机制来运作,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原来就存在的,也有新创建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国内联合机制是基金会救灾协调会。该会成立于2013年芦山地震10天后,创始机构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和壹基金。尼泊尔地震发生后,该协调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亚洲基金会和救助儿童会等国际机构共同成立了“425尼泊尔地震中国民间组织协调中心”。中心国内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要建成一个联合信息发布平台,分享尼地震和中国民间组织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信息。中国扶贫基金会还将在中国政府救援队的帮助下,在尼泊尔设立办公室,负责搭建国际和中国民间组织救助工作的桥梁。
爱德基金会是一家国际联盟——国际救灾联盟的创始会员国。基金会和联盟位于日内瓦的秘书处及其尼泊尔合作伙伴讨论后,即做出参加地震救助工作的决定。爱德基金会先与尼泊尔合作伙伴在灾区进行调研评估,然后于4月26日派出其第一批救援团队[5]。地震后一些新的伙伴联盟也成立起来,如西藏善缘基金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财富》杂志和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咨询公司联合发起的善缘4.25赈灾行动。国内基金会其他活动包括基金会通过壹基金捐款。例如,敦和基金会和壹基金设立救灾机制,还捐款50万元用于救助工作。腾讯基金会也通过壹基金渠道捐款100万元用于紧急救助。
筹款方面,公募基金会能够快速将近年来十分有效的新的线上和新媒体平台动用起来,地震仅几小时后,基金会们就纷纷开始在大众线上筹款平台设立救助捐赠账户,包括腾讯公益 、支付宝公益和新浪微公益[6] 。腾讯公益 截至4月29日,从24.1万捐赠者中募集了1800万元,数字还在迅速攀升。人们也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平台(见下 )把钱捐给公募基金会[7]。
腾讯公益网上筹款平台
除筹款和项目工作,民间组织还进行了调研和信息收集工作,以支持中国参与救助。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是2008年512地震后成立的志愿者组织,专门处理灾害有关信息和协调资源。他们在地震后不到4小时就发布了紧急情况简报。仅24小时后,他们又发布了一份关于地震和救援工作的综合报告。卓明中心还在地震后马上开始通过线上社交媒体招募负责信息更新和发布的志愿者。另一个信息收集行动是由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发起,安平 向尼泊尔派出了工作人员,以报道中国民间组织的救援活动 。安平是设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下的专项基金,其目的是关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行动,推动公益领域的传播 [8]。
中国公民社会进步了吗?
讨论尼泊尔救助工作背景,不可忘记,中国民间组织对近期另外一场亚洲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也是积极回应的。在那次救援和重建期间,中国民间组织主要是捐款,个别有与日本民间组织合作的。那种援助与尼泊尔的不一样:日本公民社会较为发达,资源来讲也比中国要好。尼泊尔不同,因为中国机构会发现,有些情况下,他们是合作关系中较为重要的一方,他们要将其自身经验用到越来越多的救助工作中。
回应的速度当然反映了中国公民社会内一些机构的成熟程度。24小时之内,针对筹款、救援和救助,各种救助协会、救援队、信息中心就建立起来。壹基金在地震后仅10分钟就召开了紧急会议[9]。扶贫基金会则在半小时后即启动了人道救援——尼泊尔特大地震及西藏地震响应救援行动。这样的速度说明了这些机构资源充沛和专业性之程度。
同时,回应的速度和力度也说明了这个部门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公民社会一些机构已经进入开始想要去国境之外解决问题的阶段。近年来,这已经成为“官办民间组织”或少量主要在环境领域的民间组织(如全球环境研究所)中的一种趋势。希望未来这种中国参与全球公民社会的趋势会扩展。尼泊尔作为全球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恐怕没有能力独自实现重建。诚如持续参与尼泊尔重建符合中国政府外交外贸政策,它也符合一些中国公民社会精英团体的国际化愿望。 因此,与政府的努力相随的,持续的公民社会的参与有望出现。
爱德基金会在尼泊尔分发救灾物资
初期救助工作也凸显了支持行业、推动更具战略性、知情性、甚至合作的这类机构的发展,同时显示了更多信息流动和信息获取所产生的影响力。地震灾区的最新进展,包括需求分析、尼泊尔的交通和住宿信息都通过社交媒体和卓明等民间组织得到广为散发。这与2008年地震以后志愿者和民间组织的情形是个对比,当时由于缺乏信息和协调,他们有时候自己带来的问题不亚于他们所解决的问题。
不过,还有些值得警醒之处。公民社会回应灾害的力度和速度不应该作为整个部门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灾害救助是国内民间组织和基金会感到他们能够施展的主要领域之一,能够明确地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这是条件艰苦而重要的工作,民间组织确实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然而这只代表了中国民间组织能做的事情中很小一部分。
截至2015年,中国已经有数百万家民间组织和数千家基金会。其中绝大多数资源匮乏——特别是那些边缘和“敏感”领域的机构——他们很多日常生存都难以维持,更不要说考虑跨境救助。对筹款机构,中国公众多大程度上愿意捐助非灾害类项目一直是个问题。另外,对国内花钱越来越不是问题,筹款用于海外则仍然是个问题。
迅速采取行动的联合机制虽说是中国公民社会的一个积极发展,但是他们还不能代表整个部门的发展状况。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说,与2008年地震之后绝大多数机构单方参与的情况不同,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民间组织开始合作开展灾害救助工作[10]。然而金教授也说,民间组织联合机制仍然主要是在灾害形势下,其他领域民间组织鲜有合作。即便在救灾领域,他们往往在线上很团结,而线下则因为合作和沟通不够而散台。尼泊尔地震救援联合机制是否会比较耐挫还有待观察。
尼泊尔地震对中国公民社会是否具有重大意义,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对尼救援,正值公民社会的总体现状和前景都还模糊不清的时候,倒也可以理解。参与行动者只代表有分量而受待见的少数。对中国公民社会安全地带的民间组织——主要指服务提供者——可以看到资源更好、国际合作更多的一种积极的未来。活动在边缘的民间组织则不大相关,他们的未来还是挥之不去的问号。
引用材料:
【1】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5-04/26/c_134184503.htmhttp://gb.cri.cn/42071/2015/04/26/6351s4943191.htm
【2】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5-04/26/c_134186099.htm
【3】http://english.cntv.cn/2015/04/26/VIDE1430036401305320.shtml
【4】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photo/2015-04/28/c_134189904.htm
【5】/news-17416.html
【6】http://mt.sohu.com/20150427/n411940669.shtml
【7】http://gongyi.qq.com/succor/jz_zt.htm?id=39
【8】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50429/3871656.shtml
【9】http://www.sxdaily.com.cn/n/2015/0428/c142-5672239.html
【10】http://www.sxdaily.com.cn/n/2015/0428/c142-567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