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扶贫基金会在尼泊尔灾区的尝试以及国际化扶贫道路

            

       2015年5月2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何道峰及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一行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了解并推进在尼救灾工作进展。

 

      21日晚11时许,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回顾前一段进展并探讨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尼泊尔救灾的中国

       4月25日14时11分,与中国西藏接壤的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这是该国81年来遭遇的最强地震。截至5月13日,已有超过8200人死亡,尼泊尔逾800万人受到地震的影响,受灾人数超该国人口四分之一。灾难一发生,中国扶贫基金会就迅速启动了紧急救援。我们派出中扶人道救援队、救灾联盟、人道救援网络伙伴成员参与尼泊尔及西藏灾害救援。

       在尼泊尔,中国扶贫基金会招募了55名中国和尼泊尔志愿者在后勤支持、供餐项目、医疗卫生工作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目前已经提供56011餐热饭、1129人次医疗服务,还提供了疫病消杀、发放粮油等工作,建设中的帐篷营地预计为2000余受灾的人们提供临时住所。

       中国扶贫基金会更投入14名工作人员赶赴尼泊尔,他们除了本身就是救援队成员,参与上述工作外,主要负责整个救援行动的统筹协调、资源的组织调配、政府关系衔接和公益伙伴沟通等工作。

       

 

       与此同时,还有壹基金、蓝天救援队、爱德基金会等、蓝豹救援队、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华岩寺文教基金会、灵山慈善基金会、百度基金会、绿舟救援队等一批中国民间公益机构赶赴尼泊尔开展救灾工作。

 

       在民政部所属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4·25尼泊尔地震捐赠报告》显示,在针对4·25尼泊尔地震的捐赠中,通过腾讯公益、支付宝E公益、新浪微公益三大平台捐赠共达到53.2万余人次(截至5月10日);中国国内已捐赠款物总计2.3801亿元(截至5月12日)。

    

中国民间公益机构为什么要走出去?

下文引述自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何道峰的公开发言——

 

1、中国已经不是受援国

      

 从援助角度看,过去我们是受援国,接受过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捐赠与援助,而今天,我们开始有条件也有责任对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采取行动,可以通过有效的行动和倡导彰显中国人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与价值观。

 

2、中国国家利益使然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发展的加快,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在加快,不仅对世界市场、技术、管理具有强烈的需求,而且对世界的能源、原材料产生了强烈的依存度。因此,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不再是一种倡导的口号,而是已转变为中国大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投资的对外发展碰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角色和形象转变的滞后。前者可通过企业自身的学习和探索来完成,后者则需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其意义和难度超越我们的想象。

 

3、立体外交时代到来

       国际社会对中国及国人交往有冲突和矛盾,有担心和担忧,有喜欢与厌恶,有希望与期待,有利益与利害,有竞争与合作,复杂且迷惑。因此从广义的民族形象彰显的广义外交而言,那种简单明了的单线条的纯政府交往的平面外交时代已经结束,一个立体式的外交时代已经开启,一个全民式现代外交的时代正在向我们呼唤。

 

4、世界对中国有期待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改变,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在改变。世界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形象有了新的定义和要求,要求中国从受援国变为援助国,要求对人道主义救援、对环境、对人类和平与地区和平、对资源利用与保护、对文化人类学及物种等都具有新的视角、新的角色、新的意识、新的应对策略。而对这种历史性的角色转变,官方和企业的传统思维和工作方法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5、非政府组织搞经济援助是强国的主流

      事实上,国际援助绝非简单地给钱,国际援助通过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去援助远比政府和企业直接去做要有效得多有用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强国的经济援助大多通过非政府组织来执行的原因所在,也是美国为何各种国内外援助和社会公益性企业就业占到全部就业10%的重要原因。

 

6、国际化是NGO高级形态的必然表现

      纵观NGO组织发达的国家,有一种趋势,就是NGO组织成长到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会迈出国门,实施外向型援助项目,走国际化路线。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着很多这样的NGO组织,在中国也活跃这些组织的身影,例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世界银行、亚洲基金会、世界宣明会、香港乐施会、阿育王组织、克林顿基金会、曼德拉基金会等。反观中国,长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还看不到我们NGO组织的身影,这与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

 

7、中国人的世界公民意识在觉醒

       民间有一个国际公民意识觉醒问题,他们认为我们自己家里很穷的,这么多穷人你不管偏跑到国外去救助?这需要有理想的民间组织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去启发他们内在的同情心、悲悯心和世界公民意识。一个走向富裕的中国本应该更好地履行国家社会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和人类苦难的关注会使我们更具有人的品质和德性。

 

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化之路

       2005年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国际美慈组织联合将价值530万美元的药品捐赠给印尼海啸灾区,为灾区儿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地震发生后,中国扶贫基金会派灾情考察小组赴巴基斯坦重灾区——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进行灾情考察和救援需求调查,并向巴基斯坦地震灾区捐赠价值30多万元的床垫、布匹等物资。2007年4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提出了“向筹资型基金会转变和国际化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2009年12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国际发展项目部,专门负责开展国际援助项目。

       201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为海地地震筹款256万元,用于支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海地开展紧急救援工作。2010年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首批援助医疗设备运抵苏丹,包括12套妇幼保健医疗设备和500支手摇式太阳能手电收音机。2011年,在苏丹援建了阿布欧舍医院。从建成到现在,医院一直运转良好,已成为当地一个较高口碑的医院。2011年6月,与澳门乐善行联合向几内亚比绍母亲会捐赠350万医疗器械和设备,用于几内亚比绍贫困母婴的救助工作。

       2013年,联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发起“网织希望——为贫困儿童送营养”月捐项目,累计15万人次参与,帮助柬埔寨饥饿儿童。201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缅甸设了办公室,资助缅甸的大学生完成学业。2014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这一天,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起援助埃博拉疫区的公益项目,帮助那里的儿童及其家庭,送去挽救生命的粮援。2015年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派出工作人员,并计划在年内开展儿童营养项目。

       这些国际化项目的探索和尝试,对我们此次尼泊尔地震的救援工作有直接的影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扶贫  扶贫词条  尼泊尔  尼泊尔词条  灾区  灾区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国际化  国际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