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本章,通过简要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和公益组织的关系,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一开始就是与社会运动、市场机制相联系的。中国过去没有消费者运动这一环,针对企业的人权、环境保护也是最近这些年才开始的。所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最初的发端,是来自跨国企业的带动和中国国内政策制定者自上而下推动的,公益组织后来的加入,丰富了这一进程。

       企业与公益组织分属不同部门,两者的使命和目标不同,因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议题上有了交集,成为公益领域的对手或伙伴。

       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上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公司在经营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想在这些破坏产生较大的公众影响、受到舆论指责之前,先采取一些举措弥补过错,这些实践最初的诉求只是企业形象的重塑 ,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在20世纪初就由学者提出了,到了80年代因为国际劳工运动、人权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的推动,并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鼓励和促进下,逐渐走向高潮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直接动力来源于消费者运动。企业以盈利为基础和终极目标,消费者将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的态度会得到企业的重视 ,消费者关注的责任即成为企业首先履行的责任 。在消费者运动的压力下,跨国公司开始关注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有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候,对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是不断提高的。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着眼于改善劳工状况,随着带着不同目标和宗旨的组织介入和背后复杂的思想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变得有些复杂 。

       1.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下文会因为内容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与“CSR”互用)在学术界一直没有标准定义。现代管理之彼得•德鲁克把社会责任分为两类:1)企业的经营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企业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 • 孔茨认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最新的社会责任理论则是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提出的“创造共享价值”理论。波特教授认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应对社会挑战,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商业必须重新连接商业成功与社会进步。共享价值不是社会责任,不是慈善,甚至不是可持续发展,而是一种达成经济成功的新方式(郭肖蕊,2015)。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们通常用CSR1.0→CSR2.0 →CSR3.0形容它的演变(详见本报告第四章),但是它的基础含义一直未变。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由阿奇•卡罗尔1979年提出,他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个结构成分,涉及四个不同层面,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慈善上的期望” 。

 

       (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   图片来源:http://image.haosou.com )

       与公益组织有最多交集的公益慈善并不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唯一的或首要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首先是经济责任,有效率地提供合格产品;其次是法律责任,必须遵纪守法;最后才是慈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企业应该负起的责任不再仅仅是股东最大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经典文献显示,现代公司的责任内容包括:为商品制定公平的价格,在工厂选址时候考虑社区利益,向各种慈善机构、学校捐赠,根据消费者的利益,而不仅是以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来检验产品质量的方法,与供应商、劳工及经销商以公平的方式广泛合作。

       当前,慈善正在转化为一种社会投资,同时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商业机会,为企业社会责任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实践可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词条  内涵  内涵词条  产生  产生词条  概念  概念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