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在中国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家暴的发生率介于24.7%至54.6%之间(全国妇联 2011: 4; Creasy et al. 2013)。从1995年起,家暴问题不只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政策制定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慢慢增加,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保障也在缓慢推进中。但是中国仍然没有针对家庭暴力的具体法规出台。2013年4月,全国人大终于宣布,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立法规划[1],并视情况在2013年或以后年度进行审议。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的行动者推测反家暴法律的出台很快就要成为现实。鉴于反家暴立法的缓慢进程,反家暴组织致力于寻找新的策略来打破僵局。其中最新的行动方式就是街头公益行为艺术的出现。这个策略在动员过程中有什么优势?它为什么是一种创新?
本文专注于讨论两个由反家暴行动者组织的街头行为艺术:“受伤的新娘”行动和声援Kim离婚案第三次开庭(注:即李阳家暴案)。以描述这两个案例为基础,笔者将展示这两次行动的主要共同特征以及它们如何表现出相同的行为艺术倡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依靠专业反家暴组织。笔者也会更进一步的讨论,这些倡导实践如何成为成熟反家暴组织策略性动员手法的有效补充。
“受伤的新娘”行动
2012年,三名身穿“染血的婚纱”的女性在北京前门步行街,手举标语,向路人呼吁消除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受伤的新娘”行动是中国妇女运动中近年来兴起的街头行为艺术之一。中国的反家暴行动者受到2011年11月在土耳其发起的一次类似行动的启发,希望可以在中国组织同样的活动,唤起公众对家庭暴力的关注。
为了加深其象征意义,“受伤的新娘”行动选择在2012年的情人节开展。这一天被普遍视为理想和谐的亲密关系的象征。[2]在这个行动中,家庭暴力作为亲密关系中阴暗面的象征被呈现出来,与爱情的理想化浪漫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将与中国人普遍相关的主题──“爱情和婚姻”与理想的和谐亲密关系可能出现的负面表现——“家庭暴力”相对比,行动者希望引起公众的关注并获得对反对家庭暴力议题的支持。
这些行动者选择著名的前门步行街作为活动地点。前门被视为老北京最后的商业中心,是游客首选的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因此客流量很高。在此举办这样的行为艺术可能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同时,LGBT(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组织也在同一天选择在前门举行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行动。在公共场合展示两个禁忌的话题,可以增加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可以减少行动的潜在风险。
声援Kim离婚案行动
在Kim和李阳的离婚案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庭审上,一群年轻的行动者通过唱歌、跳舞以及提交1000多名支持者的签名来声援她。
Kim在开庭前的一个星期才将庭审时间发布在她的微博上。一些行动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争取公众对Kim的支持,也可以触发公众对反家庭暴力的支持。通过一家反家暴组织──A组织的网络,她们联系到一些愿意参与的志愿者。
庭审当日,几位行动者身着“家庭暴力零容忍”的T恤站成一排。以Kim离婚案的终审为背景,行动者通过反家暴组织A和B[3],重新策划并扩大了征求签名活动的范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当Kim到达法院时,行动者交给她一个包含1000人签名的横幅并委托她向政府递交一封反家暴联名信。
之后行动者表演了几首经过改编的歌曲,要求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唤起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呼吁每个人都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打击家庭暴力。表演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庭审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虽然这些行动者没有得到准许进入庭审现场,但一直等到庭审结束。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给Kim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向媒体展示和家暴斗争的决心。这次行动旨在取得媒体的大量关注,动员更多公众支持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两次活动中的组织支持
“受伤的新娘”和声援Kim离婚案两次活动,看起来都像是由志愿者独立发起,与成熟的反家暴组织没有任何关系。但事实上,行为艺术作为能够促进公众认可妇女权益应受到保障、通过媒体传播倡导有利反家暴政策出台的有效工具,反家暴组织在其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两次活动中,三家反家暴组织——A、B、C在无意间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但是稳定的联盟。“受伤的新娘”行动的发起只涉及到组织A和B,它们各自提供了不同的资源。组织A了解到土耳其举行的行动,制定了行动的策略并为行动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场所,还通过其人际网络联系了扮演“受伤的新娘”的人选并在行动中给三个演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支持。组织B准备了信息量丰富的宣传资料,在行动时分发给路人。同时,她们还为行动者提供了必要的交通费和餐费。
声援kim离婚案庭审的行动得到了三个组织的共同支持,每个组织都提供了不一样的资源。组织A同样通过其人际网络找到了潜在的行动者,利用自己的媒体和专家资源发起了行为艺术的倡导行动。组织B依然为活动参与者、媒体资源的动员和宣传材料的制作提供了小额预算。组织C则提供了住宿、妇女权利研究专家网络的支持和组织活动的场地。
参与行为艺术活动的行动者们并不必然是成熟的反家暴组织的成员,但是她们至少都是这些组织人际关系网中的成员。此外,如果说这些活动最初不是由一个特定的组织启动协调的,至少也是由A、B、C三个组织联合支持的。
行动参与者
如同之前提到的,两个行动不只依靠现场的表演者,还仰赖上述三个组织中的多人参与。
行动的表演者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不是大学在读生就是有着法律、媒体(但不一定是性别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表演者大多是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的女性。而且,大部分的行动者声称她们参与行动并不是因为自己遭受过家庭暴力,而是出于对性别不平等的认识。她们认为受邀参与活动是出于自身公民意识萌发的自然结果,她们愿意为自己的信念付诸行动走上街头。这种奉献精神不同于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其他国人。
媒体表现
行为艺术是一个吸引媒体关注的好策略,有大量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对这两次行动进行了报道。在行动前,她们和纸媒与线上媒体都取得了联系。出于某些原因,传统的纸媒不愿意报道此类事件(尽管至少有一家中国的报纸进行了报道),而网络媒体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4],此后在国内出现了几个类似的行动,模仿“受伤的新娘”所采取的策略。
行为艺术倡导:反家暴组织动员的一个新策略
行为艺术倡导方式的重点是在公共场所为观众进行现场表演。在这个意义上,它和传统的幕后游说的倡导方式非常不同。行为艺术的策略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形成广泛的媒体报道,因此是提高公众意识和汇聚公众支持政策改革的有力工具。这也是一个花费不多的倡导方式,主要基于创造力和个人投入。尽管这些行动的参与者都声称自己和反家暴组织没有关系,但其实部分希望提高妇女权益的组织为举行这些活动提供了住宿、工作场地、专家、资金支持和人际网络等资源。
这种动员的创新之处在于有意识的创造和利用公众干预。行动者在公共场所发起倡导活动,讨论传统上被认为是“私领域”、“家庭问题”或是禁忌的话题,这些策略对引发广泛的媒体关注都很重要。由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新媒体已经成为这类活动的主要传播工具。
因此,行为艺术倡导具有的动员与传播特征,使其成为反家暴组织的动员策略“工具箱”中的有益补充。不同于传统的倡导策略,她们可以吸引广泛的媒体报道,从而可能动员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作者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研究员)
[1]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EB/OL].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syxw/2013-04/27/content_1793635.htm
[2]情人节这一天也被认为是V-Day。V-Day是由Eva Ensler发起,其灵感来自于她编排的话剧《阴道独白》的回应,希望鼓励创造性活动来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以及提高这种意识。
[3]文章中的所有组织均为匿名,以组织A、B、C代称。组织A是一家位于北京的NGO,主要通过使用新媒体关注妇女的权利问题,并在通过行为艺术进行倡导方面越来越专业。组织B也是一家北京的NGO,同样擅长反对家庭暴力领域的法律倡导。组织C是一家在北京的人权倡导组织,从2012年开始关注妇女权利的问题。
[4] 网站链接有:http://www.un.org/zh/women/endviolence/16days.shtml ;http://www.who.int/violence_injury_prevention/violence/global_campaign/16_day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