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Resilience: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思路?(下)小型研讨会实录

   

        4月21日,在乐施会资助下,SRI在鸿芷空间举办了“Resilience: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思路?(下)”圆桌会议,会议吸引了在社区发展和气候变化恢复力方面的专家及有兴趣的同仁到场参加。此次会议SRI主要向大家介绍了3个NGO提升“农户恢复力”的行动案例,正如社会资源研究所主持人张婷婷开场所说:“我们这一次不谈概念谈行动”。

       来自乐施会的项目官员胡玮首先介绍了乐施会在气候变化恢复力方面的工作,包括引入恢复力概念,翻译了《提升恢复力: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指南》等。胡玮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简称LAPA)”,该项目希望促进政府、NGO、企业、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开展合作,探索如何把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和减防灾融入到农村的扶贫规划工作中。目前,这个项目已完成了第一个试点(陕西省亭口镇余家山村)的倡导工作。在去年国际气候行动联盟评选中,项目试点入选了全球发展中国家21个“改变先锋”案例。同时,乐施会正在梳理和撰写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总结,今年将会陆续对外发布。

       随后,社会资源研究所气候恢复力项目负责人李怡洁介绍了3个NGO案例,分别是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的柏林湾生态社区营造,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地下水保护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社区保护地工作。SRI希望通过案例分享,增强大家对恢复力的理解,了解NGO协助农户提升恢复力的具体行动,以及主要经验。此次分享的案例报告即将对外发布,详细内容敬请关注SRI之后的报告发布会信息。

       HELP自然•人发展基金的杨轶丹简单分享了他们在雅安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做的替代生计项目案例。她提到,在白茶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社区居民的意识和行为,以及政府政策等不确定因素都会对项目的发展造成影响,而社区恢复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于这些不确定性的把握、应对和适应能力上。

       同时她认为,在构建社区恢复力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有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包括把居民对社区周边自然环境的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提高环境意识。她特别介绍了一个创新的参与式监测方式,就是给社区的志愿者提供一部安装了简单易用的监测APP的手机,居民自愿个人或结成小组随手拍摄他们在周边遇到的野生动物、植物或某些民俗、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现象。项目开展过程中,有村民出乎预料的拍到了野生大熊猫,而之前的本底调查显示全村除了一位护林员没有人知道该村横跨大熊猫世界遗产地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因此,村民们逐渐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产生了切身感受。在村民自发组织对拍摄内容进行传播和推广的过程中,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村民的交流和凝聚力以及对保护社区环境的兴趣,从而为社区恢复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针对分享内容,与会者一一进行了提问和点评。

       最后,来自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宋一青介绍了良种保育对于提升社区恢复力的意义。她提到,近20年来全球种子市场逐渐趋于垄断,随着农家种的快速消失与杂交种的大力推广,绿色革命虽然解决了粮食问题,但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较为单一的种植易发生虫灾、旱灾,从而造成了边远地区农民新的贫困问题。宋一青以云南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村庄——石头城为例,基于“弹性的小农生态文化创新系统”研究框架,分析了社区具有恢复力的因素,以及当地的物种保育和改良工作。这项研究不仅关注生态系统,而且关注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系统,是以社区为视角的研究。宋一青老师建议,我们在提升恢复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工作中,要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参与式的推进;在认识层面,要开放,包容,合作,创新;在方法层面,要将科学知识系统与当地知识系统、传统知识系统相连接;另外,要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强调社区才是在应对变化的主体,NGO在其中主要承担协调作用。

       会后,参加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和广泛的讨论。

       我们将在不久后对研究报告全文进行发布,敬请关注。

 

感谢乐施会对气候变化恢复力(Resilience)传播项目的支持

 

文章转载自社会资源研究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研讨会  研讨会词条  实录  实录词条  Resilience  Resilience词条  气候  气候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