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你中“社会企业”的毒了吗?

1.热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兴起了创办“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的热潮!

 

       其基本特征是:从创新性地、系统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出发,以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为首要目标,充分利用市场的手段和模式来经营,帮助弱势群体自立自强,摒弃单纯依靠社会捐助,推崇创业精神及可持续发展。

 

       来自第三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各路英才,纷纷涉足社会创业领域,也日益成为全球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以英国为例,发展至今已有社会企业7万多家,雇佣了超过100万人,年生产总值约240亿英镑,占年GDP的1.5%左右。在台湾地区,当地政府在2014年提出“社会企业元年”的口号,每年拿出1.6亿新台币专门扶植社会企业,在其认定的“社会企业”中,有近600家是以非营利组织的注册登记形式存在,有200家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

       一些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如达能、联合利华、SK集团、瑞士信贷、大华银行等,近年来也纷纷在公司内部创设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投资部门,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金字塔底端人群等义利并举的新事业。

2.高烧

 

       “社会企业”概念正式传入中国据考证是在2004年,最初的几年一直乏人问津。直到2009年,英国文化教育处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力推行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兼有几位业界大咖不断鼓吹并促成了两大社企投资平台/联盟的成功创办,这才逐渐引起了公益行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在弱势群体发展等领域,令很多公益机构大为苦恼的是,长期输血式的扶贫,及粗放式、不成体系的发展项目,根本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打击了受助者的自尊,助长其等靠要的消极行为,令脱贫无望。

 

       社会企业“授人以渔”的运作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实现机构及受助对象(往往也就是客户)的可持续发展,长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恰恰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另一方面,国内公益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筹资渠道和资金规模都非常有限,一些公益组织也萌生了赚钱造血的念头。

 

       社会企业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既能高效解决社会问题,干着大好事,又可能赚到大钱,还有机会青史留名,这对于很多挣扎于生存线上的公益机构来说,简直就是一贴“兴奋剂”,令人热血沸腾,同时还引发对美好未来的无限遐思。于是乎,众多公益组织纷纷“下海”试水,尤其是近两年,可以用“蔚然成风”来形容,但凡有点规模的公益机构,好像不说自己要做社会企业就彻底“out”了。

       

       其实早在社会企业概念传入之前,多年深耕为老服务领域的“天津鹤童”、从事农村地区小额信贷及培训农村妇女进城做钟点工的“富平学校”等几家公益机构,就已经在国内探索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了,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社会企业之一。

 

3. 一吐为快

 

       笔者2006年开始接触社会企业支持领域的工作,近半年来,由于工作关系,与各路社会创业者交往甚密,尤以公益行业背景的为多。聊得多了,也就发现了一些很有规律性的问题,很想利用这个机会抛砖引玉一吐为快,也希望能够提供给目前正走在社会创业路上的人士一些参考。

       (1)披着狼皮的羊

 

       社会企业究其本质,其实还是一家企业,不仅要卖出产品和服务,而且要在商言商,直面市场竞争,在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持续获得利润。很多从公益机构转型来做社会企业的创业者,往往会把收费服务项目就当成了产品,认为只要有客户直接付费买单,就算是在做社会企业了,但其实还差得很远。究其原因往往是帐根本没算好,很多时候客户愿意付费的原因是因为其定价低,短期内,由于还能靠其它一些公益项目来撑着,账面上还算好看,可是要把真实的成本全加上的话,其实是入不敷出的,利润更是毫无指望。

 

       并且,受做公益项目的强大惯性驱使,在产品的标准化和系统性方面做得不够扎实,也很难维持好的服务质量,客户的持续购买就成了大问题。反观身边优秀的社会创业者,要么曾经有过丰富的职场经验,甚至在进入公益行业之前,就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要么就是在进行社会创业之后,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与总结,从失败中获取经验并持续改进,熟练掌握商业思维和逻辑,及关键的财务知识,一步步奠定成功的基础。

 

       (2)自以为是的需求

 

       很多社会创业者,在其工作领域内,往往都是学富五车的专家,掌握着很多专门的技术,对于行业发展趋势那是了如指掌。但也往往因为这样,会陷入“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的误区。

 

       例如在教育领域,专家们都明白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很多行为问题往往是父母养育不当造成的,最直接的解决途径当然是先给父母上课并且进行干预和矫治,那么儿童的所谓行为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但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父母根本不会承认这是他们的问题,遑论让他们为自己买单了。

 

       如果直接围绕父母的干预与矫治来设计业务模式,虽然道理上是绝对正确的,但现实的可操作性非常差,强按牛头不吃草,社会企业也不是无所不能。在这个领域内,迄今为止见过的一个近似成功的案例是一家公益机构,他们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路径,是依托学校内开展的公益项目,首先对问题儿童进行筛查和辅导,然后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来宣讲和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针对特别有意愿的家长进行收费的个案辅导,离规模化运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记得2010年,笔者有幸在上海接待了日本最负盛名的社会企业之一“天鹅面包坊”的总经理海津步先生,他对于社会创业者就有一句特别的忠告:如果要创办一家社会企业,最好是盯着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且最好是刚需,同时要能兼有海量和高频就更好了。以天鹅面包坊为例,目标是要为智障和精神障碍人士提供适当而且优质的就业机会,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福祉,那么选择何种业务来经营呢?制作手工艺品等虽然对于智障和精障人士来说最容易上手,但是这类产品由于不是人们的刚需,人群也过于小众,加之购买频次低,因此是不能考虑的。而对于住在日本大都市里的众多普通市民来说,面包是每一天都要消费的商品,因此开面包坊至少有赚钱的机会。

 

       (3)纸面上的大市场

 

       社会创业者,也许乐天派居多。积极的人生态度自然值得佩服与称道,但在对市场规模的判断上,恐怕是过犹不及。例如,很多为公益行业发展提供支持性服务例如各类培训的社会企业,往往一上来就拿民政部的数据说事儿,因为据官方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60万家各类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因此我们的市场十分广阔。

 

       但真的有这么多公益机构吗?让我们来仔细探查一下,首先,这60万家社会组织中,一大半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部分情况简称:民非),而民办非企业单位里,超过半数是各类民办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诊所和婚姻介绍所等等,而在《慈善法》正式出台之前,所有的民非都是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来进行登记和管理的,利润不可以进行分配,但根据2004年出台的《民办教育法》这个上位法的规定,允许所有的民办教育机构“获取合理利润进行分红”,因此过半民非可能都是事实上的营利机构,他们也从来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公益组织”。

 

       其次,大量的民非、行业协会和商会事实上还没有和政府部门完全脱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那么这些机构的需求会跟通常意义上的公益机构相同吗?

 

       再者,就算你的社企的确可以找到这60万家社会组织的共同痛点,但你要打算如何一步步获取这些客户呢?推广的渠道和可行的通路在哪里?具体的任务该如何分解?阶段性目标的达成该如何考量?这些关键要素在计划书内却往往只字不提。

 

       其实一个成功的社会企业,往往其业务模式是构建在精准细分的目标市场上,并且有可行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并不需要服务1000万人才实现盈利。拿公益行业支持型社会企业“灵析”举一个栗子,已经拿到一轮数百万人民币融资的灵析,其实就聚焦于基金会以及有类似的大量利益相关者管理需求、且有付费意愿和能力的社会组织,并为他们提供精准的CRM服务产品。他们的客户在达到七、八千家时就已经实现稳定的盈利了。

 

       (4)敢为天下先

 

       很多社会创业者,最喜欢在项目计划书里写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特别创新,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竞争者。而这对我这个潜在的投资人来说,恰恰是最担心的一件事。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某个产品的企业,往往早都倒闭了,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和专业服务领域,例如冰箱、电视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等,先驱往往就是先烈的代名词。社会企业跟任何一家企业一样,其产品和服务的推出,非常讲究合适的时机,太早进入市场,不容易在开始时获得足够多的付费客户,要么就是获客成本太高难以承受,太晚的话,则市场空间已经被竞争者挤占,早已成了一片惨烈的蓝海,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很能耐得住“寂寞”的一位社会创业者,据我本人的观察是百特教育的创始人王胜先生,其实青少年的财商教育,是百特教育10年前在中国首次引进并推出的,但王胜选择了在公益领域坚持深耕九年,为超过50万城乡各类弱势群体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经济公民和财商教育。其实在创办百特教育之前,王胜先生就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对商业运作了如指掌,社会企业的概念其实在公益创业之初,他就很明白了,但一直按兵不动,直到2015年年底,他观察到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已经有一些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并初获成功,财商教育这个市场慢慢成型之后,才毅然决定创办一家社会企业,跳入商海搏杀。果然,有备而来的他,带领一支精干的团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已经做得有声有色。

 

       (5)上来就要做平台、定标准

 

       也许是淘宝、京东和滴滴打车的成功案例过于激动人心,因此近期看到很多社会创业的商业计划书也是一上来就要做各种平台,还有要重新制定行业标准的。

 

       虽说企业家的定义就是“不顾自身资源来寻求发展”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但理想和梦想之间还是有明显界限的。不是说平台不能做,但是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和团队的构成,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卓越的资源获取能力?

 

       如果在一个行业没有足够多的积累和实力,单凭兴趣、灵感和闯劲,在现在的创业环境之下,很难做到空手套白狼,毕竟神话和奇迹都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可倚靠。

 

       说句大不敬的话,如果马云晚生二十年,以他当年的背景、学识和资历,在现在的中国进行创业,是否能够取得生存发展都大打问号,遑论做成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了。

 

       虽说这年头高中生都能成功创业一家IT公司,但仔细探究之下,人家可是在其领域专心致志,花了数千甚至上万小时的努力,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实力,平台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的。

 

       (6)一把手没时间

 

       近年来南都、爱佑、友成等十多家基金会都对社会创业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和无息贷款。因此很多能干的公益机构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自己擅长写项目建议书的优势,陆续拿到了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资助款、奖金和无息贷款。

 

       按常理说,这些机构在社会创业的路上是占得先机,理应发展得更好。但事实往往出人意料,真正拿到很多资助的公益机构,其社会企业的进程并不那么顺利。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公益机构,如果同时要创办一家社会企业(请注意不是全面转型)的话,往往重任都落在一把手的肩上,既要忙于为公益组织的发展筹款建团队做业务,同时还要兼顾社会企业的创办,搭团队创产品推广业务,蜡烛两头烧,天天疲于奔命。

 

       虽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但确实能够同时成功创办两家性质不同的机构的天才好像我还没见到过。如果有谁能做到,那可真是我顶礼膜拜的对象。

 

       有一位可爱的创业者,曾经认真总结深刻剖析过自己在社会创业路上犯下的致命错误,还把它做成了PPT当众宣讲,可惜的是,据我观察,他后来在创业过程中,似乎并没有痛定思痛,还是在重复一些曾经反省过的错误,可见知易行难。很多时候,也许自己不想这么做,但是被周边人的期许所裹挟,不知不觉又重回老路。

 

       不过,话又说回来,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旦动了创业的念头,有了创业的行为,基本就是停不下来了,即使撞得头破血流,消停一段时间后,只要还有机会,就一定会卷土重来。我听过的最有名的创业励志故事之一,就是戴森吸尘器的创始人,曾经三次创业失败,血本无归,但此位老兄还真是越挫越勇,第四次创业终获成功,引领了业界的革命性创新,成为行业翘楚。

 

       对于社会企业,你中毒了吗?反正,我中毒已深,欲罢不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你中“社会企业”的毒了吗?  社会  社会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