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SRI举办《Resilience: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思路?(上)》分享会

专栏 · 恢复力

       农户和农村社区应对各类外界压力和变化的能力,如气候变化、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为了将这略显高冷的术语与社区的实践工作相联系,我们将最大化使用案例访谈的形式,挖掘图片和视频的辅助效果,配合国际上对恢复力培育的研究成果,帮助中国的发展机构们理解恢复力在社区工作中能够发挥的效用。

       2015年11月24日,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夕,SRI在乐施会的资助下举办了一场关于气候变化恢复力(resilience)的分享会。会议邀请了NGO代表及专家,大家围绕恢复力含义、NGO恢复力行动现状、NGO农村气候变化工作案例等几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农户恢复力,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

       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分享会信息,小编特地将大家的分享内容整理如下:

 

分享一:NGO提升“农户恢复力(Resilience)”行动现状研究

 

       SRI的研究员李怡洁在分享中首先介绍了“气候变化恢复力”的含义,她说:“气候变化恢复力是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看作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和压力,当我们帮助系统(包括农户、农村社区等)提升恢复力时,也就间接帮助了系统抵御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恢复力为我们开展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随后,李怡洁又分享了针对“NGO提升农户恢复力现状”的定量研究发现:大部分被调研NGO对气候变化适应的内涵缺乏了解,对于自身开展的项目与气候变化适应之间的联系没有清晰的认知,这制约了NGO在工作中融入气候变化视角,进而更好地参与气候变化工作。

 

分享二:Resilience评估在中国乡村的实践

 

       HELP自然·人发展基金的杨轶丹介绍了HELP从2006年至今开展的Resilience相关工作,其中重点介绍了HELP在四川乡村引入和推动的Resilience评估,包括“定义、描述所关注的系统-理解系统动态变化-探索系统交互作用-理解系统治理状况-根据评估采取行动”这五个步骤。杨轶丹强调:“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的动态变化,每个阶段都要有及时的反馈。”为了更好地引入Resilience的评估方法,HELP团队正在与美国的Resilience Alliance合作,翻译弹性评估手册。杨轶丹认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既是挑战,也是乡村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关键之一就是理解和增强Resilience。”

 

分享三:引水思源-基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社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云南案例研究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项目协调员李小龙分享了他们在云南天池八子地村开展的“引水思源”项目。在2009-2010年,当地社区遭受了异常干旱的影响,社区出现了严重的用水困难问题。在此之前,由于社区水源林被大量砍伐售卖或种植庄稼,一些水源地被农药、畜禽粪便污染等原因,加重了社区的气候变化脆弱性。面对严峻的用水问题,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展了“引水思源”项目,一方面和社区一起修建引水设施,引用保护区的水源,提高社区的抗旱能力;另一方面社区与保护区签订保护协议,共同对森林进行保护,逐步恢复退化的水源林。

 

分享四: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

 

       乐施会的项目官员胡玮提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减贫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针对气候变化如何加剧贫困的研究中发现,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灾害相对于传统灾害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传统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适当调整。”胡玮向大家提到了乐施会于2013年启动,面向中国农村社区的“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Low-Carbon Adapt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me, 简称LAPA),该项目计划在2013-2015年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村级社区开展试点,通过与各级政府、研究机构、NGO、私营部门和媒体开展不同层面的互动与合作,探索将LAPA(低碳、适应和减防灾)视角纳入到农村扶贫发展规划中的可行路径,并形成具有低碳适应和扶贫发展综合视角的示范村。在分享中,胡玮简单介绍了乐施会选取LAPA社区试点—陕西省咸阳市亭口镇宇家山村的前期工作和计划,包括对陕西七个县进行调研,筛选出LAPA试点村,以及针对试点村具体情况拟定的项目后续工作计划。

       通过两年的推动,倡导地方政府在宇家山新村规划中融入气候变化视角。2015年,宇家山案例成功入选国际气候行动联盟评选为全球发展中国家21个“改变先锋”(‘Pioneers of Change’)案例。这也是唯一一个入选的中国案例。

 

点评

       最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许吟隆研究员对分享进行了点评。许吟隆肯定了NGO在农村社区开展的气候变化适应工作,认为适应气候变化亟需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对恢复力进行科学普及也十分必要。许吟隆说:“我们当前对恢复力的核心机理还了解不多,开展的项目往往从局部出发,有些‘盲人摸象’的感觉。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恢复力机理的研究,总结方法学的理论知识,宏观、系统地理解恢复力,为开展具体实践奠定基础。”许吟隆还提到:“目前已经有一些对气候变化恢复力科学认识的原始积累,下一步需要对案例进行凝练,尤其是方法学的凝练。通过梳理过往工作,总结过往经验,挖掘‘老办法’中的新意,同时尝试结合新的理论和方法,最后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办法’。”

 

结语

       SRI将总共举行两次关于气候变化恢复力的分享会,本次会议吸引了相关领域的专家、NGO,以及媒体工作者参与聆听分享与讨论。为了更详细地呈现NGO的具体工作是如何提升农户恢复力的,SRI将在下场分享会向跟大家分享案例研究的具体情况,欢迎大家届时参与。

 

文章转载自SRI农业与发展研究中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Resilience  Resilience词条  气候  气候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思路  思路词条  举办  举办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