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来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教育部基教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未来我国将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入幼儿园的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并实施专门的政策,“对于留守儿童,未来教育部将推动全国各地建设一批离儿童祖父母近的寄宿制幼儿园。”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全国妇联发布的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相关报告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报告指出,目前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
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即年轻外出母亲更倾向将子女留守农村。其原因,一方面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关。年轻人刚刚组建家庭,经济基础较差,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来巩固家庭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年轻人有着比其他群体更具优势的打工资本(如知识、体力、健康、适应能力等) ,而且父辈尚有精力帮忙照料孩子。
因此,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可以视为解决留守儿童低龄化趋势的方法,让学龄前留守儿童可以有机会接受早期教育,虽然还不清楚这项政策具体会如何落实,但是,作为一家长期服务于农村寄宿学校和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公益组织在看到这项即将施行的政策时,我们也会很多疑惑:
寄宿制会给学龄前留守儿童带来什么影响?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超低龄化寄宿制的到来了吗?寄宿制能解决留守孩子的成长需要吗?既然距离儿童祖父母近,是否有寄宿的必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教育专家尹建莉也指出,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歌路营2015年出品的《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中三年级之前开始寄宿的小学生累积比例高达55.4%。低龄学生在幼年即离开父母照料,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情感问题非常突出。
2014年云南省教育里关于综合改革课题研究项目《5-10岁寄宿儿童状况调研研究报告》,收集了5593名学前班至三年级低龄段寄宿儿童的数据,数据表明,低龄儿童生活质量低于全体寄宿儿童,并在师生关系,躯体感觉、同伴关系、负面情绪、生活便利性、远动能力、自我满意度多多个维度低于全体寄宿儿童水平。
很多寄宿学校校长和生活老师也向歌路营反映,学校中的低龄住校生生活上需要老师去很多照顾,一个晚上要去看好几次,晚上有的时候一个孩子哭起来,好多孩子会一起哭,老师也没办法,尿床等等情况也是常常出现…..
低龄的小学生如此,超低龄的学前孩子的生活能自理吗?照顾他们的老师可以一对多应付这些孩子生活和情感上的需求吗?
让我们对这样政策产生担忧的理由还在于,我国农村的学前教育是非常匮乏的,表现在幼儿园数量本身很少,内部的建设设施不足,同时幼教老师的人数和教育水平也非常低下。这样的情况之下,将大量留守儿童寄宿在幼儿园里,无疑将极大增加幼儿园的管理难度和老师的压力。
既然在寄宿小学里尚不能解决的种种问题(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寄宿幼儿园是否就可以顺利解决呢?
既然我们农村早期教育目前还处在各种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是否有条件照顾数量如此众多的小小住校生们?
既然幼儿园建在距离祖父母近的地方?那晚上到来了,是由祖父母照顾更好,还是全体寄宿更好?
在一年多前的云南省, 我曾经在一个农村小学遇到一群一年的孩子,11月底的天气已经有点微微寒冷,孩子们的衣服还很单薄,有的孩子挂着两条鼻涕….
当时我们问孩子,天气冷了自己还有衣服吗?孩子们说不冷,在学校住校就穿这一件。
又问孩子,从什么时间还是住校?是觉得比较想在住校呢?还是觉得在每天回家住比较好呢?
有好几个孩子说,自己从幼儿园就还是住校了,已经是老住校生了。原来想家,现在已经不想家了。
这样的回答,让人不免心酸,我们也呼吁政策制定者们是否可以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角度去考量——小小年龄就寄宿真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