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格桑花洪波:那时,我们为何要给藏区学校建牧场

       *文章节选自博世益学堂课程记录,欢迎参加博世益学堂,查阅完整版分享内容及其他精彩课程。

       大家好,我是洪波,来自格桑花,今天先给大家分享我们如何发现受助人群,就讲格桑花的故事吧。

 

       偶然的相遇

 

       我们曾经也没有想过去做公益,但在我旅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一对小姐妹,因为上不起学,她们自己挖了虫草卖给我要去交学费。从这儿开始我就去关注到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问题,我回想起我一次一次的走在青海、西藏这些地方旅行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孩子跟在我们旅行者的屁股后面,有看热闹的呀也有要点东西的各种各样。

 

       但是以前我们没有想到过他们应该去上学的问题,所以从这儿开始我们就去关注孩子上学、失学儿童的问题。

 

       对我们来说有的时候非常偶然,因为从来也没想过我一定要去帮谁,遇见了,我发现这是能做的事情,那我们就去做了。

 

       “他们有的用石头,有的用一块土”

 

       第二个,如何对受助人群进行观察。再讲一个例子,在三年前我们去西部学校走访的时候,那时候国家已经实行两免一补,孩子上学也不要学费了,在学校里面包吃包喝包住,那么孩子还有些什么样的新的需求呢?我在厕所里面观察到,孩子上厕所的时候,在厕所里见不到卫生纸。

 

       所以我就去找孩子们了解,上完厕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有的用一块石头,有的用一块土。这个问题我就会去追踪了解,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里面,寄宿制孩子学校的生活费是否包含厕所卫生纸的钱。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发现孩子们的需求。

 

       “他告诉我他有七个书包”

 

       第三个,我想讲的是我们如何来鉴别需求和欲望。我们在遇到一些受助人向你提出各种各样需求的时候,我们要进行鉴别,哪些是符合我们自己这个组织的价值观的,是我们认为有价值有意义要去做的事情,而哪些是属于不合理的,或者说我们不需要去进行回应的。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年,一家媒体想在春节前做一个慈善的公益活动。他们就和一个学校合作,要满足孩子一个心愿。老师就发动孩子们写下他们的心愿,然后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心愿。结果孩子们在黑板上写下的心愿是,我要给我的爸爸,送一件新棉衣,要给我的妈妈,送一双新的棉鞋在过年的时候作为新年礼物。

 

       这是小学生写出来的所谓的新年愿望,老师说孩子们很孝顺,当有机会去要一个礼物的时候,他们都不会为自己去要,而是为父母去要东西。但是这样的需求如果在格桑花我们是不会去回应的。我们认为这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长,这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培养乞丐。

 

       再讲讲常见的例子,比如说我遇到有个小孩儿,他们在学校里面又来了一批爱心人士再给他们发书包,然后他身上背了个书包手上还拿了个书包,我问他有几个书包,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结果他告诉我他有七个书包。实际上,现在在乡下我们几乎没有见到哪个孩子是没有书包,或者说家长买不起书包。这个需求在十年前它是个需求,在今天它已经不再成为孩子的需求。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第四个如何进行政策调查,比如说我前段时间去青海,在一些学校里面,发现政府标准化建设,给学校建设配置了非常多的电脑,但是同时我也发现这个学校,同时在联系一些社会组织、公益机构、企业为他们募捐电脑。有的人可能会想,你们既然有了,为什么还问人家要,实际上是因为政策上信息的不对称。

 

       比如说上面要来了一些政策,给哪些学校配置电脑,乡下的学校自己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缺乏这些电脑,他们就会一直呼吁想社会公众求助,但当社会捐赠的电脑和政府配置的电脑同时到达学校的时候,那这学校就出现了超量的电脑,过度的资源配置造成了浪费。

 

       所以我们的走访是需要去做纵向的、横向的调查和了解,不能只靠单一的信息渠道来源。不仅要听到学校的声音,孩子的需求,还要去验证这些需求是否已经在政府的规划范围内。什么时候可以落实和实施。所以政策的调查,全面的掌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为学校建了一个牧场

 

       现在我们在乡下的学校因为在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之前,在那些高寒缺氧地方的学校在冬天非常的寒冷,冷的没有办法还要伸手写作业,所以他们很早就放假了,大概在十一月份,有的在十二月初就提前放寒假,所以每年开学时间也会推后,这样孩子学校学习的时间就缩短了。

 

       如何能够让孩子学校,按照正常的教学时间完成课程呢?那么我们就想着要给他们买燃料,但是因为他们离城市有一千多公里,从西宁或者是格尔木,要到达玉树州各县都非常远。所以我们就就近到牧民家里去收牛粪。但是牛粪都是每位牧民自己自产、自销,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富裕的牛粪集中去卖给学校

 

       所以后来我们就和当地老师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杂多、曲麻莱那些地方有草场,我们买了几百头牛,就开始去建牧场。这样冬天就有牛粪给学校来烤火,夏天还有牛奶给孩子改善营养。然后牛繁殖了以后还可以有小牛继续长,那个成年的牛就可以杀了给孩子改善伙食,增加他们的营养。

 

       我们做需求调查的时候和当地人一块儿去讨论,然后结合他们当地的情况,就这样做了牧场项目。

 

       洪波

 

       •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理事长

       • 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拉萨第88棒火炬手  

       • 第一批深入中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的志愿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格桑  格桑词条  藏区  藏区词条  洪波  洪波词条  牧场  牧场词条  那时  那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