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基金会创新引擎到基金会与草根公益组织创新双引擎
环顾目前国内几大知名的基金会,大都有了十岁左右的年纪。在这十年时间里,这些基金会依托企业家群体或家族财团的资金优势,通过自主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或者委托购买、资助公益组织开展服务,推动着民间公益慈善的启蒙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某些社会问题,也使得民众对公益慈善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过去的十年间,基金会之外的广大草根公益组织由于先天能力不足、资金有限,缺乏连接社会资源的手段,绝大多数仅以志愿服务、兼职等形态或承接基金会、政府的临时购买服务在一定地区内艰难地开展着工作、存活着。
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出现之后,一批草根公益组织找到了扩大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拓展了社会资源连接的广度,为解决自身的资源瓶颈、相对独立和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找到了几乎唯一的道路,尤其是微信的到来,公益界改变了大者恒大的局面,草根公益组织自建社群、自主IP蓬勃涌现,一时间如雨后春笋,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多元化道路和创新路径,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
当大量自主品牌的公益创业团队通过微博、微信触网并搭建起自身的资源体系后,自然进入到数据收集、数据挖掘的大数据创新阶段。目前这一创新正在发生,其剧烈程度应该会远超微博、微信带来的媒体流量红利,通过深度挖掘创造出社会关系背后的巨大社会价值。
二、基金会与自主品牌公益组织认知视角上的客观差异
由于基金会和自主品牌公益组织在资源获取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同样存在差异甚至摩擦。基金会的主要资源来源于企业家、财团,其决策机制也大多由企业家构成,比较强调对资源的精确化管理以及企业式的流程化制度设计。
而公益组织的资源更多建立在对闲置社会爱心、志愿者时间的有效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和改善地区观念与治理,相对而言较难用精确化、标准化、流程化来准确考量。
这个差异并不难理解,商业运作思维与社会运作思维在目的与追求上存在差异,一直以来商业和公益在地位上也存在争论。
较为知名的是以哈耶克为发端的“商业是最大的公益”,另一端又是以传统智慧里“士农工商”的社会格局。
在当下由工业时代的分工思维为引擎走向生态时代的共荣思维为引擎的背景下,谁称“最大”,谁就先输了格局,这或许是企业家罗胖来公益界做了一场“商业是最大公益”演讲之后引发众怒的原因。优越感是进步的最大敌人,尤其是面对由广大公众所凝聚起来的公益组织。
三、由截流资助到开源合伙——新阶段下基金会与草根公益组织的关系转型
经济建设的微观主体是企业,社会建设的微观主体是社会组织,充分营造社会组织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是提供完整社会服务,甚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善治的必要之义。
一方面通过官办公益组织的逐渐去行政化,为民间公益组织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已成为行业共识。另一方面以企业财富作为强背景的基金会逐渐去绅士化、贵族化,为民间公益创业提供更开放的资源和社群生态,逐步搭建起公益行业的全要素生态系统,也应是基金会在新时期以更开放的姿态助力公益创新创业的明智之举。
正在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推动各垂直公益行业蓬勃创业的背景下,比基金会资金资助更为有价值的资源是社群资源、专业志愿者资源、种子用户资源、相关企业专业技术资源,这些资源成为新时期公益创业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要素。
这也正是草根公益组织对上游基金会占有数据的行为深恶痛绝的原因,好比父母为防止子女乱花钱而每日拨付零花钱,却最终导致了孩子理财能力的缺失,这是愚昧。因为担心草根公益组织不会管理数据、维护合作伙伴,而拒绝给予公益创业者数据和合作伙伴,这既不能培养全面繁荣的公益创业生态,也反映出控制者封闭、自私的类地主心态。
在分享经济和大数据思想已经逐渐进入到公益行业的今天,组织管理思想与资源供给方式发生颠覆性变革,这在商业领域已然体现得淋漓尽致,员工从雇佣关系到合伙人关系,已成共识。投资人与创业者从绝对把控转换为小股东陪伴式创业,从而充分激励创业者发挥自身积极性,提供全方位开放的资源服务,才能实现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共同繁荣。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公益界,只有掌握核心资源的基金会实现平台开源,与公益组织合伙创业,才能共促彼此繁荣,最终实现高效、全面地服务社会的共同理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公益专家、公益明星、慈善家们通过言论、身体力行,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公益慈善启蒙,为当前繁荣的公益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和社会基础。但客观地说,绝大多数公益大佬乃至基金会负责人未曾经历过系统的公益创业,更多以资金管理者、学术研究者以及政策制定、倡导者的角色服务公益行业,因此对公益创业生态缺乏系统认识。
在互联网+大数据推动起的可持续公益创业趋势下,公益大佬们应多一个创业导师、创业者资源开拓者的角色,由启蒙走向督战,陪伴一批批公益创业们茁壮成长。形成类似于商业创业领域中的创业投资、创业孵化、创客空间、创业导师等系统而深度的公益创业生态,使得公益大佬们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公益创业项目实现指数级放大,这也将形成公益行业质的飞跃。
结语
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主导技术的公益创业时代,公益组织的自主创新成为新的引擎。这一阶段的到来将系统性地改变基金会、公益大佬、草根公益组织之间的合作思想与合作方式,形成新的组织变革与管理变革。如互联网+大数据改变商业生态逐渐走向开放共享一样,它也将改变公益生态走向开放共享,生产要素自由流通,高效配置资源,推动公益行业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公益慈善事业是人类的良心事业,不论政府背景、企业背景的慈善公益组织,应以超越行政利益、企业利益的社会情怀兼济天下,推动公益组织在社会事业中的主体性地位,培育一个成熟发育的第三部门,于当下、于历史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土壤才能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