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绝大多数基金会管理者都渴望看清基金会所面临的困境、追溯其原因,并寻求改变,本文作者就将我国现有的基金会分为了五大类,详细分析了每一类基金会的特点和困境,内容包括基金会为何缺乏活力、甚至进入半休眠状态;为何难以做专做大等,语言深刻实用却又平实易懂,值得细读。
本文是内部治理系列的最后一篇,之前的内容可在文末“基金会内部治理系列”处跳转查看哦。
当前,我国基金会依照发起方和原始基金出资方的不同,在实际运作中呈现出以下几种典型的类别:高校教育基金会、企业基金会、名人基金会、行业基金会、官方背景的基金会,以及社会化运作的基金会。
这些不同类别的基金会在内部治理上往往带有天然的印记,同类别的基金会常常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和困境。
第一类:高校教育基金会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依托高校成立、主要服务特定高校的教育类基金会,类似的还有一些中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成立的基金会。
这类基金会中,一个普遍的情况是,基金会无论从实质和自我认识上都“隶属”于高校,被视为高校的一个业务部门来进行管理,通常承担外联、部分资金管理、校友服务等职能。
这种独立性的缺乏反映到内部治理结构中,则有以下特点:
理事由校领导担任,理事会构成单一;
基金会管理人员也由校方任命,工作人员属于校方行政编制内人员;
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依照学校规章。
容易产生的问题不难想到,基金会秘书长经常依照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进行轮换,秘书处人员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工作人员通常身兼数职,基金会工作甚至无暇顾及;理事会在专业层面对秘书处的指导作用相当有限;而财务管理既是层层审批的严格,又不符合基金会的管理规范。
在基金会评估中发现,运作较好的高校基金会通常在内部治理层面具有一定独立性或是作为法人独立发展的意识较强,甚至具有独立于学校的团队,与学校、各学院呈现出相互支持的对等关系。而此时,高校教育基金会对学校发展的支持作用会远远大于在学校控制下的情形。
第二类:企业基金会
企业基金会指那些由特定企业或企业家发起成立的基金会,在过去通常是非公募基金会。
这类基金会与发起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同高校教育基金会类似,它们是发起单位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部分,现实运作中却发展出两个不同方向。
一类企业基金会在实质上发展为企业的一个部门,从人员、场地、资金上均由企业提供,理事会由企业高层构成,日常管理依照企业规章,通常没有独立的发展战略,而是随企业发展需要来运作。
这种类性在中小型企业基金会中占绝大多数,内部治理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规模往往难以扩大,其可持续性随企业运营状况不同而存在较大风险;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则是项目的公益性难以保证,常会因企业需求而做出一些打擦边球的项目。
而另一类企业基金会,在表面上看,人员、场地通常也倚赖企业提供,但在决策和运作层面却具有相当的主体性地位,有自身的发展主线,这体现在理事会构成上,秘书处的独立运作空间上,后期也会体现在资金来源上。结果呈现出一种基金会巧妙借用了企业的资源,来谋求自身发展的局面。
从大量现实案例来看,前者越一心为企业服务却越难以发展壮大,后者不将为企业服务作为第一要务,而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往往能够做专做大,进入到社会化市场中,反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名人基金会通常是用在某一领域的卓越人才命名的基金会,因此大多都有推动某个行业发展的战略使命,和行业基金会有相似之处,其内部治理也有相似之处。
它们的特点是多依托于行业协会、商会、研究会等实体成立,基金会需要依赖行业专业资源进行决策和项目实施。
在基金会评估中发现,这两类基金会多是依附于行业其他实体存在的,基金会的角色主要是处理资金方面的事宜。从内部治理来看,行业基金会通常与行业协会、商会或者研究会同为一班人马,且都是特定领域内的人;
而名人基金会的运作团队除上述来源外,还有一类是亲属或者名人弟子来运作,多数都没有专职的运作团队。正是因为这种“圈内人”兼职运作的情形,导致我国很少有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行业和名人基金会。一些名人基金会的家族色彩较重,其决策和运作完全依赖直系亲属,常会导致基金会业务萎缩,呈现出半休眠状态。
第四类:官方背景基金会
官方背景的基金会是经常被谈及的,这类基金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基本规范性,但没有活力。
这类基金会的独立性往往会受到业务指导单位或其他相关体制内部门的影响,办公场地、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较高。理事会的构成也常会“华而不实”,调研中甚至会出现理事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基金会理事的情况,对基金会的作用除了筹集资源之外很难有其他体现。
基金会决策和运作过程多采用类似于体制内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资金来源和项目实施渠道都对体制内资源有很大依赖,然而在这种严格的审批管理下,出现公益性、财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的情形却并不会因此减少。
内部治理改革与转型是这类基金会面临的首要问题,难度虽大却也不乏成功案例。
此处社会化运作的基金会是指那些基于对特定问题的解决而生长出来的基金会,代表社会力量,带有“草根”的性质。
这类基金会在成立初期往往会面临资源、人力、专业性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但一旦存活,从项目运作和内部治理结构来看,都是最健康、社会化最明显的。
具体表现在:
理事会构成多元化,依据基金会发展需求而调整;
秘书处与理事会边界清晰,秘书处掌握一定的独立运作空间,运作团队来源于社会招聘,人员分工明确;
有专业化追求,响应社会问题的机制非常灵活迅速,能够迅速回应社会需求乃至社会质疑。这类基金会往往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