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水/对于人类来说 我司空见惯,理所当然/但是 我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类的数量 却每天都在增长……然而对于人类来说 我只是水/理所当然就应该存在/如果人口再增加几十亿/人类还能找到我吗?”这是周迅为《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公益影片发出的声音,她化身为水,用略微沙哑的声音为大自然发声。
大自然是否有声音?你是否听过大自然的声音?今年5月,由CI发布的第二季《大自然在说话》刚刚收官,在社会上取得很大。实际上,自1987年建立以来,到2002年正式入驻中国,CI在做的,都是在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用行动为大自然发声。
自然保护“主流化”之路
CI是在2002年进入中国的,“当时是有一个CEPF全球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由CI牵头,联合麦卡瑟基金会、法国政府,在全球划定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国的西南横断山脉领域也在其中,包括四川、青海、云南和甘肃的一部分 ”,在接受采访时,保护国际基金会(CI)北京代表处的项目发展经理封杰西这么说道。在CEPF项目下,CI支持了五十多个中国的机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为CI正在中国的长期开展奠定了基础。
谈及入驻之初面对的困难,封杰西坦言,当时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此外,中国还没有针对外国基金会或环保组织到华工作的法律规定,因此在操作上有点困难。
在2009年,CI进行了全球策略变化的调整。与之相应的,CI在中国的工作重点也由生物多样性保护拓展到淡水、气候变化、人类健康和文化。封杰西表示,这个转型对CI的发展非常重要,“ 我们的全球CEO创始人彼得•塞利格曼(Perter Seligmann)说过,人类需要自然才得以繁荣,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自然保护和人类发展的紧密联系。因为只有把自然保护这个事情主流化了,才能让更多人投入这个事情。 ”
配合决策的低调科学家
封杰西说,CI一直以来都是以科学家为主的低调的环保机构。CI秉承“基于科学、倡导合作、造福人类”的原则,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淡水保护、气候变化、保护地和海洋保护四个部分。
在气候变化方面,CI在云南腾冲做的小规模森林碳汇项目中,引入了CCB标准,即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封杰西表示,之所以引入CCB标准,是讲究森林的多重效应,“很多森林碳汇是单一树种,不涉及社区和生物多样性 。(CCB标准的引入)不仅对气候变化,而且对社区、生活多样性保护都有好处。”
在海洋保护方面,CI在2012年推出了海洋健康指数(OHI)Ocean Health Index,并与国家海洋局签订系列协议,通过十个指标衡量海域健康。“这个指数会给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一个衡量管理工具,知道从什么方面入手去改善海域健康状况。”
在工作中,CI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理念,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农业是否有结合的可能?在中国川西北交通和商贸集散市场的理县,CI就尝试运用混农林业模式,帮助理县解决农林之间的矛盾。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中国很多农村都出现了土壤退化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也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得主要障碍。作为中国重要的蔬菜基地的,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当地的农民以种植大白菜为生,但随着白菜价格的降低,他们不得不通过提高产量的方式去维持收入。结果在种植中使用了更多的花费和农药,土壤反而氮结,失去肥力。“当时和理县政府谈,想把混农林模式带到理县去”,封杰西说道,“春天种豆科植物,固氮,恢复土壤肥力。也通过生物种植的方法,防止病害虫,引入果蔬。”正如封杰西所言,CI在中国的角色,就是提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配合决策者来使用。
一年只要去清淤就可以。最后我们设计一套水循环利用体系,我们有一个村子提出来用过滤出来的水养鱼。可持续生计的技术指导。
理念引进者
封杰西说,作为一个国外的NGO,CI希望能带给中国一些国外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在鞍子河保护区项目中,“CI想做一个示范,做一个共同管理的形式。介绍’国家公园’好的经验和理念,做一个精品出来”,封杰西这么说道。
在封杰西看来,中国的保护区存在诸如人员不足、保护地体系管理混乱等问题:“保护区最重要的是边界划定问题,另外是管理权划定。按照世界自然联盟(IUCN)的规定,哪些区域不能动,哪些可以适度开发,保护主体、功能是什么,都有明确分类。中国分类标准不同,功能划分不清,很容易让地方政府走擦边球。”
根据IUCN的定义,国家公园主要有四个主要功能:一是科研,二是保护,三是自然教育,四是适度开发游憩。作为鞍子河保护区自然教育的开展方式,或许大部分中国人对“手工步道”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现在很多人喜欢徒步,但很多人没想过你脚下的这条路是怎么来的。究竟什么样的路才对自然、对环境造成最小的伤害?”封杰西说道。在鞍子河保护区项目里,CI借鉴美国阿布拉契亚步道的修建和维护方式,提倡“无痕山林”的理念,鼓励徒步者参与到步道的修建中来。
在封杰西看来,步道的修建是需要很大智慧的。若使用使用大型机械工程建设步道,会对山林造成破坏,而好的步道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并留给小动物穿行的空间,不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现在中国很多喜欢户外,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徒步的时候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每个在步道上行走的人都有义务去维护这条步道,我们希望带入这个理念。“
“当时汶川地震上面的步道被毁了,步道变成了两截。鞍子河保护区主任太太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不在了,把那条步道修通,也是完成他的夙愿,把在地震中被毁的地震修复起来。”在修葺鞍子河步道的过程中,封杰西几次说,“真的超辛苦”。然而,封杰西觉得在修筑那段一米长的步道过程中,每个人学会的是珍惜。
寻求可持续生计模式
保护和发展是相悖的吗?发展必须是以放弃保护为代价的吗?在封杰西看来:“保护是要付出代价的。保护就不能砍伐森林、不能打猎,对于海子山的农民来说就损失了发展的机会”。如何处理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关系?CI在海子山项目中提倡的“生态系统有偿服务”(PES)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理念,给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好的平衡路径。
海子山项目是CI在中国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的淡水保护项目。据介绍,甘孜州地处川西高原,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它承载着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的功能,为下游超过2500万人口提供水源。虽说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甘孜州在发展中面临很大的问题,包括垃圾问题,包括当地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CI在当地和社区、保护区、政府合作,帮助划定优先保护区域,支持当地人做一些巡护、垃圾处理和教育活动。封杰西表示,在项目开展过程中,CI很注重对老百姓的补偿。
PES认为,生态保护与企业生产一样,属于生产性活动,保护主体需要调整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在发展机会上做出牺牲,付出机会成本,应得到相应的付费和补偿。在CI的实践中,通过帮助甘孜州农民种植俄色茶、杜鹃花和野生菌类的替代生计,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后来CI也尝试将PES运用在平武县关坝村的淡水保护项目中。在当地老百姓的建议下,他们决定养蜂。“关坝村的蜜蜂是中华蜜蜂,它对环境要求很高,相当于一个指示性物种。如果蜜蜂可以在这里生存的话,就说明当地的生态特别好。而且中华蜜蜂的蜜营养价值相对高,我们希望引进技术人员帮他们设计怎么做这个事情”,封杰西说。
在关坝村村长的带动下,当地组织村民做蜂蜜合作社,大力发展蜂蜜产业。但由于关坝村坐落在一个山沟里,当地交通特别不方便,蜂蜜怎么销出去便成为一个大问题。后来作为合作方之一的万豪酒店提出,他们可以找做饮料的供应商做产品包装,把蜂蜜拿到酒店来卖。同时可以从当地收购蜂蜜,用于餐饮。供应产品卖的部分把部分受益返还社区。
单纯的圈地保护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PES将可循环的市场机制引入了保护工作,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保护和发展的平衡。正如封杰西所言:“我们想给当地老百姓发展生计,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去参加保护的工作。 ”
为大自然发声
“以前我们看到的自然宣传片都是说‘你们不要……’但现在我们换了一种方式,用自然元素的角度来说。我自己觉得很震撼,你确实能感到一种紧迫感”,封杰西说。
在2015年至2016年,CI在中国发布了两季《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公益影片,邀请了葛优、周迅、冯小刚等明星为自然代言,向公众传达大自然的声音。“乔布斯的夫人是我们CI董事会的董事,她参加了董事会后,觉得CI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但知道的人很少。她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些事情唤起公众对自然保护问题的重视,于是她介绍了Lee Clow ,他的团队和CI的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做了Nature is Speaking。”谈及这个项目的初衷,封杰西这么说道。
大自然是有声音的,风吹树叶的簌簌声,水冲岩石的哗哗声,还有山间的鸟鸣和虫吟,乃至花开花落,都有它们的叙说方式。CI用一种拟人的方式赋予了大自然以口唇,为大自然发声。实际上,不论是对大自然抑或是NGO,“发声”都是极为重要的,“发声带来改变,让别人听见你的声音。”
感谢CI,让人类更多聆听大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