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
著名教育学家,北师大资深教授
江苏江阴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81 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 年 9 月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昨天下午,在阜新门内大家的COYARD空间,经济学家钱颖一先生与教育家顾明远老先生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话。虽然题目里有经济转型,但讨论的主题是围绕教育展开。
教育的“方差”跟“均值”
钱颖一先生虽然研究领域是经济学,但其丰富的求学经历、执教经历,以及担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担任院长十年,对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有其独特的认识,以及从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现在国家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性、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表现在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跟随模仿”为主要发展模式的阶段,中国的教育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在是比“创造性”的阶段,因此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钱颖一先生在2014年就提出的教育的“均值”与“方差”,“人”“才”分析的维度。他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在人的培养方面,“均值”较高,但“方差”太小,即平均水平相对较高,但拔尖人才较少;在“育人”方面,人的素养、价值“方差”大,“均值”小,即素质相对较低的人不在少数。
钱先生认为,中国学生的“好奇心”被扼杀了,因此拔尖人才太少。“好奇心”是创造性的源泉。中国的学生不会问问题,习惯与回答问题。
中国目前教育对“才”的重视足够了,很多时候将教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但对人的素质与价值的培养不够,存在“短视”现象,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掣肘。
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个人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对社会是提高生命的价值。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反映。
关于学历跟学区房的悖论
顾明远先生认为,人生的每个间断都应该顺应其自然发展,现在努力是未来将来的幸福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有幸福的童年,才会有将来幸福的生活,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健全的社会情绪。
钱颖一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问题,从经济学上来讲不存在悖论的问题。
家长有这样一个假定,将学校跟教育相对一,好的学校必定有好的教育。家长会认为尽管刚毕业的学生当然买不起学区房,但从长远来看,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比较大,是一种“期望值”。
钱先生认为,人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多样化的,假设马云当年考进了清华,难说有今天的成就。清华经管学院聚集了全国前100多位的省高考状元,但到第一学期其中考试,必定有50%的人落到后50%,有很多同学就接受不了。
“无体育不清华”,关于“体育教育”问题
钱先生讲,清华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美国的高校对体育特别重视,因此清华提出“无体育不清华”这样的口号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体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团队项目对人的发展(比如说领导力)尤为重要。
顾先生则现身说法,他年轻的时候,在中学就有足球队,自己虽然体质不好但是足球队的领队。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形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
关于“无用的知识”
钱先生认为,现在很多人对教育的定义越来越“短视”,总是希望立竿见影。
但大学教育是为学生,为学生的一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某种程度上,通识教育的作用要大于专业教育,原因有三。一是现在只是更新太快了;二是很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都非原来的专业了;三是知识远远没有思考那么重要,逻辑、视角都是很重要的。
顾先生认为,教育本身就有责任,在教师培训中,教师的诉求也是怎么上课,怎么应对高考等。
教师不能只看教育的书,应该多多点其他领域的书。
钱先生补充到,教师会有很多责任,不经意间就向学生传达了一些“短视”的信息,比如“这个不考”。。。等等。
关于教育到了扼杀创新能力的程度了吗?
顾先生认为,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到了绑架学校的地步,学生“被学习”、“被教育”。其实有很多的很好的课外学习机会,比如说“游学”就是很好的一种。
钱先生认为,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回答问题,而缺少反问、反思。我们跟犹太人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说都重视家庭、注重教育。但犹太人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问的问题是,你问问题了吗?你的哪些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中国的家长都是,在学校听话吗?都学了什么。。。
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知识知识创新的一个变量,比如说,“创新=知识*好奇心”的话,只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往往是有结构的(创新很多时候需要一些不确定的东西)。
主持人总结说:“下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高校“双一流”建设跟“以人为本”之间是否有矛盾?
钱先生认为现在所有的大学排名都是以可量化的指标度量的,偏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指标较多(如论文的发表),而人文社科、教学等指标很难量化,也就很难体现。当有激励对象的时候(比如双一流的衡量标准),其他的方面就会被抑制,所谓的此消彼长。
对“文艺复兴最初也是萌芽在高冷的弗洛伦撒和米兰,而不是平静温暖的欧洲小镇,中国的创造力来自北京上海,而不是铁岭”这个说法的看法
顾先生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直接相关)
钱先生则认为深圳可能是中国最有创造力的地方,华为跟腾讯都在那。要从投入跟产出上看,北京上海占有的资源那么多,但产出相对来说不跟投入成正比。
相反,深圳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度,为创新提供了条件。
经济学的背景对做院长有什么优势?
钱先生认为,经济学是在讲选择跟决策,教育能够从中国经济改革中获取思路。比如计件制编委年薪制,就是从短期激励变为相对长期的激励。
顾先生认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跨界的学科,教育需要跨学科来研究,才会对教育的认识会更深刻一点。
关于给年轻人个人发展的建议
钱先生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供给侧,要发现自己,一个是从需求侧,要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成功的道路是多元多样的。
关于衡水中学现象
钱先生说他不是太了解中学教育(他一直在关注高等教育),但从他接触的“样本”来说,衡水中学的学生还是不错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学是完全为学生的,但大学不是,因为还有科研等等。。。
顾先生这种超级中学从全局上来讲是对其他学校的不公平。这是一个教育的悖论,因为它是把本来生源就好的学生送进了好的大学,而不是将相对生源弱一点的学生送进好大学。
关于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匹配的问题
钱先生举西南联大的例子,说联大的精神是清华精神的传承(而不是孤立的现象),在他书的第二卷有详细论述。
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多人错把总量或发展速度与人均水平混淆。其实中国的人均水平还比较低,甚至比巴西还低,大约只有美国的1/7。还有,教育的发展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的。
顾先生则拒了民国时期的“大师”现象,顾先生认为民国时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而我们现在是大众教育阶段。好比在沙漠中突然有几棵树,就会显得很高大,但在森林中,就不会俺么明显,而不是没有大树。
-------------------------------------------------
注:
以上是本人根据钱先生、顾先生对话整理。
有遗漏,有省略,也或有错解误解。不全代表顾先生、钱先生观点。
仅供没去听的小伙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