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中国发展简报”注册机构)主办的社会组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共有来自京津冀40余家社会组织的46名代表参会。会上介绍了该项目访谈的55家京津冀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与会者对社会组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含义、做法、机会、挑战和建议以及如何增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等话题进行讨论并形成共识。
北京市民政局对于基层组织积极参与京津冀发展给予了肯定,民政局慈善处刘春萌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民政部门更多是搭建平台和做倡导性工作,想要三地的交流更广更深,还是需要社会组织自己的力量。希望大家更多参与举办这样的活动,共同推动京津冀的发展。”
调研发现:京津冀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
促进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社会组织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项目是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于2017年申请的福彩公益金项目。该项目针对社会组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缺乏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渠道的问题,通过开展摸底调查和搭建互动与整合平台的方式,实现促进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社会组织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的目的。与此同时,从民间视角为各地民政部门制定社会组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项目顾问介绍调研京津冀社会组织的情况。
据项目顾问陈智勇介绍,自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该项目已经在京津冀实地深度访谈了55家社会组织,涉及养老、助残、文体艺术、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调研发现,对于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55家参与访谈的组织主要表现为参加京津冀会议或活动、在机构的计划或者总结中的提到“京津冀”以及在京津冀有开展的项目。在项目的参与方式上,京津冀三地也表现略有差异。其中,北京的社会组织主要是输出技术、人才和资源,对接津冀的机构并建立三地合作平台,在项目实操方面也更有经验。而天津和河北的社会组织多为技术、人才和资源的输入方。
比如在天津睦邻本地化实践的案例中,2015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天津津南区、河北省保定市签订了三地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当时,天津津南区刚起步公益创投,希望得到北京支持,于是,由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牵头,委派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给天津津南区支持。2015年底到2016年全年,北京西城睦邻对天津津南区进行项目督导。2016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区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天津市津南区注册成功。两年来天津津南睦邻助力津南区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社工人才 ,打造了66个公益服务项目,培育了社区社会组织870个。
项目顾问谢坚认为,京津冀社会组织的发展目前尚处于三个梯队:“北京的社会组织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河北更多的是不会做也不敢做,所以北京应该先行,做出模式来。这个模式做成功了,天津和河北再去推广。”
协同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充分厘清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路后,与会者纷纷就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头脑风暴。
与会者进行头脑风暴。
对于机遇,大家一致共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为三地的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平台。三地同呼吸、共命运,是对参与式机构模式的探索;协同合作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合作的过程是促进政府政策落地,提高组织执行力的大好机会;同时,这也是一个对京津冀社会组织进行全方面调查了解的一个时机,三地组织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次机遇自我发展和壮大。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京津冀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钱、人和机制三方面。在对55家京津冀社会组织深度访谈的过程中,陈智勇发现这些组织的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排在前三位的有30家;政府排第一位的有25家;其中有10家100%的资金来源都在政府拨款。这体现出社会组织的依赖性及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资金的缺乏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有被访谈组织诉苦道:“由于缺少资金,没有钱去请人,现在只有一个专职在做事情,而且这个人还不拿工资。”而且这一现象不在少数。
机遇来了,挑战紧随其后。与会者纷纷建言社会组织应该在四个方面的水平加以提升:一是自身能力建设的提升。包括社会组织领导的能力提升,社会组织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从事项目能力的提升。二是促进推动政府新政策的出台以及相对应的执行、评估、交流、推广的能力。三是社会组织要规范自身管理,比如财务的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评估能力的提升。四是不等不靠,用互联网+的思维及新媒体应用,达到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
与会者纷纷表示,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举办的此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但希望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讨不止于此。期待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能搭建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享平台,让资讯、资源、资金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交流,共同迎来三地社会组织的繁荣发展。
案例分享:京津冀合作的实践
案例(1):天津睦邻本地化实践
2015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天津津南区、河北省保定市签订了三地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当时,天津津南区刚起步公益创投,希望北京支持,于是,由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牵头,委派北京市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给天津津南区支持。2015年底到2016年全年,北京西城睦邻对天津津南区进行项目督导。2016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区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天津市津南区注册成功。
两年来天津津南睦邻助力津南区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社工人才 ,打造了66个公益服务项目,培育了社区社会组织870个。
案例(2):众和创立京津冀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联盟
北京众和社会工作事务所是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社会工作机构,目前成为京津冀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联盟的北京市的发起方。其他的两个发起方分别是天津市和平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和河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则谦教授。联盟设轮值主席和秘书处来组织和运营联盟工作。
联盟建立分三个计划:一是京津冀首届督导培训班计划;二是京津冀社会工作人才高级实务培训班计划;三是建立京津冀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联盟各项机制;四是联盟成立重点关注10大课题。
案例(3):北京协作者建立京津冀联动平台
2017年11月7日北京协作者召开了京津冀支持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的座谈会。
北京昌平紫金家悦社区服务中心参加北京协作者京津冀联动平台,北京协作者11月份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了一个永真公益基金会城市儿童健康未来项目,紫金家悦就在昌平区平台发出去了,目前该项目在昌平区铺了很多个点,从效能来说,这个平台的结果是非常好。
石家庄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在北京协作者这个平台对接永真公益基金会项目,这个项目将对河北统一规划,德正单独申请,永真公益基金会将统一考察河北各机构,考察于2018年进行。
案例(4):丰台利智与企业合作之路
北京市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简称为“丰台利智”)的工作领域是对重度残疾青少年进行技能培训学习,提供社区生活,支持就业。
丰台利智已经与咨询行业龙头埃森哲合作在河北运行一个落地项目——“成功之技——京津冀地区成年心智障碍者就业支持项目”。本项目主要针对京津冀地区36名有就业需求的心智障碍者,本项目已经支持了保定仁爱家园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唐山思达康复中心和河北邢台宁晋黎明职能康复中心。
案例(5):益动燕赵基金会“落户北京”
益动燕赵公益基金(简称为“益动燕赵”)源于45位河北籍在外的公益同行于2016年7月发起,于无锡慈善基金会设立益动燕赵专项基金。2018年1月,益动燕赵公益基金在北京注册成功,机构以推动河北公益机构及公益人才发展为使命。
北京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办公室主任温庆云在2018年河北公益发展论坛上指出:“一支充满行动力和资源的公益队伍在集结,这支队伍将把河北的公益事业以及京津冀公益事业聚集在一起。北京市以后一定支持益动燕赵,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实现这样一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