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好了吗?有图为证!

       2013年1月,雾霾压城,触动每一个人的神经,居住在北京CBD的邹毅拿起手机拍下他的第一张北京雾霾照。此后五年间的每一天早晨,邹毅都会用手机对准自家窗外的北京电视台拍一张照片。从此,记录和判断北京的空气质量就多了一份真凭实据。

 

 

       2018年1月4日,《北京•一目了然》2017年年报首发在北京朝阳门鸿芷咖啡馆举行。邹毅的报告显示,2017年北京获得了238个达标天,年均PM2.5浓度值59.02微克/立方米,与北京市环保局1月3日公布的58微克/立方米高度吻合。

 

 

从“苦中作乐”到“有影响”

 

       一个点,五年, 1826张照片,用这种方式来记录、通过自媒体发布分享空气质量变化,邹毅的观察与坚守为北京的环境治理和城市变迁保存了珍贵而独特的视觉记忆。

 

        说起拍摄照片的初衷,邹毅说“纯属苦中作乐”:“在2013年1月初,连续出现了多天的雾霾天,让人心情很低落,当时也是因为对此有抱怨和埋怨,拿起手机拍了起来,发到了新浪微博,想一天天有个对比,拍了一个月又想月月有个对比,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能日日坚持拍并不容易,有网友质疑邹毅是不是用了PS,为此,邹毅除了每天一张照片,又加上了15秒的视频。拍了两年后,邹毅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有了影响,2015年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也用了邹毅的资料照片,这种“直观的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

 

从“有影响”如何做到“有价值”

 

 

    邹毅发布《北京•一目了然》2017年年报

 

        邹毅拍摄的照片,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1826多张,可在背后,他的拍摄多达50多万张。2015年,这些海量的照片让邹毅感到了困惑:自己这样拍下去有意义吗?空气质量并不会因为记录有任何变化。而自己的这样数据能否为北京的大气治理做些什么呢?

 

       在拍摄了大量照片后,邹毅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驱动,他四处奔走,与多家高校及科研团队碰撞,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能在大数据科研方面有所贡献,专家在了解了情况后说:有可能!但是起码需要5年的拍摄数据,这样就有可能基于此开发了一个图像识别技术,即利用拍摄的图片,就可以显示空气污染状况。

 

    “它是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邹毅指出,它不解决环境问题,它是通过信息科技为环境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要把每一部手机变成传感器,要让每一部手机成为监测点。”

 

看见则一目了然,看不见则一筹莫展

 

 

      

       持续的钻研与探索,让邹毅从一个市民成长为一名“公民科学家”。2017年4月,邹毅发起成立了“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这是一个专注于雾霾防治、环境研究的公益组织,以“众知、众智、众志、众治”为使命。目前,全职员工只有3、5个人,其余都是志愿者。

 

       利用图像识别PM2.5的手机APP将于今年3月面世,网友们只要在户外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实时测试PM2.5数值,而且一旦发现哪里PM2.5超标也可以通过APP实时举报给相关环保部门。邹毅说自己拍摄的照片是空气质量记录的1.0版本,那么这个APP可以算是2.0版本,将来还要研究出3.0版本,那时候就不仅仅为北京、为中国服务了,而是要为全人类服务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词条  北京  北京词条  
公益

 尚景田:残疾人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必须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他们和健全人一样,也有尊严和权利。他们有参与社会的渴求,有融入现实的愿望,他们同样也可以是社会物质和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