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香港的学前教育很完善 政府统一注册监管

香港的学前教育很完善

       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年幼的孩童,将孩童交给学前教育机构托管就成了很多在职父母不得已的选择。但现在社会上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众多,质量难免良莠不齐,让家长忧心不已。香港地区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幼儿教师资质的认证、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都有很多独到可供借鉴的地方。

 

政府统一注册监管

 

       香港的学前教育大致分为幼儿中心和幼稚园。幼儿中心是专为0-3岁婴幼儿开设,必须向社会福利署注册,主要提供幼儿照顾服务。

 

       社会福利署《幼儿服务条例》规定,对幼儿中心实施视察制度。社会福利署或教育局工作人员以及政府医生,可被委任为视察主任及中心医生,对幼儿中心进行监督。他们具备的监督权力包括出入幼儿中心查看、要求出示文件、带走相关文件作进一步查验等。社会福利署署长也可要求注册过的幼儿中心进行整改或停运。

 

       幼稚园与幼儿中心不同,主要面向3-6岁的儿童,要向教育局注册才可运营。但并非注册完就万事大吉,而需经历一年的“转正期”。这期间,香港卫生署督察及教育署督学会时常前往幼稚园巡视,只有运营情况达到各部门的规定才能发放正式注册证明。而对于未经注册擅自办学,或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幼稚园,督学会发出警告信,多次警告不改则交给警方处理。

 

       此外,根据《幼稚园素质评核手册》,教育局还会派出评核队伍到幼稚园核查各方面工作的效能,通过观看老师上课、观赏学生作品,以及与教职工、家长、学生等进行交流,形成综合的评鉴。评核队为幼稚园撰写的素质报告会上传到教育局网站,不论结果好坏,都要公开供市民查阅。对于评核结果不符合既定标准的幼稚园,校方要向教育局申请跟进视学,递交并公开改善计划,而教育局将在一定期限内再次派评核队伍进行考察。

       何文田循道卫理杨振幼儿学校的校长樊淑葵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幼稚园的运营,决定了幼稚园能否参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她拿出一沓厚厚的儿童学习记录册,表示每个学生每年都有一本,需要提供给教育局检查,记录内容除了学生基本资料、学年综合评估之外,还有老师每个月对学生详细的观察记录。

 

幼儿教师资质门槛高

 

       学前教育机构对工作人员都有严格的入职门槛。根据《幼儿服务条例》,曾经犯过某些罪行的人被禁止担任幼儿中心的幼儿托管人,比如有过谋杀、危险药品运输、虐待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在禁止人士之列的幼儿托管人也需要获得社会福利署发出的证明书,证明此人经核查确实符合资格。此外,社福署规定幼儿中心必须聘请已完成相关课程的员工。

       相比幼儿中心,幼稚园对员工的资质要求更高一些。“幼稚园教育证书”是香港全职幼儿教师踏入幼稚园工作的最低要求。但仅仅迈过入职门槛还不够。为了提升教职员工的专业水平,教育局前几年认可了一批香港高校幼儿教育相关的课程,并鼓励在职的教师和主管进行研修,获得学位或文凭。香港主要高校和部分进修院校的幼儿教育课程都在获认可之列,部分课程还标明是英文授课。

       按照教育局要求,从2009年起,所有新任幼稚园校长必须持有幼儿教育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学位,并且达到“合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否则,幼稚园难以通过政府的评估。

       除了给教职员工设置入行门槛,教育局也推出措施来提高幼稚园的综合办学素质。比如近年香港教育学院就获得了教育局的拨款,向香港56所幼稚园进行为期三年的“强化幼教校本课程计划”。他们安排了25个专业教授与导师组成顾问团,为幼稚园进行课程改革,改进教学理念,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家教会“无孔不入”

 

       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家教会已经在香港教育界发展多年,可以说在整个香港教育系统中“无孔不入”。

       在政府层面,香港教育局框架下有“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全港已有18个家长教师联会;在学校层面,几乎每间公立学校或由政府资助的学校都有家长教师会,简称家教会。

       家长们在家教会担任职务是要通过竞选的,幼稚园也不例外。以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张煊昌幼稚园为例,最近一届选举出来的家教会共有14人担任职务,其中包括“主席”在内的10人是家长,其余4人是老师。家长在这一组织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家教会的作用是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双方要时常开会,共同讨论学生教育事宜,为学生谋福利。同时,家教会也是家长们反映问题、维护权利的渠道。如果有家长对幼稚园有意见,可以通过家教会发声,甚至投诉。曾有网友评价香港的家教会有“威力”,因为家长们往往对幼稚园管理层的决策有重要影响。当政府需要推动新的教育政策时,也常常会通过家教会组织政策简介会,收集家长们的意见。

 

公众关心 法律约束

 

       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自然受到各方关注。

       2015年的一段视频引起了香港网友们的愤怒。视频中,香港幼稚园老师把书包随意扔到地上,让小朋友们自己捡起来,惹得网友们纷纷谴责视频中的老师“极度不尊重学生”、“带坏小朋友”,最终使幼稚园出面认错,并严厉处分了当事教师。可见香港对于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底线是比较高的。

       还有一些社会组织与保护儿童、防止虐待有关。比如香港防止虐待儿童会,1978年因10岁女童黎淑美被虐事件而成立,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之一。目前向公众提供的服务包括举报热线、评估虐儿危机、辅导治疗、预防培训等。

       在法律方面,香港地区有关保护儿童、防止虐待儿童的法律法规很完善,对幼稚园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例如幼稚园教师严禁严厉斥责小朋友,更不要说是体罚了。2007年,社福署颁布了《处理虐待儿童个案程序指引》,对虐待儿童的定义、评估、调查程序、保密原则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指引》指出,疏忽照顾儿童、忽视儿童需求,甚至是向小朋友传递“没有人要”、“没有人爱”的讯息,也已经属于精神虐待的范畴。同时,针对幼儿中心及幼稚园内出现虐待儿童的情形,《指引》强调首先关注儿童福利,“避免有关儿童不必要地重复描述受虐事件”,保护儿童隐私;其次是鼓励学校主动举报,并成立危机处理小组专门处理案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词条  香港  香港词条  监管  监管词条  完善  完善词条  统一  统一词条  
公益

 我国将研究建立扶贫县退出机制

昨天,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国务院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他说,今后将研究建立国家扶贫开发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