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中那些“失败”的事儿

       还记得2014年火爆全球的ALS冰桶挑战吗?

 

       ALS冰桶挑战赛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后,便可以邀请其他人参与。被邀请者要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否则就要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像冰桶挑战赛这样的公益活动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

       随着人们对公益了解的深入,公益所产生的效果也慢慢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了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有不少人逐渐地开始反思起公益中的“失败项目”。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公益中那些“失败”的事儿。

       在非洲的坦桑尼亚Matumburu村,一个小姑娘双脚撑着井壁,舀着浑浊的井水。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非洲农村,每户人家的的日均用水量只有40—50升(美国每户家庭每天用水量约700升),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非洲上万人死亡。

       为了确保非洲居民可以喝到洁净的饮用水,很多慈善组织都在为此努力。其中,Playpumps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点子,他们试图把儿童旋转游乐设施与地下水的抽取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就是,在缺水的社区中建立儿童旋转游乐设施,利用设施转动所产生的动力,带动水泵抽取地下水,从而解决当地居民长途取水的困难。

       看起来真是一个棒极了的主意。

       为了后续拥有可持续的资金,PlayPumps还设想把水箱的四面长期租给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商业机构,供他们张贴广告。

       1994年,PlayPumps的想法终于实现了,在南非农村地区,首次成功地安装了两台抽水机。

       2000年,这个项目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和欢迎,PlayPumps赢得了“世界银行发展市场”的比赛。 2005年底,南非已经建立了约700台抽水机。在2006年,美国国际开发署联合凯斯基金会投入了超过1600万美元来支持该项目在南部非洲的实施。这个活动瞬间火爆美国,甚至还打出了“100天100个抽水机”的宣传口号。

 

       可是,就在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时,问题出现了,许多非政府组织开始批评PlayPumps的过度建造。甚至到了2010年,开始有国际媒体报道,PlayPumps的项目只是受市场驱使而进行敛财的骗局。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和批判,原本的资金支持也随之流走。因此,迫于压力,PlayPumps的抽水机项目最终宣告失败。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风靡一时的公益项目瞬间烟消云散?

地理因素

       非洲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差、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在那里安装抽水机,即便是水箱周围贴满了广告也是几乎没有机会获得收入的,更何况现实中只有大约22%的广告牌有固定的广告,因此以水箱为载体的广告牌并没有带来PlayPump构想中的长期持续的收入。

科学因素

       据调查发现,PlayPump的儿童旋转设施构想过于夸张,因为要想达到联合国难民署规定的每人每天15L的抽水效果,儿童们每天至少在旋转设施上“玩耍”27个小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他因素

       由于PlayPump的供水设计问题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当地居民的打水过程更为辛苦、复杂。并且,由于维修成本较高,很多村庄坏掉的供水系统无人更换。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抽水式的儿童旋转设施并没有给非洲孩子带来乐趣,反而更像是一种利用免费儿童劳动力来换取水源的产品。

       假如现在PlayPump坐上时光机,回到二十世纪末,要怎么做,结局才会被重新书写。

 

       更加注重当地的实际境况,选择在充分的调研后,立足数据、量化目标,并且在项目实施之前,会做一个全方位的计算评估,并拟建好相应的配套策略,进行研究,或许这样才可能让结局重写。

 

       乡村公益人成长部落发起人张婷婷曾说,“面对错误是为了放下包袱更好向前。承认失败,可能会窘迫、会被人指责,但更有可能,令NGO和服务对象都变得更好!”

       2008年,一个面向贵州某地周边所有村,以培训提升妇女能力为目标,推进各村妇女小组建设,开展妇女健康、农技学习的村级项目开展了。其中,大部分的村子都响应积极,G村就是其中之一。

       G村坐落在贵州山区,据数据统计,全村92户437人,都是苗族,唐姓,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节日多,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分大寨和新寨两个自然村。

       妇女项目实施后,,两个寨子成立了各自的妇女小组,其中,新寨妇女被选为G村的妇女带头人,整个组建和活动推进的都很顺利。不仅丰富了妇女的业余生活还增加了妇女的自身技能,一起举办三八妇女节活动、成立刺绣小组等等。

   

        活动后期由于场地的限制,妇女带头人跟妇女们商量后,向机构提交了在新寨修建场地的申请。最终,在机构支持以及妇女集资双方的努力下, 村妇女活动中心建成了。

 

       可建成后,两个寨子的关系没有日趋融洽,反而妇女间的集体活动越来越少。

       原来,大寨的妇女们心里不平衡了,觉得虽然自己出钱了,但是自己的寨子还是没有活动室。

       尽管大家知道活动室是以村名义申请的,全村妇女共用,但实际上大寨的妇女都不去,还是新寨在管理和使用新活动室。

 

       那么为什么原本是一件喜事,最终,却造成这般惨状?不仅让她们原本融洽的关系瞬间化为乌有,甚至连整个妇女健康学习的活动也全部被叫停。

       盲目追求项目进度

       机构负责人为了赶项目进度,没有深入了解妇女们讨论的具体情况,在没有准确判断讨论质量如何、参加讨论的妇女都有谁、能否代表所有妇女、参与的过程是如何决策、所有在场人员是否都表达了意见、是否达成了真正的共识的情况下,就直接批准妇女带头人的申请。

       缺乏良好工作态度

       项目开展时,活动场地的限制一直存在,而对于村委的反应,包括不能随意使用村委场地等,据机构负责人描述,他们都没有采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而是采取了回避、放任自流的态度,交给妇女们自己去处理。

忽略项目中的人性

       人和社区组织的发展才是衡量社区成效的关键。缺乏以人为本、参与式赋能的理念思想,导致其只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性因素,导致最终矛盾的产生。

如果时间可以逆转,或许这样做有可能迈向成功。

 

       在妇女带头人提交申请的时候,针对妇女讨论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可采取逐家拜访的方式,真正了解每个参与妇女的态度。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项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注重保护每个妇女的权利,不急于求成,主动走进多元主体,了解别人需求,进而找到共同点。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公益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

       在互联网媒体的传播下,大众与公益之间没有了阻碍,这样虽然有益于好项目的传播,但因为有千万双眼睛监视一般的关注,所以,一个项目要是做错一丝一毫,就会被舆论所吞没。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曾说,公益慈善领域要宽容失败,允许试错。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修正、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不能试错,不敢试错,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么将意味着,中国的公益只能原地踏步,作茧自缚,被并不专业甚至完全错误的舆论意见推着走。

       但是,盲目地试错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可怕的赌徒。试错不是明知道错还要去试,而是一套创新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解决方案,是需要在实践中去证实和探索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开拓出一条路。

       试错机制更需要科学化,知道公益项目的效果不好,却不知道如何去反思错误、改进方案,这样是不行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有在试错过后,及时地纠正错误、不断完善出更好的项目,才算是不枉“失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中那些“失败”的事儿  事儿  事儿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失败  失败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公益

 让女性每一天都获得公正平等

 3月8日,又一个“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前任总领事、现任“半边天基金会”执行主任艾琳女士用她在中国整整12年的职业和生活经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