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旗上路
5月11日晨,四川省龙门山小鱼洞镇,七点半营地开饭。
露餐自取和徒步前的拉伸紧锣密鼓,来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玄奘之路老友队、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脚里学院、戈友基金会理事励行队、善行者队等十支队伍等十余所院校及公益机构至此完成第五组队旗交接,队员们踏上了“玄奘之路·善行者龙门山断裂带纪念穿越”的最后一段。
作为国内目前距离最远的公益徒步活动,“玄奘之路·善行者龙门山断裂带纪念穿越”于4月30日在青川县东河口出发,途径北川、绵阳、都江堰等5·12大地震重灾区,于5月12日抵达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参加公祭仪式。
徒步队员分5组接力完成这段路程并发起慈善募捐,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支持震后地区学校的安全教育、校长培训及教师培训。项目由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发起。
十年前的5月12日,让“汶川”这个地名人尽皆知,然而贯穿多处重灾城镇的龙门山断裂带却少有人提起。十年前的地震缘起于龙门山的断裂,重灾遗址也由断裂带依次串联。
徒步穿越龙门山断裂带,这件事前无古人。
用行走见证过去这十年
如何纪念一场灾难,有人选择鲜花和诗,有人在行走里记录和看见。
项目最初的设想由戈友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前央视著名经济节目主持人曲向东于去年11月份提出,“想要做成一个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徒步穿越活动,不只是沿途的所闻所见,徒步穿越本身也是行为艺术。”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戈友公益基金会同仁的热烈响应。
基金会副秘书长黄毅负责设计这样一条贯穿地震重灾区的徒步之路,对户外运动熟门熟路的他依旧感慨路线设计困难重重。先是把地震重灾区用钉子一个个扎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再请教山里的农户们路究竟在哪里。黄毅讲笑道,“不少农户听说我们要翻山越岭都摇摇头‘你们这些瓜娃子(当地话傻瓜的意思),有车开非要去走路’”,但每当他交代了徒步的意图,一路上听到最多的还是“了不起”的肯定。
路线最终定下来,12天,204.9公里,徒步穿越大地的疤痕,也一路缅怀灾难中逝去的人们。
每天近20公里的徒步涉及大量爬升,林地翻山甚是艰难,遇上路滑队员甚至要一天摔上七八跤,有人把登山靴穿烂掉。然而每当行至村庄落户扎营,大家忘不了掏出手机展开筹款,他们的目标是筹得512万,用于支持和推动震后地区生命安全教育、乡村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看到我们一身户外打扮穿山越岭走在路上,很多乡民觉得新奇有趣。当我们说道这是为纪念大地震的行走,即使最闭塞地方的人也都会竖起大拇指,和我们说起那场地震”。戈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程雯认为这一路不只是看见和见证,也是发现问题。这场行走传达的是”醒觉人生,主动生活“的态度,这也是戈友公益基金会和戈友们共同倡导的。
戈友们最初的公益参与可以回溯到十年前,戈友公益基金会以512三个数字和绽放的花朵元素设计的logo讲述着和汶川地震丝丝缕缕的关联。
△龙门山穿越活动奖牌
企业家们的公益行动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缘起于汶川地震之后的第三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汶川地震后一周,是原定第三届戈壁挑战赛的日子。戈壁挑战赛是在华语商学院的EMBA 学员群体中开展的一场体验式文化赛事,集结了华语圈众多商业精英。
地震突发而至,挑战赛参赛院校一时不知比赛是否要继续。程雯回忆到:“当时几个领队表示,我们这个行动是让人坚持,让人有力量,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我们的行动给灾区人民加油”。最后,戈三以赈灾义赛的形式举行,队员一边行走一边筹款,募集312130元善款支援灾区。随后戈友们自发设立”玄奘之路志愿救援队“,接受地震救援、红十字急救培训等一些列的救援培训,并于地震发生三个月后深入灾区围绕灾后营救提供帮助。
△2008年8月,玄奘之路志愿救援队进入灾区
2010年,戈友公益基金会发起理事、脚里学院理事长、前上海季风书园总经理于淼和上海交大戈友们推动设立了“玄奘之路志愿支教队”。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平丰村脚里村民组的一所小学校脚里小学开始了支援乡村教育的工作。 “好校长成长计划”、“柏格理小道”等一系列支持乡村教育的项目相继设立,并创办了以脚里小学命名的“脚里学院”,陪伴和支持乡村教育家共同成长。
2011 年9 月21 日,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设立为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发起理事、理事和监事21 位,来自8 所戈壁挑战赛参赛院校。
“与时代、与大地建立起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意义的关联,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戈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程雯说,“我们的基金会源于汶川地震,十年过去了,我们对那里一直有一份惦念,想要去看看那片土地以及那里的人们。”人总是容易忘记,但有些事情需要永远被记住。
此次活动参与者有八十余人,涵盖了从“戈一“到”戈十三“每一届商学院挑战赛的戈友。他们代表着60余所华语商学院的商业精英人士对”三川“地区的关注。十年后的故地走访让当年的救援队成员感慨万千。曲向东讲述十年前汉旺镇受灾后的满目疮痍,十年过后,地震残骸以遗址的方式被保存,人们的生活已然看不到地震的痕迹。
”灾难过去了,但人不能忘掉,我们的行动就是提醒人们“,此次徒步募捐行动除了达到筹款目标,大家也期待以此进行社会倡导。”让参与募捐的人产生深度认同,也希望给看到此次活动的人们带来印象“。
天灾难避,有些改变却在人为
5月6日,第二组穿越刚刚结束,队员们便拜访了十年前创造奇迹的桑枣中学。因校长叶志平平日对疏散演练的严格要求,地震发生时,全校两千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伤亡。
△队员拜访桑枣中学
2017年戈友公益基金会将“玄奘之路志愿救援队”升级为“中国安全官计划”,正是以叶校长作为榜样。从安全角度出发,在更广大的地区发现、培育更多像桑枣中学前校长叶志平一样,高度专业和敬业的校长和老师,将生命安全视为最高价值,将安全教师看作学校最重要的常规工作。
此次徒步所筹善款将亦将全数用于震区学校的安全教育、校长培训及教师培训,大致可以用“3个100”涵盖:面向100所学校的学生(超过4万名),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其次,面向震后地区的乡村,遴选100位好校长,推荐参与 “好校长成长计划”;第三,面向震后地区的乡村,遴选100位乡村教师,参与 “乡村教师培训计划”。
5月11日晚,距离徒步终点一山之隔,队员们结束一天的徒步,夜话沿途所见所思,也细数中国公益这十年。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成了十几亿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很多人第一次进行公益捐款,很多的慈善公益组织从此诞生,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被瞬间惊醒。2008年也因此被称作“公益元年”。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表示,5·12大地震促使中国扶贫基金会从相对业余地参与救灾,转向救灾专业化、深入化。“参与5·12地震、雅安地震、玉树地震等一场一场的地震救灾,我们认为救灾不光需要资金,需要物资,还需要让更多人变的更专业。”
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细数十年间公益行业变化,十年前的地震暴露出公民的自发公益参与缺乏载体,地震发生,南都基金会启动1000万紧急救助资金支持民间公益,大量公益组织以此为契机成长。
戈友竹智慧分享了十年间以企业身份参与公益面临的难处:“短效公益弊处甚多,切忌不可带有作秀心态”,她认为企业管理机制在公益领域亦有参考价值,可持续的公益发展需要平等的慈善而非单方面的给予。
5月12日,50多名队员们踏上“玄奘之路·善行者龙门山断裂带纪念穿越”终点 - 映秀镇漩口中学,队员分立两行,手持鲜花,面向遗址默哀一分钟、三鞠躬。
随着公祭仪式结束,历时12天、徒步穿越204.9公里、近60万人参与捐款的“玄奘之路·善行者龙门山断裂带纪念穿越”活动正式落幕。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队员们一一道别,扛起半个月来重重的行囊赶回各自的城市,接下来他们要把徒步延续到更远的地方。
龙门山纪念穿越活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首倡发起,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第十三届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组委会联合主办,既为纪念5·12地震十周年,也为四川、青海及云贵数省震区的乡村教育募集善款,所有队员费用自理。截止5月13日18:00整,各支队伍共筹得善款计2119687.49元,在腾讯公益平台和淘宝公益平台上共有599232人次参与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