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多人,越热爱中国公益和扶贫,就越怕黑土麦田失败。即使黑土麦田出了再多的问题,很多人依然下意识地相信这只是探索道路中的阵痛,宁愿相信是有人嫉贤妒能的诋毁,怎么样都希望再给秦玥飞一次 “成长” 的机会。
我看到很心疼,却也很理解 —— 在人们眼中,黑土麦田和秦玥飞象征着中国扶贫公益的希望。
不得不说,黑土麦田算是中国公益圈的宠儿了:
在政策方面,项目本身响应了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
在宣传方面,由于创始人秦玥飞本身“耶鲁村官”“感动中国人物”的传奇性,全国人民都有机会了解并认可他和这个组织;
在人才方面,海内外名校毕业生争相报名成为“乡村创客”,一举突破了公益圈因为薪资低而招不到人才的困境;
在募资方面,国内各大基金会和投资界大佬纷纷捐款支持:仅2017年,朝阳行动乡村服务创新中心(黑土麦田项目的注册实体)就收入1201.25 万元的资金。[1]
截图自财新网报道
……
综上,相比国内其他公益项目,黑土麦田实在坐拥天时地利人和。
人们开始担心:如果一个组织,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却还失败得一塌糊涂,那其他不具备那么多优势条件的公益组织,是不是会更糟糕、更难成功?中国公益圈该有多么混乱?其他的公益组织还有出路吗?……
人们更担心:黑麦的失败会不会打击中国公益好不容易开启的上升势头?会不会打击人才进入公益圈的积极性?以后还会有专业、认真做实事的人吗?……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算黑麦失败了,也只是一个普通公益组织的失败,或者说一种模式探索的失败,和中国公益本身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和其他公益组织的成败没有太大关系,和其他人会不会认真做公益更没什么关系。
黑麦的影响力被放大只是一种曝光效应。因为媒体一直报道,所以公众对它的了解比较多;宣传做得好,不能代表这个组织在公益和扶贫领域比别的组织优秀。
就好像,一部 “爆款” 电视剧的收视率高,并不一定就代表它比其他不火的电视剧质量更高,也不一定就代表其中的演员演技更好,更不能代表整个影视剧领域的水平。
重点是,如何利用这个公众关注的契机,去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公益机构的运作,理解公益项目成败的缘由。
笔者认为,黑麦失败的根源在于:外界觉得黑土麦田资质好、资源多,黑麦也自以为如此,飘飘然而不知自身能力界限在哪,于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看起来合理、但难度巨大、其实不太可能成功的模式。
同时,又因为资源来得太容易,所以黑麦也没好好珍惜。比如对待创客,有一种 “缺了你们黑麦照样牛逼” 的倨傲,以致 2017-2019 届创客大量离职,从一年前的48人变成现在的6人 ……
在下文中,笔者将具体分析黑麦的模式,评价它最新的“改革”,并给出自己的解决建议。
黑麦的模式是招募、培训并管理创客,让创客在各个贫困村带动村民创业,形成产业,赋能村民,并带动村民收入的提高。
在运营方面,这个模式有三个关键点:创客、培训和管理。
为什么说黑土麦田的模式是个 “hard 模式”?
因为这个模式要成功,对于以上三个关键点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
01:
首先是创客 —— 创客既是黑麦的员工,又是单个扶贫项目的创业者。
创客的创业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成败。然而,虽然招募来的创客都是名校毕业生,非常优秀,但问题是:名校毕业生的优秀尚未达到可以在农村创业成功的程度。
为什么达不到?因为他们基本不懂创业,也不懂扶贫,没有和当地群众打交道的经验,也没有其他领域可以嫁接的工作经验。而一个“创业+扶贫”项目的成功,任何一方面的缺乏都是致命的。
创业本来就难。如果一个创业项目,需要加入扶贫的因素,那只会比的普通创业更加困难。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创客必须将很多贫困村民纳入团队。普通的创业,创业者可以挑选精英的团队成员,成员们通常已经具备一定能力,做到各司其职。而在扶贫创业中,贫困村民可能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那么,培训村民就成了关键。
暂且不说刚毕业的大学生会不会培训村民;就说,在一个农村合作社的组织架构中,村民不是员工,而是共同经营者,如果管理者不是能力出众、令人信服,那么村民们对于这样一个合作社和培训的态度,是不确定的。
我们不妨玩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假设自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客,来到某贫困村,想发展一个茶叶的产业。
为了简单易行,我们假设当地自然环境好,已有几十年茶叶种植基础,茶叶质量不错,但是价格偏低,且缺乏销路。
那创客的任务(所需的能力)可能包括:
● 动员尽可能多的茶农 & 其他村民,加入茶叶合作社,制定出资、分红机制,并向社员解释清楚这一套机制(强大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理解村民的想法逻辑和需求,并能听懂方言);
● 向政府争取更多支持(政府沟通能力);
● 对接有生产资质认证的茶叶加工厂(企业运营能力);
● 监管茶叶的种植,预先确定茶叶收购标准,确保茶农能严格执行(茶叶的专业知识,企业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沟通能力);
● 通过建立财务模型,计算成本收益,预估风险等(财务能力);
● 对茶叶产量有精准预估,提前寻找、对接茶叶的销售渠道(市场营销);
● 搞定茶叶包装盒的设计、生产,对接设计师和加工厂(企业运营);
● 在收茶季节,做好组织收购、筛选、称量、数据登记、储存等工作(茶叶专业知识和企业运营能力);
● 运输鲜茶到加工厂进行炒制、包装,全程监督,以免发生生产事故(管理能力);
●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对产品进行宣传、销售(营销推广能力);
● 订单发货、物流运输(运营能力);
● 款项结算,整理账目,根据收茶时的数据登记给社员分红(财务能力);
● 从长期来看,要建立茶叶生产加工流水线,申请QS认证,申请 “有机” 认证,打造品牌(更强大的管理能力)。
……
上述每一个任务都毫不轻松,要取得项目成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但即使做好了以上每一条,也不能保证这个项目是盈利的,因为各种风险的存在,可能会挤压利润。
加之,在这样的模式中,黑麦给每个项目只派遣了 2-3名创客 —— 这两三个人要做上面所有的事!!
对于创客们来说,要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任务,要面对村里艰苦的生活条件,要面对无所作为的黑麦管理层,内心必须很强大。
因此,要想成功,这个模式对于创客的品格、资质和能力要求极其高。在现行模式下,上述 “创业+扶贫”的项目,几乎不可能成功 —— 但这不是创客们的错,而是模式的问题。
然而,创客并不是这个模式的死结,因为名校毕业,至少证明学习能力强,有潜力,也可能创业成功。美国各大名校都有专门孵化学生创业的项目,其中成功案例也有很多。
02:
如何发挥创客的潜力呢?那就要说到第二个关键点:培训,特别高质量的培训。
黑麦需要提供并保障极其强大的培训体系,针对上述 “创业+扶贫” 的要点难点,对创客们进行 “系统化、专业化、持续性的高质量培训”,并且对于项目遇到的具体困难,提供帮助和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培训的意义不仅是公司对于员工的职业培训,更重要的是,专业孵化器对于内部创业公司的培训。
针对黑麦的项目,笔者认为黑麦这个 “孵化器”,一方面,需要提供对于创客的能力和技能培训,包括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处理村里人际关系能力、领导力、政府公关能力、企业运营能力、项目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财务能力、营销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培训员工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组建不同领域的导师团队,对项目进行跟进和反馈,促进产品优化和企业运营。
如果没有上述培训,创客们的合作社容易在一个环节陷入困境,因而无法推动项目进行 —— 或者,全靠创客自学和摸索。
但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培训体系也很难,所以,这是模式的第二个难点。
据了解,黑土麦田为期一个月的职前培训,只是在创客下村之前请过一些嘉宾浅尝辄止地上课,或者去一些农场、企业等场所参观。如此效果,距离培训出 “优秀创客” 的高要求,恐怕弗如远甚。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矛盾点:这种强大的培训体系极其耗费金钱和资源,而创客们只服务两年,从组织的角度而言,这种培训的投入并不一定 “划算”;但如果没有这种强度和深度的培训,创客们很难具备“产业扶贫” 所需的能力,也就很难达到黑麦所追求的目标。
03:
第三个模式关键点:管理 —— 最重要的,也是黑麦最缺乏的。
这个项目要取得成功,管理者必须得满足以下条件:
● 理解创客的重要性,关怀创客,调动创客积极性(至少定时定额发工资);
● 信任创客,不受挑拨,有看清事情真相的能力;
● 有魄力承担责任,为创客和黑麦抵御外界压力和质疑;
● 积极与前线创客沟通,鼓励勇敢尝试新的方法,并建立经验和教训的反馈渠道;
● 利用自身影响力,调动各方资源,为创客创业成功提供需要的帮助。
如果创客无法获得完成项目必需的资源,而同时被要求在时限内完成任务时,积极性是很容易被打击的。
管理层可以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比如减低创客在前线的创业压力,比如通过集中资源来降低每个合作社运营成本,建立统一的销售平台、对接质量认证、物流运输等等。
● 有组织管理能力,知道如何处理内部冲突,如何协调各部门,防止内耗。
● 听取员工的宝贵意见,对黑麦组织本身进行不断改革。
● 自身对于 “扶贫” 和 “产业” 这两个任务的交集和冲突点,要有清晰的认识。
……
创客、培训、管理,以上三个要求都是黑土麦田可能成功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而黑土麦田目前的项目失利,源于这三个条件的全线崩塌 —— 刚毕业的学生不太可能具备很强的 “扶贫+ 创业” 能力,机构基本没有提供很靠谱的培训,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堪忧。
其中,尤以管理水平低最为致命,因为管理混乱是任何组织失败的根源。
黑土麦田的管理者秦玥飞,本身是偶像,可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定位应该是 “养成系偶像”,而非 “成熟偶像”。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养成系偶像” 可以承认自己一开始能力不强,所以在观众的注视和反馈下,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获得认可;但 “成熟偶像” 则已经觉得自己能力超群,出场就能带来惊艳的表演,从不让观众失望,因此观众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而秦玥飞,管理经验不足,遇到一点挫折困难,就忽视和隐瞒,不接受前线创客的反馈和意见,不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导致最后问题越积越多。
特别是,创客更多是抱着理想情怀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来加入这个公益事业、服务乡村,因此,管理者和创客的沟通失当,更容易导致创客的精神目标崩塌,继而引发项目失败 —— 2017 - 2019届创客数量从48人减少到6人,流失率高达87.5%。
还有一个关于管理失败的例子:2014、2015年,黑土麦田初创之际,在民政部的年检结果还是“合格”,到了2016年,审计结果从“合格”降级到“基本合格”;2017年募资收入1201.25万元,秦玥飞居然声称 “资源匮乏”,请不起专业会计,财务一团乱麻,明明有各个基金会的审计报告在手,却至今未能公布。
截图自秦玥飞的声明
管理的失败是因为失去 “初心” 还是能力不足?抑或两者都是?这个答案,读者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次 “黑土麦田事件” 中各方的文章,特别是品一品秦玥飞自己的声明,得出自己的判断。
只是,笔者想问一句:就因为做的是公益,浪费的是公众的钱,管理层就可以 “不专业”,做错了事就可以不被追责吗?
当然,黑土麦田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于是实施了 “转型升级”。但在看了改革方案后,笔者认为:“这也是个注定会失败的改革。”
黑麦改革的内容有几个重点:
● 以村为单位的扶贫,转换成以项目为导向;且不限制项目参与人数,可以自己找项目合伙人。
● 创客的服务时长延长为两年四个月。
● 把创客的招募范围扩展到返乡青年和退伍军人。
● 在三个月内,创客们需要完成产业扶贫的调研与筹备,并参加路演。如果项目不能通过路演,创客们会被淘汰。
……
这次改革会不会成功,判断的要点,就是看这些措施:
● 是否有助于提升创客的能力达到前文所述的要求?
返乡青年和退伍军人,自身有很多优势:返乡青年对当地情况相对了解,而退伍军人品质坚毅,执行力强。不过,我们还是要以 “扶贫 +创业” 的专业维度来看待人才的适配度,是不是合适组队?是不是合适做这件事?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人员组成进行判断。
● 是否有助于黑麦增强自己的培训体系?
答案应该是没有,培训方面没有得到任何加强。
● 是否有助于黑麦建立强大的管理层?
答案仍然是没有,因为管理团队毫无变化,依旧很不专业。就秦玥飞第二篇声明中提出的自省,笔者感到困惑:诸如 “没有和团队好好沟通” “没有形成组织凝聚力” 等问题,是每个公司管理层从创业最初就应该努力避免的吧?这难道也是需要经历重大挫折、花费上千万元投资买来的教训?……
问题分析了很多,接下来笔者谈一下自己认为对于黑麦来说、比较可行的两个改革方向。两者的区别在于创客是不是服务时间只有两年左右。
第一种,如果创客服务时间依旧是两年左右,那就应该采用企业模式。即,创客不再作为创业者的身份,而是以咨询师或者员工的角色,出现在合作社中,承担单一职能的角色,比如市场营销。这样,对于创客的要求就低了很多,工作效率也能相对提高,对于培训的压力也小了,而且离职替换也方便。
这种情况之下,创业主体应该是当地有潜力的企业,他们有实力,并且愿意长期植根当地经营产业。之前黑麦的模式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人员流动:有哪一个专业的、成功的、可持续的创业项目,每两年换一批创业者?
第二种,如果创客服务时间延长到五到十年,并且创客可以占项目股份分红,那就是企业家模式。这时候,黑麦就应该差不多是个专业的社会创新孵化器,可以花大量的资源去长期培养有潜力的创客,真正做成产业。
而这两种方案的必要条件,就是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更换专业的管理层,否则怎么转型改革都没用。
希望以 “授人以渔” 的方式扶贫,准则是 “把社会问题当做市场机遇,并遵循市场规律去运营,底线是不因为自己的公益性质而牺牲运营的专业性”。
最简单的,评估一个声称以 “造血” 的形式扶贫的项目,就用衡量一个公司运营的标准去看,考虑加上政策扶持等优势因素,看它可不可能生存下来。
但是也不必灰心,以产业的模式在乡村里扶贫,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是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并非不可实现 —— 这些社会企业既能提高农民的技能和收入,本身又能营利。
等下次有空了来写一个例子。
[1] 数据引用自财新网报道《明星公益人信誉风波未平 99公益日以何为重》,原文链接:
http://china.caixin.com/2018-08-29/10131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