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1日,第四届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在深圳举办,这一届社企论坛最显著的变化是,人们不再讨论社会企业的定义,即怎样的机构应当被视为社会企业的问题。
在过往几届社企论坛上,关于社企定义的争论一直是论坛的主要看点,第三届于北京举行社企论坛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在“中国社会企业认证之路”的分论坛上,台上4位专家3位明确反对论坛执委会主席徐永光关于摩拜是社会企业的观点。其中有争论,有思辨,让人感到一种明显的张力。
但在今年,这种张力似乎消失了。关于社企定义的问题几乎无人讨论,即便有学者偶尔提及,也没有什么人附和。一位连续跟踪社企论坛的媒体同行说,以往,嘉宾上台时要先说明一下,我为什么是个社会企业,但在今年,这种感觉就变成了:我认为我是一个社会企业,主持人也认为我是一个社会企业,所以我毫无疑问是一个社会企业。
举个例子,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水滴筹)今年摘得两项社企大奖,一个是“年度社会企业奖”,一个是“医疗及大健康奖”,若是在去年,估计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一个纯商业公司怎么就是社企了?如何确保其社会目标不漂移?但在今年,相关的质疑声音几乎听不到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不是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比较大的可能是因为此前的讨论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讨论不下去了。
讨论不下去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之前的讨论过于集中在概念、理论层面。有些人认为,既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理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保证这个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体量大,难度高,所以就别设什么条条框框了,应该让他们自由地到市场上竞争,优胜劣汰。
这个问题后来演变成了理论之争、主义之争。康晓光炮轰徐永光的“两光之争”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那之后,业界关于公益与商业的关系的讨论迅速降温——既然康晓光手撕徐永光也撕不出什么结果,大家也就懒得去吵了。
其二,是因为继续就社企的概念吵下去,对行业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自2008年之后,一个基于民间的、旨在推动社会向善的行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这个行业有多个法人主体,有公司、基金会、“民非”、慈善组织,还包括一些社会团体,我们姑且地将之称为“公益行业”,事实上这个行业内部严重缺乏认同感,他们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法,但有一个共同的痛点:缺乏足够的资本。
业界流传着一句话:基金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基金。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基金会怎么能没有基金呢?但事实上就是这样,不少知名基金会并没有自己的钱,而需要每年都很努力地筹款,如果有哪一家大额资助方说明年不捐了,这个基金会的业务基本就得砍掉一大块。
在很多人看来,目前资本是制约公益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要讨论社企的制度安排,首先要讨论这个安排是否有利于资本的形成。
资本如何形成呢?一是靠原始积累;二是靠外部输血。原始积累需要有允许资本积累的制度安排,所以他们反对在社企分红的问题上设限;外部输血需要对有意愿注入的资本表现出友好的姿态,所以他们积极引导主流的商业公司入局。
目前,大多数从业者默认,这样的局面对自身发展有利。
如今社企行业的情况有点像改革开放头十年的经济形势。那时候,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资本,所有的制度安排都冲着有利于资本形成的方向发展,比如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灰色地带的存在,甚至一定程度上促成贫富分化。但到近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变成了“消费”,这时候贫富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了,穷人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卖不出去,所以,我们要搞精准扶贫,重倡共同富裕。
我想,社会企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社会目标如何不漂移”等核心问题,等到社会企业的消费市场形成时,等到消费者的价值诉求真正形成市场压力时,一定会被重新提出来。
形势发展得很快,我想我们不用再等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