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7日至28日,“纪念5·12十周年:铭记 同行 重生”研讨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来自政府、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共议民间救灾事业发展,他们中大多数人经历过10年前的汶川地震。该活动系灾后社区重建行动学习网络举办,南都公益基金会参与资助。
期间,南都基金会项目官员赴北川参会,并撰写现场观察系列文章,此文为第一篇,讲述“重生的故事”。
这场名为“研讨会”的活动,伴随着不少泪水,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回顾10年前令人胆寒的一幕幕。
“锯腿硬汉”刘刚均 (右二)
53岁的刘刚均被称为“锯腿硬汉”。在“唤醒心内的猛虎——灾难中的创伤与重生”环节,他再次回顾了地震中的一幕:右腿被塌方的巨石压住近30个小时后,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他让亲属用钢钎、水果刀斩断被巨石压住的小腿,并指挥他们为自己止血、包扎,最终获救。他不承认自己是媒体说的“英雄”,尤其不能释怀的是,读高中的儿子在地震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当天,不止一个当事人讲述了当年地震中的遭遇。刘刚均感叹:“我们的幸福是一样的,不幸则各不相同。”
地震后,参加完奥运火炬传递仪式的刘刚均回到板房区,拖着疲惫身躯的他回归日常生活,“不想活,想死,觉得没意思”。然而也就在板房区,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职业:社工。
这10年过得很艰难,是社工这个职业帮助他迈过心理上的坎。他加入了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在社工的陪伴和支持下,他真正意识到“心理创伤是有办法治愈的,专业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度过难关。”
刘刚均其实不愿意谈及过往,尤其不愿意对媒体讲这些。然而在灾后重建行动学习网络的会议上,在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和熟悉的议题组成的场域中,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安心的氛围,因而可以毫不避讳地谈及过往,当然,他也浓墨重彩地谈到了如今的工作角色——正在成为一名专业的社工。
林福美 汶川村民
另一位灾区群众代表、羌族妇女林福美是汶川人,地震前她开着一个小小的麻将馆,家里种了4亩多地,还养了两头大肥猪,每年卖了换钱。地震让她与外出的丈夫失去了联系,夫妻俩一度以为对方没能在地震中幸免。当辗转数百公里,一家四口在成都相遇时,失而复得的巨大幸福与连日来的悲伤病痛交织在一起,两人抱头痛哭。
真正让林福美一家度过灾难的,是她参与的“映秀母亲”刺绣项目。该项目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学专业负责人、博导古学斌等人带领的社工团队设计和发起。林福美所在的村庄后来又经历了一次泥石流,房屋再次被摧毁,然而,刺绣改变了她的命运。如今,她已是羌绣传承人,学会了讲流利的普通话,所获荣誉无数,家中奖状足有厚厚的一沓。
对于林福美来说,“社工”这个曾经的陌生词汇,如今已铭刻肺腑。同样,这也是本次研讨会上的高频词汇。它意味着陪伴与服务,也意味着专业的手段与方法,对于网络成员们来说,它是彼此联系的身份纽带,一个寄托归属感的所在。
汶川地震的眼泪穿透了10年,仍未干透,也不会干透,它已不会成为阻碍人们继续生活下去,反而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恰是南都基金会提倡“正面灾害观”的应有之义:即“面对灾难,激发个人与社区的内生力量,重燃希望,重立生命方针,化害为利,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美好、有爱家园”。
人们来到北川,讲述这些往事,并非刻意引起悲伤,而是以此为一段生命的新起点,讲述自己的“重生”,比如刘刚均,如今终于迈过了儿子离去这道坎,有了新的生活。悲伤犹在,但活着还有希望。
因着公益与社工事业,这些“重生故事”的幸福虽然相似,但每个人的讲述又有不同的感染力。
程玉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苦就是苦。若苦难遇到了爱,会化为幸福;若苦难遇到愤恨,就是地狱。”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程玉颤声总结,“所幸,我们见证了当苦难遇到爱时,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