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益桥生长,王赛迭代:搭建全球华人青年公共服务社会创新平台

 

撰文 | 韩兆阳

编辑 | 张火鸟

 

       说起跨界人才之于公益行业的价值,王赛看着窗外的亮马河说:“就像往水里扔了一块石头,波纹就开始扩散。”

 

       四年前,“罗德学者”王赛获得牛津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推迟入读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到中国出任“美丽中国”云南保山项目主管,一年后又创办社会创新机构“益桥中国”(以下简称“益桥”),致力于把优秀人才和跨界资源带入中国公益行业。2017年,他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有人将王赛称为“中国公益破壁者”。现在,扎根中国本土公益的基础上,王赛想做更大的事情:搭建一个全球华人青年公共服务社会创新平台,展现中国文化和世界公民精神。

“One Bridge”

       最近一年,王赛去了很多地方,到以色列参加福布斯论坛,在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作了两周分享,赴德国、菲律宾等国交流学习社会创新、社会创业,随北大光华“益行者”项目同学去台湾参访慈济的志愿者管理方法。

 

 

       走访国外创新公益项目让王赛看到了解决国内公益需求的诸多可能性。与此同时,王赛想到利用国际化平台把公益众筹、企业CSR管理、“99公益日”等优质中国公益经验分享出去。服务“中国公益出海”,这是未来益桥平台的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四月,王赛受邀在哈佛、宾大、哥大等世界名校演讲交流,见到了许多兼具人文素养和公共意识的华人学生。在史瓦兹摩尔学院交流时,20多个中国留学生积极提问,得知他们迫切想参与中国公益但又不想走传统道路,王赛很惊喜。

 

       王赛设想,益桥未来将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建立海外基地,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益。同时,益桥也计划在海外华人青年的公益实践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寻根”等项目,帮助他们与中国有更多连接。

 

       王赛九岁随父母从山西移居加拿大,近几年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公益创新。“我处在这样的中国公益土壤,现在成长起来了,我永远属于它的一部分。”王赛说。

 

     “如果给未来的益桥起个英文名,我觉得可能会是类似‘One Bridge’这样的一个名字。”在“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很多人也将之译为“One Belt One Road”)发展背景下,王赛期待通过“益桥”全球化平台的铺设,借助跨界、跨文化的人才优势,向海外深度传播中国文化,破除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并促进中国公益文化发展。王赛设想未来通过益桥或政府建立的一些合作平台,中国年轻人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一两年公益,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跨文化”将是益桥国际化平台的重要特质。未来,王赛希望打造多元化的平台社群,让跨界人才在各个公益细分领域引发涟漪效应,使益桥真正成为其合伙人黄梦思口中的“超级连接点”。王赛认为这也有助于破解中国公益圈的封闭难题。

 

       今年4月的宾大中美论坛上,真爱梦想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和王赛探讨过如何将优秀海外留学生引回中国公益行业。眼下,双方合作的教育公益人才培养项目即将落地,这些公益人才将被派往基层做项目官员,推动当地教育改革。

       王赛透露,益桥未来有可能“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可能是基金会在运作公益项目,另一条“腿”是打造一家社会企业反哺公益,这家社会企业或将在人才定制、社会创新课程引入、公益游学等方面进行探索。

  

       益桥最初的寓意是“公益之桥”。王赛用五座“桥”来概括益桥未来的使命:连接希望改变世界的人和机构的桥;连接商业等不同领域和公益的桥;连接全球华人青年和祖国的桥;连接社会不同阶层并培养公共意识的桥;连接中华文化和世界公民的桥。

 

      “益桥要搭建的这几座‘桥’非常有潜力、非常有价值。我希望它能对中国软实力产生价值,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才回来。接下来,一方面我们在国内会有很多推进,另一方面我可能会花更多精力去搭建国际平台。”王赛表示。

 

“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我们做的事,是一个关于人才的社会创新实验。”近三年的公益创业历程,对王赛而言又“艰难”又“幸运”。

 

       王赛说他的成就感、幸福感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看到益桥伙伴在成长、在做事;二是得到公益前辈的认可,觉得“王赛还在继续努力”;三是原本可以选择去赚钱的团队成员的坚持,尤其是自益桥全职团队成立起就一直陪伴的吴景晟、黄乙韩,这让王赛“很感动”。

 

       王赛如数家珍地为记者列举益桥近三年的孵化成果:安伦杰的“稀捍行动”、徐飞的基金会数据高效处理系统、苏家铭获得“社创之星”总冠军、梅双庆子的文章成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引入中国以来的第一篇中文特稿、三名益桥伙伴被团中央选派参加东盟与中日韩青年社会企业家峰会等。

 

 

      “益桥就像一个金字塔,益桥伙伴在上面,中间是兼职项目等,最下面是公众倡导。”王赛计划将益桥的影响力触达更多人群。

 

       2016年8月,王赛初次见到首届“益桥伙伴”。那时他的朋友圈每天都在分享激动之情:“哇,不可思议!这些人都哪来的!”他清楚地记得,线下培训营最后一天,活动场地五道口706空间露台外出现了一道彩虹。“好神奇啊!”王赛笑着说。

 

       益桥给伙伴们提供了多维度支持。除工作机构给付的薪资外,益桥伙伴有机会申请由益桥提供的发展津贴奖金(Scholarship)、公益创投基金(Venture Philanthropy)。“我特别不希望大家觉得,这完全就是一种牺牲。”王赛说。

 

       过去两年多,益桥在尝试用人才定制培养的方式自我造血,但大部分运营资金还是来自其他机构的捐赠。盖茨基金会、敦和基金会、南都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乐助慈善基金会等是益桥的主要资助方。

 

       益桥尚未真正成型时,和王赛接触几次后,盖茨基金会中国代表李一诺和团队就决定资助益桥。通过朋友介绍认识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秘书长陈越光后,王赛和益桥一年内七次接受敦和基金会的考察,最终获得资助。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几次为益桥站台,2018年8月11日,益桥中国将和益启慈善(PIM)联合主办“益创未来峰会”,徐永光将作总结致辞。

 

       谈及众多帮助自己、为益桥站台的公益大咖,王赛说“都列不过来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 “他们会跟我说一些可能不好听的话,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就是直面问题、接纳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长。”王赛说。

 

       行业需求、大咖加持之外,王赛认为益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是集体学习能力。目前,益桥的工作模块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社群运营、跨界合作和国际合作,几名全职员工每年从10多个国家五六百名申请人中招募10到20名“益桥伙伴”,帮助他们完成培训、选择合适的公益或商业工作机会。

 

     “对于益桥和我而言,挑战是如何在众多宏观想法和每天实际行动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外界只看到外在的(光鲜),我和我的团队每天都在做别人看不见的努力。”王赛说。

 

 

       过去7、8个月,王赛有意识地让益桥团队成员承担更多职责。“要把更多的机会给我们团队的其他人,帮助他们站出来、去承担责任、去发展、去连接资源。”王赛表示。

 

       王赛还将过去两年多益桥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陈正勋、成语、徐飞、陈悦等创始团队和执行理事会成员,他觉得这些小伙伴“代表了全球华人青年的精神、担当和格局”。

       王赛时常想起陈越光说的一句话,“一无所有的一个年轻人”。“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真正地静下心来,不停地去修炼,这样你才能有力量。”王赛说。

“当代君子精神”

       王赛是个很现代又很传统的人,一方面,他是东西方社会创新的连接者,颇具世界公民范儿,另一方面,他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谦卑、平和在他身上多有体现。

 

       有感于巨变时代,很多人在信仰、价值观层面迷失,王赛想做一些传统文化推广的事情,开始读《大学》《中庸》。“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一直在的,但是需要一种方法让它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王赛认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修习上,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陈越光两位行业前辈对王赛影响至深。

 

       王赛很喜欢“当代君子精神”这个词,它是康晓光在给益桥团队授课时提到的。王赛觉得“和而不同”“君子不器”等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进而思考,“我们到底要成为一群什么样的人,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以再释放一些信号,不止对公益界,也是对全社会”。

 

      “我害怕说这个词,因为我做不到。”王赛对“当代君子精神”颇为推崇,但又觉得自己“离它很远”。

 

 

       读了陈越光的《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后,王赛问自己,“我是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还是一个有行动的思想者?” 王赛接着表示,“我希望自己慢慢地可以变成一个更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中国30岁以下公益人群体中,王赛的光环最耀眼。刚到云南支教时,王赛感受过内心预期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但很快就适应了。“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些标签,什么‘罗德学者’,都放下,都不是什么。”王赛回忆道。“罗德学者”有“大学生诺贝尔奖”之美誉,著名非虚构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是1992年的“罗德学者”。“不要过于低估自己,但也不要高估自己,就是一个平常心态。要对得起自己、周边的人,以及信任你给你这个机会的人。”王赛补充道。

 

       看电影《无问西东》时,王赛被“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这句话打动,他觉得将前半句中的“完美”改成“成功”或“聪明”,大抵可以概括做益桥的初心。他一直对康晓光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做公益的不一定是精英,但真正的精英不可以缺乏公益心”。

 

      “创业的本质是孤独。”王赛说。他现在尽量每天运动,保证一定的读书、禅修时间,“无论是做公益还是创业,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过好每一天,起码会成就感。做公益的本质就是学习如何自我治理”。李一诺曾告诉王赛,公益是一场马拉松,要有长远眼光。

 

       除了孤独,王赛也不时生发无力感,他坦言做公益有时候“挺不容易的”。一段评论给了王赛不少力量,“在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的时代,做一个时代的英雄是容易的,但是在一个社会稳定但不乏社会矛盾的时代,做一个关怀社会的人却很难。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王赛常以此自勉。“当你知道需要给别人力量、成为温暖他人的光的时候,你就觉得‘我必须要坚强起来’。”王赛说。

 

     “太阳”是王赛很喜欢的一个意象。他曾去过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每到一处都喜欢看太阳,从太阳的光芒中感受到温暖,并希望自己能把这种能量散发给伙伴们和更广阔的人群,成为他们的“灯塔”。

 

       移居海外二十载,王赛的家国情怀愈发浓郁。“中国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下一步要文明起来。这是我对她的最大期待。”王赛说,“不可思议未来一百年会是什么样的,但绝对相信中国能为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

       一年的云南支教项目主管生涯结束后,王赛创办益桥,并在北大燕京学堂工作,在清华苏世民书院做导师。他时常想起腾冲县界头镇中心小学的熊校长当年对他说的一番话,“真的希望这些孩子有一天能走出去,但是不只是为了自己能走出去,而是把山外面最精彩的东西带回家乡”。

 

       王赛想过益桥国际化平台具体要做的事情,除了落地益桥海外基地,王赛也希望将国际顶级大学的社会创新课程引入中国,并在哈佛大学举办全球华人社会创新峰会等。

     “公益是一辈子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王赛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迭代  迭代词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词条  搭建  搭建词条  生长  生长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