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整体发展是个体脱贫的基础,没有乡村整体的进步,单个贫困农户摆脱贫困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摘自《柔性扶贫—基于乡村价值的扶贫理念》
香港小母牛在河北省隆化县山湾乡的项目于今年五月启动。隆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湾乡是隆化县的深度贫困乡,小杨树沟村山多地少土薄,气候寒冷,春季多风沙且干旱,秋季易遭冰雹,农业收入微薄,农户大都靠外出打工谋生。
山湾乡小杨树沟村有位农户叫冯万春,现年34岁。他出生于一个残疾人家庭,父母都是哑巴,他没有兄弟姊妹。冯万春家里仅有7亩贫瘠的山地,难于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于是他小学都没念完就回家种地,十几岁就外出打工糊口。在外打工期间,冯万春的父母相继去世。后来,他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一个儿子,取名冯超。
五年前,冯超的母亲忍受不了望不到头的贫穷生活,丢下了冯万春和年仅六岁的儿子小冯超离家出走。2017年11月14日,在宁夏打工的冯万春脑干出血被送进医院,命被救回来了,人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父子俩被亲属们接回了小杨树沟村。一开始,亲属们还轮流照顾冯万春,因为家里都不富裕,时间长了也就渐渐顾不上了,剩下年仅10岁的小冯超承担起照顾这个残破家庭的重担。他要照顾父亲的起居,还要做饭,小冯超不能去上学,父子两人平日里饱一顿饿一顿,生活十分窘迫。村民们和他们不熟悉,只是知道那家有个病人,无人问津他们的事,他们无声无息地生活在村子角落的破房子里,像被人遗忘了一样。
(小冯超在破旧的家门口张望)
小母牛项目进入山湾乡后,组织农户成立互助组,开展生产技能培训,鼓励农户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互帮互助,团结起来共同脱贫致富。互助组活动把大伙召集起来,唤醒了村里被遗忘的邻里守望的传统,让村民们重新开始关心起身边的事物和社区的发展。
一次,互助组开展活动,小冯超来凑热闹,村民们看见这“小陌生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对父子的生活已经到了如此艰难的地步。于是,互助组组长范会双带领互助组成员们去探望了他们家,父子俩的生活状态惊呆了他们。范会双与组员们商量了一下,大家决定想法帮助这个绝望的家庭。互助组立刻做了分工计划,帮他们打扫卫生,安排饮食生活……村里其他互助组的组长们也带头行动起来,有捐款的,有捐生活用品的,还有捐粮食、水果的……截至目前,本就不富裕的村民们给父子两人捐赠款项近千元。
项目互助组活动得到了乡政府的关注,带来了更多资源。乡政府给冯万春和冯超办理了低保困难户,给小冯超联系了学校,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怎样对冯超同学进行爱心救助事宜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冯超的学习和生活派专人辅导。乡政府还安排冯万春家搬出危房,拨付资金给他们修建新房。对于新房的建设,互助组成员们经过细心研究,针对冯万春的身体状况,设计出了适合他身体康复的生活设施,包括开关插座的位置,和残疾人通道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有了大家的关怀,冯万春父子俩的生活状态大大改善了。互助组长范会双说:“第一次去他家时,冯万春目光充满无奈和绝望。他在地上爬行,一句话不说,他自己对生活不抱有任何希望了。现在他的精神好多了,也爱说、爱笑了,对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充满了感激。”
(修建中的新房,贴上了整洁的白瓷砖。)
(互助组成员一起打扫社区清洁)
除了照顾冯家父子,项目互助组组长们还带领互助组成员开展各种社区建设活动,例如,郭家屯镇河南村互助组组长召集组员开展公共环境卫生治理活动,农户们一改往日的散漫,组织起来出工出力,清理了到处乱堆的粪污垃圾,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满地牛粪无处下脚了;农忙时节,村民们会主动去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避免劳动不及时造成损失;逢年过节,互助组会举办文化活动,村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互助组的建立和活动帮助农户找回迷失的生活方向,建立有“温度”的乡村社区,唤醒人们对乡村、家乡和土地的感情,使疏远的邻里关系和亲情逐渐密切,社区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活力都在渐渐恢复。在这脱贫攻坚阶段,除了政府的投入、社会的关爱,乡村邻里守望、社区和谐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而坚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