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北川会议观察(2) | 这十年,同行者们如何聚成“一团火”?

       编者按:4月27日至28日,“纪念5·12十周年:铭记 同行 重生”研讨会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来自政府、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共议民间救灾事业发展,他们中大多数人经历过10年前的汶川地震。该活动系灾后社区重建行动学习网络举办,南都公益基金会参与资助。

      期间,南都基金会项目官员赴北川参会,并撰写现场观察系列文章,此文为第二篇,讲述“同行的故事”。

灾害启示录系列丛书

       关于灾后重建行动学习网络(简称“救灾网络”)的缘起,“灾害启示录系列丛书”的总论中回顾了这样一个场景:

     “犹记9月9日从昆明到鲁甸的高速路上,张和清教授边开车边口述,齐华栋和万乙晔记录并讨论。一路颠簸的3个小时,一个关于灾后‘行动学习网络’的陪伴和梳理计划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并非一时冲动。成员们聚到一起,有着一种天然的感情纽带和共同记忆——大部分人都有汶川或芦山地震救灾经历。

       汶川之后,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开展,曾在灾区经历生死的志愿者、社工和机构也逐渐散去。那么问题就来了,2008年这一“元年”中诞生的救灾经验与创新方法,是否就这么随着人与事的沉寂而飘散?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2013年雅安芦山的地震后,仿佛又令人们回到5年前的空白——每个救灾参与者都知道,需要做点什么。

       南都公益基金会在历次灾难的救援和资助中,逐渐整理并形成“正面灾害观”,并敏感地意识到人才和经验对于灾后重建的积极意义。救灾网络的重要成员绿耕亦长期致力于灾后重建的一线工作,对此亦深有体会。

       资助者、执行者、成员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上文中的场景,救灾网络应运而生。看似偶然的想法,其实来自长期的思考、实践。在基金会的资助下,这3年,救灾网络致力的方向有3个:生命故事分享和疗愈、救灾经验梳理和行业知识生产、协作能力训练。在系统支持下,成员的自我成长是明显的,彼此在救灾中也有多次联合行动。

       讲这些是为了更好地透视救灾网络的3年。好吧,“历史”的描述就此打住。

       南都基金会对救灾网络的资助贯穿了3年,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亦接棒参与。实际上,本次研讨会,已到了救灾网络作为一个项目结项的时候,也就是说,资助将要终止了。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是网络现状的写照和对网络成员未来的期待。

四川农业大学社工系主任 齐华栋回顾救灾网络三年的工作情况

       然而,四川农业大学社工系主任齐华栋通过会场的扩音器说:“还有许多同学的作业没有交。”他指的是学员的实践案例方面的文章。

救灾网络成员给协作者们颁奖致谢

       在笔者看来,救灾网络的资助结构平平无奇——基金会资助执行机构运作网络,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业务,而真正有创意且发挥作用的是“协作者”。

协作者 古学斌老师

协作者 张和清老师

       包括古学斌、张和清、齐华栋等来自多所高校的博导、教授和老师们,以此身份开展工作。他们不仅运用了诸如分组培训等高校教学的手段;还居间联络、协调,手把手地教学员撰写故事、案例,批改“作业”。除了学员的个人成长,可以说救灾网络在出版方面的产出,在救灾经验提炼、总结方面,协作者们居功至伟。

“村主任” 贺永强

       另一个新的尝试“村委会”却失败了。大家一度把救灾网络看成一个“村庄”,因而有了组织化的“村委会”,学员之一贺永强成功当选“村主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初的诸多承诺没有兑现,为此贺永强在会场鞠了好几个躬,诚恳道歉。他承认:“这是我参与过的最特别的、最棒的培训班。”

       3年间,线下聚会搞了10次,基于共同记忆、共同成长、归属感,每次见面的状态真是“一团火”。比如这次,齐华栋站在会场沉默了一会儿,说:“3年前我忐忑不安,3年后以为可以舒一口气,今天突然又有一种被点燃的感觉。”随后,他一激动就把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忘了。

       这些聚会远离都市,都在村庄,比如2016年8月在甘肃民勤的聚会,身处沙漠化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灾害服务的特殊场域。聚会加强了成员间的联结,也有利于将救灾网络的经验丰富、积淀、出版,得以成为共同经验。

       2016年12月,学员们到日本考察了一次,触动非常大,“过去都是在自己项目或者圈子中交流,从未跨出国界,大家获得了非常大的启发。”

       大家认为,这10年尤其是近3年,救灾网络发展到如此样貌,与“正面灾害观”的指引分不开。齐华栋将成果总结为3点:集体成长、集体发声、集体行动。

       至于未来,可能有1000种——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张和清在“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重拾道法自然”环节的开场致辞中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自然灾害是否就是自然?”二是“灾害中的自然部分和非自然部分如何应对?”

       没有人回答。

       大家神色匆匆,似乎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救灾话题的“核心区”,转而谈及过往和现在。这些内容却又笼罩在一种模糊的未来的氛围中。

       事实上,基金会资助周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网络的解散,如果还有存在下去的理由——或许是充足理由——救灾网络或将以另外的面貌存在下去,也终将会回应这样的核心问题。

       时隔十年,大家都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活在当下的氛围中。这里没有担忧的情绪,即便救灾网络今后没有了,每个人都是行动者,这散出去的“满天星”将来未必不会形成“一团火”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北川  北川词条  同行者  同行者词条  观察  观察词条  会议  会议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公益

 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

       我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这些年也关注城市化研究。在农村的时候,我自己也想方设法要跳出农村,到城市去,所以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