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什邡市什邡中学的礼堂里坐满了人。统一穿着白色校服的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时而小声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又似在充满快乐地猜测着什么。老师们大都沉默安坐,但不时浮现在嘴角的一丝微笑,会让你觉得他们内心的起伏和期待并不比同学们少。
他们都在等一个人。
这是2018年5月24日上午。大约九点半整,礼堂门口忽然有些小小的骚动。有人从一群刚进门的人中认出了他们要等的人,忘形地喊了一嗓子:“俞敏洪老师!”
夹杂在人群中的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听到了观众席的喊声。他微笑着以目光致意,并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悄默声地坐了下来。
此时,活动主持人开场:“欢迎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莅临什邡中学,共同参与和见证‘有爱同行 俞敏洪助力一校一梦想什邡公益行’!”
俞敏洪为孩子们随机授课
一系列的活动程序进行完毕之后,俞敏洪被主持人邀请上台致辞。从侧幕走向舞台中央的时候,俞敏洪轻轻歪了歪头,笑着小声嘟囔了一句:“搞得这么复杂。”
一站到台上,俞敏洪就表达了自己参与公益不喜张扬的原则。“其实之前说主题活动要带上我的个人符号,叫‘俞爱同行’,我坚决不同意。后来标题倒是去掉了我的名字,可你们看下面一行字‘俞敏洪助力一校一梦想什邡公益行’又把我的名字加上去了。哎呀,真是不好意思!”
台下观众哈哈笑,台上俞敏洪嘿嘿笑。
黑色短袖T恤,深蓝色牛仔裤,藏青色运动鞋,平头加圆框眼镜——俞敏洪周身散发着浓浓的校园特质和书卷气息。
早前《公益时报》记者曾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听过、看过俞敏洪的演讲,不过真正作为现场观众聆听,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俞敏洪不带演讲稿。演讲中他会铺陈夹杂各种“料”,但听到最后你会发现,哪一样都不是“废料”,总能被引入话题、为其所用。无论他拉扯了多长的故事前缀,当你边听边暗自思忖“俞老师是不是已经跑题了”的时候,下一句他已经接上了原本的核心主题,此时你才恍然——敢情前面说的全都是在“挖坑设伏”啊。
俞敏洪表示,此次什邡公益行,他将近期出版的新书《行走的人生》所得版税55.9万元人民币及后续所有版税捐赠给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国乡村教育。
此前俞敏洪旗下的新东方公益基金会曾两次向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捐赠合计120万元人民币,投入“一校一梦想”公益项目。更早些时候,俞敏洪以个人名义捐出3700元,帮助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完成为某校捐资修建操场的项目——俞敏洪看到了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健在微信群中发出的信息。他的这笔个人捐款填补了完成该项目所缺的最后一笔善款。
说到英语学习,俞敏洪认为当下移动互联时代,英语学习的渠道和方式已经足够丰富多样,只要用心加努力,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但自诩资质过人,以为仅凭投机取巧、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达成理想的事,纯属做梦。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过程中,俞敏洪不止一次提到自己青春岁月中的最大憾事——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当然也有过暗恋的经历,但那时的他过于内向,终究没有勇气捅破那层窗户纸,于是今日再忆及过往,多半也只能感慨一句“往事只能回味”了。
俞敏洪在演讲中和同学们互动
进入观众互动环节。俞敏洪鼓励同学们不必拘束、大胆提问。一位坐在后排角落、圆脸大眼睛的女同学拿到了话筒,也许是害羞怯场,她的声音小到像蚊子哼哼,坐在旁边的人都听不大清,何况还离她八、九米远的俞敏洪。
俞敏洪笑嘻嘻地向前走了几排,尽可能离得近一些,他让这位女同学勇敢一点,要尝试突破自己。
女同学终于憋出了自己的问题——
“俞老师,您刚才说您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我就想知道,连续三年啊……支撑您的动力是什么呢?”
现场师生又一次大笑。
俞敏洪也笑了,回答得也实在:“因为那时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我的人生和命运,我没有退路。所以也就不顾忌别人说什么,就是埋头学习。”
俞敏洪当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什邡中学的活动结束后,他又相继去“一校一梦想”的几个项目点探访参观。《公益时报》记者对他的专访也是见缝插针,利用午间20分钟时间匆匆完成的。
我的蛋糕也请俞敏洪叔叔尝一尝
面对记者,俞敏洪快人快语。他希望能帮到农村孩子——“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深知农村孩子成长的不易。”不过他对成功却有自己的定义,他希望孩子们懂得,“那种浅薄的、庸俗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俞敏洪相信,只有企业家才能真正构成中国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并且把中国社会带向繁荣。新东方无疑是这种力量在教育领域生长的典型写照。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公益。他说,中国公益更多的应该由民间力量来做,“你放手了,民间力量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
访谈
嘿,哥们!做公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公益时报》:当下公益项目林林总总,可选择的并非唯一。新东方和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合作是看中它哪些特质?
俞敏洪:理由既是唯一的、也是很简单的——就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农村孩子。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深知农村孩子成长的不易。只要给予一点机会,他们就会成长起来。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做的既不是那种高大上的项目,涉及到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真正能够惠及到农村孩子的,比如提升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质量,改善他们的就学环境。而且总体来看,帮助到的孩子范围也比较广,虽说是针对一个学校中某一个项目小小的改变,最后却能给予孩子们一个大大的世界,这种感觉无疑是美好的。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值得做,且资金支持力度也不用特别大的数额,比如几千万之类的。我们每年支持他们几十万、最多上百万的,就可以帮助到几十所学校,惠及上千个农村孩子,我觉得挺好。
《公益时报》:作为个体来参与,你的加入能够给他们的公益活动带来哪些不一样的色彩?
俞敏洪:我觉得几个方面吧。一个是我本身挺热爱教育的,我可以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丰富和完善他们在这方面的欠缺和匮乏。第二就是,我觉得我的影响力会带动更多的人士来关注和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我相信,“一校一梦想”这个项目通过我的努力和宣传,会有更多的人伸出手来帮助农村孩子。目前看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另外一点就是,我的参与给予了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健心理上的支持。如果他始终是一个人孤身奋战的话,不停地战斗啊战斗,到最后他可能会觉得,唉,好没劲啊,大家都不那么热心,我一个人在这瞎忙活什么?现在他至少知道有一个人对他正在从事的公益事业是认可和热心的,并且能给予他持续不断的支持,这样的话等于从心理上帮了他一把。
《公益时报》:你看中周健本人哪一点呢?
俞敏洪:我觉得他自己其实并不是个富人,但他心系农村的孩子,愿意为这件事投入精力和热情,这方面跟我的关注点很相近;同时他也是一个蛮有思想的人,除了关注公益,他还关注中国的教育思想体系、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与讨论。有时候他的微信公众号发出的文章其实已经快要踩到被封号的边缘了(笑),但他还是在坚持写,这一点跟我也有点相近。
农村孩子教育缺失势必造成社会分化撕裂
《公益时报》:如果有公益机构向你“化缘”,你在项目甄选时会侧重哪些方面?
俞敏洪:首先我自己是有偏向的,尤其是偏向一些偏远地区农村教育领域。因为我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问题是个大问题。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会带来社会的撕裂,由此导致社会整体发展不均衡,甚至会带来社会的动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远考虑的话,最容易被抛弃、最容易形成某种社会撕裂力量的,一定是边远农村地区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相应的教育,到最后他们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给予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参与的所有公益项目,都是和农村孩子有关的,包括我在北大的捐款,都是支持北大里面来自农村地区的孩子。像新东方做的“自强自新”奖学金项目,大部分支持的都是农村的孩子;新东方与好未来教育集团共同成立的“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都是针对农村孩子的各种公益活动。同样,“一校一梦想”也是针对农村孩子来做的。我认为目前城市的孩子享受教育资源已经非常充足了,甚至有些城市的孩子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和丰富程度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对农村孩子的关心和关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其实我也有机会参加其他一些公益基金会的活动,比如爱佑公益基金会专门给一些心脏病的孩子做的扶持项目我也参与。曾经我们一帮人还跑到农村去给当地建学校,但后来发现这并非资金最有效化的使用,所以我逐渐将关注焦点转向了教育资源的支持方面。帮助当地盖学校,建立基本的教育硬件和基础设施,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与责任;而其中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整合,我觉得民间力量可能会更加积极、作用也更明显一些。比如我们与“一校一梦想”的携手联动,绝不仅仅是给点资金支持那么简单,未来我们还会想办法开发一套专门针对农村孩子的自我学习系统,这套系统也并非依靠手机才能使用。比如我们跟央视原主持人王凯一起做的公益项目“凯叔讲故事”,使用设置简单方便,成本也就人民币几十块钱,将来我们还要将这个版本再完善升级,然后给所有“一校一梦想”项目学校里的孩子们人手一个,拿回去听、去感受。这同样也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教育方式。
迎接和拥抱变革是时代抛给企业和公益机构共同的必答题
《公益时报》:你认为管理一家企业和管理一个公益机构异同点有哪些?
俞敏洪:我觉得不管是一家企业还是一家公益组织,其在管理方面的核心要素是不会变的——比如说组织结构的效率,在组织结构中人的配置问题、监管问题、对外协作问题、品牌建设问题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的,剩下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及其团队对自身所从事的事业的使命感、愿景以及责任心到底有多大,相应也决定了其做事的效果。这里面也涉及到在做事时你的整体判断力、眼光,还有布局未来的能力,其实这些要素对于企业和公益机构而言都是一致的。并且他们都必须迎接不断的变革,必须最大化和最有效的去想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觉得现在周健应该想的是:未来我们还能创新出比现在做的更好更有效的形式吗?当我们面对这么多的农村小学,面对农村发展和内在结构、概念的不断演变,如何与其相生相融。毕竟,有时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说,当下我们心心念的是如何把农村小学办得更好,但其实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会萌生将孩子送进城市的念头,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学习环境里接受更完善的教育。而且随着农村人口的逐渐迁移,这种变化趋势是不可逆的。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帮助到还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有没有比现在“一校一梦想”更好的方法,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这属于一个前瞻性的问题。
“成功”的定义不应拘于世俗
《公益时报》:你经常会去各个大学演讲,你觉得你所分享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对90后、00后还有没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俞敏洪: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些经验可能已经过时了,有些经验是永远不过时的。比如今天上午在演讲过程中我对孩子们讲的这种奋斗精神、自我成长、自我鼓励,这些精神特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素,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但有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比如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种现代科技和技术,寻找最好的学习系统和学习方法,促使你的学习效率得到迅速地提高,这件事情肯定是当时我们那个年代做不了的,但现在的孩子们做起来就很方便。就拿英语学习中的背诵单词来说,其实现在很多英语学习的软件至少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20%的学习效率,如果你愿意去使用的话,这就是典型的学习方法的改变。这和我当初整天翻着字典死记硬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新时代更加讲究合作与共赢,那么如何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共赢意识,在我们目前这样一个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国家,孩子们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国度里,让孩子们逐渐将这种意识根植于心并非易事。这和我们当初又不一样,因为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自主自发地产生这种意识,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你不合作共赢也不行啊。现在就属于社会机制问题、教育制度问题。那么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是强调对抗性竞争还是合作性竞争,这又是一个不同的方向,所以这中间很多问题势必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停地发生变化的。
《公益时报》:你曾经说“包括自己在内,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等这些人都是来自普通家庭,但都取得了成功。而今天的年轻人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比你们那个时候要丰富一百倍,更没有理由不成功。”你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你不认为某种程度而言,当下有些所谓的“成功学”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并非正向影响吗?——比如说一味地追求财富和权势。
俞敏洪:有钱有权就是成功,这件事情在人类看来一万年都不会变,只要人类存在,有钱有权的人也一定被纳入“成功人士”行列。当然,这些认知是从浅表层次和社会世俗层面来说的。抛开社会世俗的说法,我觉得真正的成功是心性上的成功,就是从心灵、心理层面,一个人能够始终有所成长,活在一种自我完善的状态。无论他有钱还是没钱,他觉得他的人生充满了意义、充满了幸福和愉悦,觉得自己为之努力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值得自己自豪和欣赏,我觉得就是一种成功的概念。比如你们做媒体记者的,你能写出一篇大家都愿意读的文章,其实就是一种成功。即便这篇文章不能给你带来什么财富价值,但你依然觉得很自豪,因为你的作品打动了人心,触及到了社会的某种敏感点,你会为这种成果而开心,你会觉得这就是成功。所以成功其实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我觉得那种浅薄的、庸俗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比如告诉孩子们如何快速成功、如何快速赚钱等等,毫无意义。
我认为我的“成功学”是一个基础很好的成功学,原因是我认为我教给孩子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方法和原则,这些要素你一旦掌握并且实施的话,你的生命进步和个体成长必然让你未来有所成就,但这种积累和成就也绝非三两天之内就可以发生和完成的,不是说你记住这些原则和方法了,就不需要再付出努力了,你甚至要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这种核心特质是亘古不变的。从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到今天我们所说的“没有汗水就没有收获”、“风雨之后方见彩虹”等等,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概念。就是即使人类在理念和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依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如果方法和理念本身就有问题的话,那你再努力也没用。因为人的成功分为“点、线、面、体”,在点上的成功不等于在线上的成功,在线上的成功不等于面上的成功,在面上的成功不等于在体上的成功。如果一个人本身是依附在一个不断下滑的体上,但依然在使劲地向上跑,你会发现自己其实越跑越低。为什么呢?因为你所依附的整个“体”都在下滑,那你不是白费劲吗?做生意也是一样的,你要抓住的生意本质一定是未来人类的需求,而不是过去人类的需求。或者说是人类永恒的需求而非临时的需求。当你身处于一个多变的面体时,你不但要清楚自己的站位,而且要想办法占据到其中最具优势的点,那么难度当然就会很大。但是我站的这个位置就非常的幸运,因为教育是一个永恒的面和体,而且需求永远不会滑坡,所以人类只要能够在点上占据到更多的优势,你就能把事情玩下去。
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公益之路
《公益时报》:近年来,中国企业家群体参与社会公益的热情高涨,纷纷以各种形式投入公益慈善事业。对此你的思考是?
俞敏洪:我觉得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企业做好,并且还兼具两三个附加条件。第一,它首先对社会的进步有意义;第二,不会对社会带来伤害。比如说你一边做企业一边造成污染,这就有问题;第三就是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因为这背后意味着许多有需要的人因为你的贡献可以得到满足和分配,比如说国家的转移支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从这几个层面上来说,一个企业家如果可以把这三条完成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完成了他应尽的所有的社会使命。其他诸如参与慈善捐款,或者像我所参与的“一校一梦想”,都是附加的——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也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上的谴责。因为你应该做的主体工作你已经做好了。其实所有的企业家如果都能把自身主体做好了,那么中国社会也就什么都不缺了。企业家参与主体工作之外一些额外的公益慈善活动,当然很好,但我觉得如果把做公益慈善界定为一个企业家唯一的社会责任,那么企业家本身作为“企业家”这个社会角色究竟应该负担什么社会责任,就变成了一个需要考虑和深思的问题。如果你开了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污染了很多河流山川和森林,但是你每年要向国家缴纳好多的税收,也养活了很多员工,那你所做的这件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就有很多争论。地方政府领导有时候会包庇这些企业,觉得只要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税收和就业就行,起码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蓝天碧水遭到污染以及因此带来一系列可能危及到我们后代生存发展的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企业家的长远眼光和短期眼光的问题——就是说,企业家不能以解决一个问题为自己的核心要务,而是必须要在任何行为都没有不良后遗症或者连带伤害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才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公益时报》: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公益之路?是否有更高的期待值?
俞敏洪:我觉得中国公益更多的应该由民间力量来做,同时政府提供大力支持就是很好的路径。其实不需要有期待,你放手了,民间力量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目前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就在于,中国的企业家群体现在还不算是一个真正成熟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的捐助和大规模的慈善扶持还有待时日,这一点,我们的政府应该有耐心。我觉得政府应该在充分合法的前提下,毫不犹豫的支持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因为只有企业家才能真正构成中国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并且把中国社会带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