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云南连心专栏】如何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从“小圈子”走入“大社区”?(系列四)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系列之四

 

文 |  陈韦帆

 

【云南连心专栏】系列一:如何挖掘和培养社群骨干 |以云南连心流动工会工作为例

 

【云南连心专栏】系列二:如何协助社区社会组织真正“组织”起来?(系列二)

 

【云南连心专栏】系列三:如何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团队内部的合作?(系列三)

 

近年来,“三社联动”和社区社会治理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视角和目标,社工如何能够识别、挖掘和培养社区中的人才成为骨干,如何让骨干能够组织起来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等议题,成为了社区社会工作中的热点。

 

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自2007年进驻城中村社区后,致力于推动流动人口社群尤其是妇女和少数民族群体的赋权包括自组织工作。本系列文章主要以云南连心在流动人口社区中的探索[1]为例进行讨论。

 

 

上三篇文章讲到社区社群骨干的培育和如何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真正地“组织”起来,强调了连心认为社群骨干不仅是居民代表和社工帮手,更是社区社会工作赋权的重要抓手和工作指标之一。社工机构找到居民骨干之后,如何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性别的骨干愿意成为一个团队呢?

 

 

第一步,连心是将制度制定过程,作为组织过程来推动团队形成。更深入的第二步,则是如何通过推动日常合作,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进而推动社群之间的互助。本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跳出”组织层面,来到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使命来谈,即:如何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从一群人“自娱自乐”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理想中的社区社会组织,应该在外来社工机构的孵化或支持中,逐渐生长出自身的主体性,从而能够承担社区的一些公共事务和发展工作。但实践中,社工会发现,孵化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并不困难,但推动这些组织走出原有的小圈子,进入社区公共场域并承担一些责任,却是一条非常长的路。这其中的原因,已经有很多理论分析,但实际操作中,实践经验仍然还是缺乏整理。在普吉流动职工联合工会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关键套路可以使用。

 

标注:[1]由于机构战略转型,流动人口社区工作现已转交五华区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原连心反家暴和流动人口社区工作团队)持续开展。

 

 

一、塑造社区社会组织核心团队的“社区感”

 

社区感”其实也是一个光谱和逐渐累积的过程,并不是今天起心动念,明天就能“社区是我家”那么容易。记得我们学习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时,发现社区营造团队在推动“人、文、地、产、景”这些社区资源的梳理中,总是有非常丰富的手法。

 

无论是社区地图、社区走访、社区壁画、社区文化导览等等,都充满了在地居民对于社区前世今生东南西北的细致观察和回忆重现。在案例分享中,我们都会看到,居民因应社区资源的挖掘和动员过程,逐渐重新“爱上”自己的社区。这是一个“唤醒并重构回忆”的过程,也是一个将个体生命与所在社区“重新联接”的过程。

 

同时,除了对于社区“优势视角”的分析外,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居民参与的环节。如果缺了居民参与到资源梳理和营造过程中,那再丰富的社区资源图或再精美的社区壁画也只是挂在墙上的“皮”而已。无数经验证明,社工只有通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团队能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某个活动中,从而逐渐推动出个体和团队对社区某个部分产生感情,才能逐渐对社区整体产生一种“社区感”。

 

在流动职工联合工会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社工为了塑造大家对于“社区”哪怕一面墙的“感情”而兴起的社区壁画活动,也有通过动员工会委员带头在公共绿化地种植花草来美化社区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说流动人口就对所租住的社区完全冷漠,其实往往是中青年本地居民对城中村社区更加无感。

 

当工会绿化小组挥汗如雨地在公共绿地义务种植花草时,本地居民在旁边说风凉话的现场并不少见。可见,无论是城还是乡,破脏乱还是高大上,社区居民乃至社区社会组织的“社区感”都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而社工需要紧紧抓住的,并非是那些精美的“成品”,而是居民参与的过程。

 

二、芝麻大的事情都好,要展示“行动促成了改变”

 

如果说,“社区感”的营造是从个人感情入手,那如何在对社区产生感情的过程中实现“组织”的目标,则需要让组织中的人看到“行动切实促成了改变”。听起来很复杂?也许首先需要破除我们心里对于“社区改变”的庞大想象。

 

在王家桥流动职工联合工会的经验中,改变其实可以是非常生活化和微小的一些点。社区工作以琐碎来磨练人,同样琐碎的一点点变化也可以反过来鼓舞人。

 

比如在工友小组开展的社区公共绿地美化和管理的过程中,周围居民从围观、破坏到自觉帮忙浇水维护,这些变化都算是大了。还有若干小小的变化,比如工会活动中逐渐多了一些骨干自觉帮忙打扫活动室卫生;放映每周电影的人不再只是社工,也多了若干工友和居民;在流动职工工会参与社区公共卫生的小组坚持了好几周等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并不是不足道,而恰恰需要社工多发现,多鼓励,并通过一些手段去“展示”出来。但是展示的对象和目的并不是去向领导或资助方“吹嘘”社工机构的工作成效,而是朝向激励社区社会组织的进一步行动动力和方向。

 

我们经验到,往往越是贴近生活的改善,才越可能真正通向“社区感”的塑造。而只有让参与行动的社区人们真切地看到自己的行动之后,哪怕一星半点也好都有所改善,反复几次后,大家才会对“行动”和“参与”真正产生持续的动力,从而也才能对社区产生看得到摸得着的“联接感”。

 

很多时候,我们心目中的改变都是“英雄改变世界”式的一蹴而就,这或许才是阻碍我们和社区社会组织一起,真正沉入社区和生活去寻找改变空间的第一道坎。

 

三、再说一遍:“美好体验”是一个反复唤起和重构的过程

 

有的时候,对于实践经验的书写总是让读者感到满满的“套路感”,然而按图索骥式的工作技巧模仿,结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最大的缺环可能还是,我们到底在多大深度上,与我们的服务对象贴近过?

 

其实在王家桥的社区工作中,我们也接触到了很多带有集体主义、国营工厂单位制记忆和村庄团体生活等历史时期美好回忆的社区居民。这些美好回忆一部分可能还深深藏在他们的身体和心里,有待社工社区工作者们去唤醒。

 

比如只是从一个每周放映电影的活动,就有若干的老人说起当年周边厂矿单位放映露天电影,他们早早吃完饭,呼朋引伴去观看的回忆。当时无论工人或农民,大人孩子都仿佛过节般愉快地体验,延续到今天我们的电影放映活动中。

 

社工发起,逐渐转给流动工会工友放映队的过程中,每周电影放映也从一个再日常不过的活动,逐渐兼具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和参与社区,并走向联接流动和本地居民之间互动的社区融合性工作。

 

 

当然,在条件具备的社区,我们还可以使用”社区创投基金”、“社区基金会”和“社区市集”等资源匹配来推动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来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走入社区的大服务中。

 

然而,自古套路千百万,唯有人心定成败。无论有多少丰富的技巧和手法,只有当我们不断贴近骨干,再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真正地扎入生活,并能够反复从微小中去累积集体和个体的美好回忆,所有的技巧和方法才会推动真切的社区联接感,进而产生真正的社区公共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连心  连心词条  社区  社区词条  云南  云南词条  小圈子  小圈子词条  走入  走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