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们没办法让她们变成有钱人,但可以让她们的生活从绝望中开出花来

 

       春节将至,又到了万家团圆的时刻,城市中数以万计的打工人群开始踏上回家的征程,一年的辛苦工作也终于迎来了收获果实的时刻。春节将至,又到了万家团圆的时刻,城市中数以万计的打工人群开始踏上回家的征程,一年的辛苦工作也终于迎来了收获果实的时刻。

 

 

 

图片来自网络

 

 

       在北京这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有着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的打工人群,而在这些打工人群中,来京的务工女工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些务工女工中,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解决家中的经济负担或者跟随丈夫来到北京,并选择在这里打工生活,但是快节奏的工作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让很多初来北京的务工女工难以适应。

 

       为了帮助这些在京打工的外来女工更好的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2010年1月15日齐丽霞在北京创立了木兰花开活动中心,这是一个以关注和服务来京务工的打工女性为宗旨的非盈利社会服务公益机构。

 

 

 

图片来自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官网

 

       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在打工者聚居的社区建立活动中心,以活动中心为平台,引进外部社会资源,为打工女性及其子女提供文化教育和精神方面的服务,通过扩大打工女性的社会交往面,增加彼此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拓展打工女性的文化生活空间,提高其独立自主和性别平等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木兰花开自创办以来,已经成功组织和举办了多次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丰富在京务工女工的业余生活,这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姐妹,休息日里从木兰花开的小院子里总是能传来阵阵的欢声笑语。

 

       平日,她们或许在餐馆端盘子,或许在路边扫垃圾,又或许是超市与你只有一面之缘的收银员。每天你可能会在无意中和她们擦肩而过,但是没人去了解她们内心有怎样的渴求;更不会知道,每一个“打工姐妹”内心的“小小梦想”。

 

       而在这里,她们组建文艺队,办兴趣班,搞亲子课堂,开设女工摄影小组……“我们虽然平凡,只是默默无闻工作,但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打开新的人生窗口。”齐丽霞说。

 

 

 

 

图片来自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官网

 

而开始创办“木兰花开”的原因也正是因为齐丽霞偶然加入了女工互助组织。

 

       2002年,齐丽霞辞掉别人羡慕的教师“铁饭碗”南下,希望趁着自己还年轻的时候看看世界,“逃”离了家乡,齐丽霞进入了一家箱包厂的生产车间工作,她本想来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写篇小说,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每天奔走在“三点一线”——车间、食堂、宿舍,她很少涉足外面的世界,生活枯燥、乏味。而最让她感到困惑和无法忍受的,是打工姐妹之间没有交流,缺少温情,七八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宿舍里,遇到问题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心灰意冷的齐丽霞决定辞工,之后,她相继去过很多的地方打工,但依然是每天在生产线工作十几个小时,直到有一天,她偶然遇到了为工友服务的公益机构。

 

       “外出两年,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齐丽霞说,这家机构为打工者开设兴趣小组,做法律、健康宣传和服务。她觉得,这才是自己心里想去做的事。

 

之后齐丽霞先是成为志愿者,后来她索性辞职加入公益机构,这一干就是5年。

 

       五年中,齐丽霞愈发的理解打工者的辛酸。有一次,一名17岁的女孩干工时被轧断4根手指。老板拒绝赔偿。女孩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齐丽霞听说后,陪伴女孩评伤残、打官司,经过大半年,才拿到10万元赔偿。“当时,女孩过不了心理的难关,她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关心。”齐丽霞说。

 

       打工女工在性意识上的浅薄也让齐丽霞十分担心,为了让她们更好的学会保护自己,她和志愿者一起,排练小品,教女工们性知识,上性教育课,以及避孕知识等等。

 

       “很少有人走进打工姐妹的内心世界,解除她们的困惑和烦恼。我想让大家团结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齐丽霞说。

 

 

 

图片来自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官网

 

       2009年齐丽霞来到北京,通过和几个姐妹一起在路上进行随机调查,她了解到,在北京的务工女工主要表现为年轻化,年龄大多在18到30岁之间,她们的工作时间普遍很长,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娱乐空间。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城市里为她们提供一个社区活动中心。”齐丽霞表示,现在木兰社区服务的女工大多数从事超市营业员、餐馆服务员、各类服装百货营业员等职业,有百余人。她们聚集在这里聊天交流,一起读书,一起做手工,一起排练节目。

 

       在木兰花开建立至今的几年当中,齐丽霞接触了很多务工姐妹,这些姐妹身上形形色色的故事都让她感受颇多,齐丽霞表示,大多数女工,在初高中毕业就离开家乡,带着一腔热情来到城市。因为年轻,她们有很多选择,可是到了20岁左右,家里人就开始逼婚。“有些姐妹,甚至从相亲到结婚,一个月内就全部完成。”

 

       选择继续留在北京的女工,她们面临着户籍限制、城乡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流动女工的生育问题就显得尤为严峻。

 

       齐丽霞说许多姐妹们都经历过各种令人心酸而不为人知的生育过程。

 

       “我们这个年龄都没有去医院的,也没有剖腹产的,生下来就生,生不下来就死掉。”

 

       “我小的是07年,大的是02年。两个都是难产,剖腹产,花的钱多点,每个一万来块,住了十几天,要输血、拆线才能回来。所以生了两个后就做了绝育。”

 

       “那时候我明显看见这儿有一个疙瘩,来回跟肠子蠕动似的,可吓人了。我那个肚皮弄得太大个儿了,皮也特别薄。包括我现在,别看五年了,皮肤还特别松。前两年我的皮肤就跟老奶奶的脸似的,全是褶子,特别严重。”

 

 

       这些经历都是木兰社区打工姐妹的亲身经历,齐丽霞听后感受颇多,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打工女工生活背后的辛酸,在和姐妹们商量过之后,她们决定通过艺术形式将姐妹们的经历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打工女工生育背后的故事。

 

       2019年1月由木兰花开组织并筹备策划5个月的戏剧《生于纪实》搬上舞台在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民众戏剧实践者赵志勇老师指导以及中戏的学生以及大量的志愿者的帮助下,经历了30多次访谈(受访者绝大多数为随丈夫进京务工的无固定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焦点对话小组、戏剧工作坊,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

 

 

       剧目讲述了一位基层妇女小玉的生育故事。通过她两次生产、三次引产的经历,呈现了她生活的艰辛和为家庭做出的奉献和牺牲。这部剧的绝大多数演员是来自木兰花开社区的非专业演员。

 

 

 

图片来自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官网

 

       2019年是木兰花开成立的第10年,几年的时间里齐丽霞木兰花开社区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磨难,然而齐丽霞和她的姐妹们依然在风霜中为在京打工的姐妹们坚守着这片“梦想乐园”。

 

       齐丽霞表示木兰花开成立时取名木兰,是因为她希望所有打工姐妹像‘木兰’一样活着,美丽而富有生命力。”

 

       曾经也有过外界的言论质疑过木兰花开的意义,有人说,身为打工女性,有时间搞文艺,不如干两个小时钟点工,还能挣钱吃顿大餐。

 

       然而齐丽霞对此不以为意,“我愿意用两个小时写自己的心情,喝三杯白开水,为什么不行?”齐丽霞说,渐渐地,她对各种质疑淡然处之,更希望姐妹们不止在“木兰”受益,要自我成长,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没办法让她们变成有钱人,但可以让她们的生活从绝望中开出花来。”她说。

 

 

部分内容出自木兰花开官网媒体报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花来  花来词条  她们  她们词条  有钱人  有钱人词条  开出  开出词条  绝望  绝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