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扶贫任务艰巨。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紧要关头,甘肃省民政厅积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攻坚克难,为贫困群众提供信心树立、新生活适应、能力提升等服务, 谱写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扶贫的新篇章。
瞄准生计发展,送计送策扶上路
“越是贫困的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越大。”甘肃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甘肃省立足省情,通过‘滴灌’效应,让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几个试点上做出品牌和特色,带动其他地方效仿推行。”
自2017 年起,甘肃省民政厅利用福彩公益金在庄浪县开展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在庄浪县的上寨等10 个村开始了实践探索。
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兴邦社工”) 的到来解了村民的难题。他们挨家挨户走访,拿着一摞摞表格写写画画,还召开了村民座谈会听大伙的意见。
“刚开始的时候打算养羊”,机构总干事何方介绍,“综合评估论证后,我们觉得这儿的条件更适合养中华蜂,而且养蜂投入劳动力少、见效快,老人和妇女也能参与,正好符合当地‘三留守’人员众多的状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和技术专家组成入户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入户指导。技术专家主要针对养蜂技术进行答疑解惑,社会工作者则从观念转变、信心树立、需求了解与资源对接等方面入手, 激发贫困家庭的发展潜能。
65 岁的建档立卡户顿闰月是中蜂养殖的受益者之一。她早年丧夫, 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地里的庄稼仅够糊口,日子过得清苦自不用提。这几年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只能靠儿子养活。“社会工作者送来了蜂源, 还有专家教技术,第一年我就赚了4000 元!” 顿闰月兴奋地说,“我打算让儿子也回来,这比一年辛辛苦苦在外打工强多了。”
“社会工作者进行需求评估,能精准把脉因地制宜帮助农户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他们还制订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有劳动力的发放蜂源提供技术指导,没有劳动能力的加入合作社参与分红。” 提起社会工作者,省民政厅第六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白杰满口称赞,“社会工作者配合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因户施策。”
为将中蜂养殖培育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兴邦社工协助上寨村建立了金泉中蜂养殖合作社,打造“湫池” 蜂蜜品牌,线上线下帮助村民拓展销路,还推动庄浪县政府出台了中蜂养殖扶持政策。其他的项目点如郑河乡下寨村、郑河村,盘安镇托神村、马家村等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村民脱贫致富有了出路。
大树乡的孩子们在临夏州参观
关注“半边天”,自助互助增能力
记者走访的几个村子,不甘贫困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老人、妇女、孩子留守在家。而当地妇女勤劳、质朴、能干,是“三留守”群体中最有可能改变家庭现状的人。
甘肃一山一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就将扶贫重点聚焦在农村妇女身上,为她们量身打造了“助力半边天”项目。
“我们为每户贫困妇女发放一头基础母牛,待母牛产下牛犊后, 再无偿将牛犊‘滚动’给下一批贫困家庭。”项目负责人马鸿丽介绍, “这样一来,一头母牛可以使2—3 户家庭受益,一家增收5000 元不成问题。”
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没有止步于此,他们不但培训技能,提高妇女脱贫增收的能力,还通过组建社区妇女小组,组织社区讨论会,让妇女参与项目管理与项目方案制订,提高妇女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平凉市崆峒区上杨乡小岔村是一个回汉杂居的村庄,50 多岁的朱红大半辈子都在家里操心牛羊、蔬菜、土地、老人和孩子。社会工作者来了之后,又是摄影比赛又是组织外出参观,这可让她开了眼界。
“以前村里说开会,我觉得都是男人的事。现在每次妇女小组开会我半夜就起来洗漱找衣服,试着穿哪件衣服好看。给娃做好早饭后, 就开始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激动得不行。”朱红兴奋地说。她被选为妇女小组的代表后,还参与项目管理和村里的事务,积极性非常高。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多儿乡尼藏村,简公益的驻村社会工作者也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妇女群体。驻村社会工作者夏吾太向记者描述了刚到这里的情景:“很多藏族妇女连自己的手机号码都报不上来,更不要说写自己的名字了。”
“驻村社工给我们开了妇女文化学习班,找来村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教我们识数、认字。现在我出门会认班车了,办事也不用别人帮我写身份证号码了。”高白开心地说。
抓娃娃教育,给乡村更多希望
经历了几次过山车一般的颠簸, 记者来到了传说中的“一群大山开会”的地方——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这里是甘肃乃至全国最深度贫困地区之一。除了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教育也是短板。当地人觉得读书没用,尤其是女孩子,不如在家干家务或早点嫁人。
扶贫要扶教育,只有抓好娃娃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女童助学计划” 就是甘肃省社会工作助力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一个服务子项目,它从驻校社工衍生而来,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申请项目等多方式筹集资金, 响应政府“控辍保学”的号召,帮助女童上学。
驻校社会工作者骆晓娟告诉记者:“我们有严格的资助标准,不光看家庭条件,还会结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等,采取‘先考勤后发助学金’ 的方式,鼓励和督促家长及时送孩子入学。”
驻校社工不单单把孩子“劝回” 学校,还建立了长效的跟进机制, 对女童定期家访、对所在学校和老师进行回访,了解她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定期召开家长会、女童线下交流会,搭建女童、家长、老师与社会工作者的交流沟通平台。
每年夏天,社会工作者还会组织“生如夏花之绚烂”主题夏令营, 让从来没出过大山的学生到城市走一走,看一看,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大树乡党委书记陈元辉放心了, “社会工作者家访对‘控辍保学’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们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大树乡杨家小学校长陈泽良很开心,“最近,驻校社会工作者依托民政部的‘牵手计划’把浙江的资源拉到了我们学校,帮助我们建了学生食堂,孩子们再也不用啃冷馍馍了。”
大树学校教导主任苗玉蕊很兴奋,“社会工作者组织我们去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把先进的课程和理念引入东乡县的乡村教育,我感到我们东乡有希望了,备受鼓舞。”
孩子们能上学、爱上学了,家长们的思想也变了,许多家长渐渐明白了读书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有效途径。
在受助女童小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今天参加了社会工作者姐姐组织的夏令营,第一次走出大山,去了兰州,坐了地铁,参观了博物馆…… 我很感谢她。我知道我是全家人的希望,我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甘肃采访,记者看到贫困村庄正在发生变化,也看到了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初心和坚守。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