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的诸多公益组织的回应中,是否遵循这样的路径:从问题识别与建构,到系统地辨明并瞄准需求,到最后形成有效的干预并使目标对象获得有效改变?政策是否有效地回应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社会资助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避免大量重复的、短平快的项目导致公益资源的浪费?如何使三者之间产生复合效应,进一步推动行动?
这正是“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公益导航”项目(以下简称“公益导航”)想要要探究的。留守儿童公益导航研究采用了上述系统性、结构性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辨析,对相关的支持性政策(资源)状况进行梳理和呈现,再对在地组织进行行业扫描,并进一步分析和提炼干预模式,希望借此引导公益资源合理、有效地流动。
“公益导航”项目由沃启公益基金会发起执行,项目最终的研究成果将在香港乐施会的资助下,于近期通过知识产权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举办发布研讨会,欢迎关注。
(本研究的参与者和报告作者包括:耿和荪、刘海英、曹阳、段俊英、王静)
--编者按
作为该书成果发布的预热,沃启君将以“研究-问题与需求分析”、“需求解决方案——案例与名录”、“政策与资源”三个板块为题,连续推出该项研究的精要内容。
沃启君在第三期推送“研究-问题与需求分析”的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参与主体与干预实践研究。
研究发现,家庭、社区、学校都是留守儿童保护重要的参与主体。其中,民间干预的主要问题包括:因资源约束致无法实现有效干预;评价体系偏差排斥了部分真正的好项目;看上去很美的政策需要落地。
公益导航团队认为,总体而言,感受性的关爱、持续的陪伴是一个最普遍性的干预策略,应当根据留守儿童保护的特殊性给民间组织以政策、资源支持。为此,建议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服务体系建设。
与需求甄别
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用多次论证、两轮问卷互证的方式来探究留守儿童的真实需求。第一轮问卷针对驻校社工和支教老师填写,第二轮问卷针对农村老师、支教老师、关注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从业者、曾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亲友和一般公众。
从两轮问卷的调查结果识别出的需求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两轮问卷分别识别出10类需求,其中有5类需求是两轮问卷结果中相互重复印证的。
这5类需求为:人身安全教育、生理卫生及防性侵教育、及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跟进和专业心理辅导、社会监护的介入以及对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和咨询,剩下的分别有五项出现差异。这是由于调研对象不同导致的理解差异(对此的分析详见:第二篇 农村留守儿童需求辨析)。
家庭端干预:感情支持与保护,促进社会化发展
家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抚养、保护、教育和情感培育方面,父母是儿童获得情感支持和保护的最核心力量。情感支持、儿童的初始社会化过程都主要通过家庭来完成。
1、新型家庭结构下重构有效亲子关系的可能性。
对父母的关键干预
※ 对家长的责任和亲子意识培训。应该加强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和孩子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加他们对自己留守孩子的了解和重视,提高他们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
※使用便捷的沟通工具。
※促成父母与孩子的团聚:假期相聚,父母减少在外时间。
※学校和代养人对孩子的教育:理解父母,而不是怨恨父母。
2、针对隔代和其他代养教育的支持性、替代性干预策略(祖辈是留守儿童的主要代养人)
对代养人的主要干预
※加强对代养人的培训和支持。
※由其他组织或者网络分担隔代养育人的职责。
加强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可以缓解老年代养人的教育问题。幼儿入园率提升,有助于部分弥补隔代抚养的一些问题。孩子的身心健康,应得到老师的专业性的帮助,同园孩子的交往,也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但是学前教育费用对多孙辈留守老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本研究征集的88个项目中,涉及课业辅导/课外兴趣拓展/课外活动的有48个项目,占到55%;涉及亲子沟通/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教育(辅导)的有45个项目,占到51%。提供课业辅导、丰富多彩课外活动或兴趣引导、安全健康教育等,以陪伴性成长为主要目的服务,以弥补隔代监护能力不足等问题。
民间公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提供游乐、卫生、健康教育、观影、美术、舞蹈和手工等陪伴活动;开展减防灾,安全等主题教育,举行社区亲子运动会等,孩子的课业辅导,提升读写能力;到志愿者家里感受温情;或者定期到就近县城参观有意义的活动场所;建立留守儿童服务站,提供假期日间照料。
社区端:汇聚、疏通各种资源,实现多种保护支持
留守儿童对社区有饮食起居的照顾的需求,还需要一个健康的社区环境,针对儿童的社区教育,给孩子心理归属感。社区是一个家庭与大社会之间的小社会,属于孩子成长的微系统,具有社会化功能,也具有控制功能,维护社区秩序,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对于处于不利地位的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在社会组织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以社区为基础建立儿童保护网络的项目回应了孩子们的各种需求。
对社区的干预策略
※社区儿童保护网络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基于社区,二要注重保护,三要形成网络
※ 挖掘多种参与力量,撬动的核心力量要明确
主要干预内容
※ 信息收集、报告、回应机制
※ 临时庇护,紧急救助。为高危个案提供转介、干预等服务
※ 心理辅导及社工服务
※ 开展社区活动或者以儿童为主的各种主题活动
※ 家庭支持性服务
※ 本土知识的学习、增加与社区链接和融入
※ 硬件建设
1、社区可提供多种保护功能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与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自2010年起共同开展了“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在村级建立“儿童之家”和“儿童福利主任”的示范活动,旨在将示范村附近的儿童全部纳入照料范围,该村级儿童主任模式试图解决基层儿童福利和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
2016年, 民政部以“百县千村”的规模推广这个模式。同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在全国的村(居)民委员会设立儿童福利主任,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解决困境儿童保护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中国扶贫基金会、陕西妇源汇、爱德基金会、滋根、农禾之家等建立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保护网络,都是立足社区的更系统的实践设计,满足留守儿童的多种需求。但是干预模式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动员的核心力量、切入点、项目有所不同。
国际组织救助儿童会认为,社区儿童保护网络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基于社区,二要注重保护,三要形成网络,进而推进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的交流与配合,切实关注和介入社区儿童保护工作,形成系统内纵向支持、层级间横向联动的有效网络[1]。
在社会组织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以社区为基础建立儿童保护网络的项目回应了孩子们的各种需求:
——真实掌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通过建档、热线、定期家访、热线电话等形式,对儿童风险甄别,形成预防、报告、回应机制。
——对高危风险的留守儿童进行临时庇护,紧急救助。为高危个案提供转介、干预等。
——丰富音体美课,开展主题活动(如儿童节、夏令营)。
——提供校园心理辅导及社工服务。
——在学校开展活动,预防和降低学校欺凌和虐待、伤害儿童的风险。
——本土知识的学习,增加与社区连接和融入。
如北京农禾之家的禾趣项目,依据乡村本地资源,发掘和动员村庄老手艺人,发掘村庄故事和文化民谣,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孩子们与老人、父母相融合,让单个家庭与整个社区相互联动。爱德基金会的睦邻项目中,学校老师指导留守儿童建立同伴互助组织,利用同伴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留守儿童自身参与价值的贡献和责任担当,而不仅仅是被救助的角色。如以班小组为单位,成立男女共同参与的“工学团”,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小组活动,建立信任后分享对家庭和父母的看法、彼此的困惑、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经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项目干预模式
这些以社区为基础的留守儿童保护网络,干预模式不一样,动员和依赖的资源和人力也不尽相同。
陕西妇源汇社会性别发展中心的“以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机制”试点项目,是“两纵一横”的干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力量、司法力量,同时动员社区人力资源,并横向覆盖学校、家庭等,形成合力建立保护儿童的网络。项目从三个层面——“自上而下”的儿童保护工作体系和支持机制,“自下而上”的以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网络,横向覆盖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交叉预防及教育系统——建立干预机制,推动形成社区为本的、由一系列的儿童保护政策和村、镇、县三级儿童保护与服务组成的儿童保护工作体系,并对各相关方、参与方提供培训、指导等支持。
这个项目充分挖掘、整合政府资源,与县、镇政府各部门合作。妇源汇社工和各村儿童关爱委员会以及县级儿童保护委员会合作,提供个案服务。该项目2016年7月启动,在5个行政村和驻地幼儿园、学校试点;第二年项目计划扩展到10个行政村。
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计划项目,通过“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建立留守儿童监护网络。每村聘一位全职儿童守护专员;建设儿童活动场地;承担所有儿童福利需求信息收集、向上递送职能。这个项目模式类似“儿童村福利主任”,扶贫基金会链接资源进入项目内,童伴计划在四川省的项目点与省团委合作,团委出硬件,扶贫基金会出软件,即给每个村的工作人员提供每月2000元补贴,以及后续培训。
农禾之家的禾趣项目,依靠社区的新兴主体,即拥有生产产能的农民组织,重建乡村互助关系网络。在这个新的网络里,以社会导师与志愿者资源,补充丰富乡村资源;以生活化、自然性、实践性等社区教育形式带给乡村儿童身边的、生活的发现和创造(社区教育形式)。爱德基金会的睦邻行动项目选取教师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协调多方资源,帮助其通过项目活动实现自我增能(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抗逆力),并从社会支持系统中获得成长的助力。
滋根的项目立足村小,扎根乡村。滋根认为,即使打工、空巢、留守等现象较为严峻,乡村仍然是熟人社会,十里八村的人之间很容易建立地缘甚至是血缘上的联系,村里保留了学校,这样的联系会更加普遍和紧密。利用这种村校的互动,扩充孩子们知识面和支持系统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催化村庄的文化氛围,为村庄注入活力。在河北丰宁,很多在校的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村庄中的留守妇女也可以通过村校互动活动与孩子们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成为“爱心妈妈”。
项目首先对带头人赋能,与北师大、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了《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手册》,内容包括“学校、家庭和村庄的合作”等议题,并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校试点。开展“农村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选择试点村庄和培训乡村带头人。与学校老师一道成立组织,建立机制,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并支持形成以社区为基础的、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组织网络,有人、有能力担当留守儿童守护者的角色。
项目还定期组织学校、村庄共同参与的主题活动。即在不同的节日,根据不同主题和需要,发动学生和村民的创意,将孩子们的课堂引入村庄,将村民请进学校。
如果说妇源汇的项目最大化整合政府行政体系资源,滋根以村小为基点,充分调动学校、合作社、老人组织、妇女组织,社区里的各种人力资源,成为儿童保护网络里重要的参与者。
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在社区扎根10年之久,其所服务儿童的父母大多在江浙沪、合肥、北京等地务工,离异、单亲家庭现象在该地尤为突出。中心不是由某个部门挂牌成立,而是由退伍军人刘磊在自己的家里创办的。看到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管,刘磊在家里开辟了图书角,让放学没有人管的孩子到家里读书做作业,对生活困难的孩子,刘磊还帮助对接资源,支持孩子的学业和生活。
参考资料:
[1]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救助儿童会昆明办公室反对拐卖项目组,《构建社区儿童保护网络工作指南》,内部手册,2011年
学校端:干预的三个层次
干预的三个层次:
※补充性内容—课业辅导,音体美课程
※基于孩子需求创新性的干预
※扩展的教养职能部分
就教育机会和课业成绩而言,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没有太多差别,初中孩子处于青春期,个体和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辍学风险。高中阶段留守儿童入学率低,除了女孩需承担更多的家务,也与他们获得更多的外出就业的信息与机会相关。
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扩充的养育职能。现有的教育框架是对留守儿童支持的排斥[1]。张学浪认为学校教育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唯分数论必然牺牲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的课程和活动。而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这一块缺失,学校教育也不能提供这个支持。
10年来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提到的干预措施比较精确地瞄准了留守儿童在校的需求。当乡村老师严重缺编、老师超负荷工作的时候,当分数和安全考虑高悬在学校头上的时候,当资金捉襟见肘的时候,上述种种真知灼见只能安然存在于学者的建议和政策文件里。让政策落地,需要执行者意识到位,人力到位,财政到位,考核指标到位。
在近期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社区空心化后,依靠村两委,或者村级社区组织,难以有专门的资金、场所,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留守儿童的特殊教育与辅导。建议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设施和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扩展教育功能,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不断扩充学校职能,从教育到养育都在其中。
寄宿制是被当成一个留守儿童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来建设的。但住宿条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生活老师缺乏,往往班主任替代生活老师,班主任和一些老师从早晨5点半到晚上10点工作,甚至必须住校,使自己的孩子也成为“留守儿童”。还有一部分在学校附近租房的儿童,管理失控。(范先佐,2005) [2]。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制度和财政安排无法实现上述功能的时候,社会组织作为外力介入,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改善和补充作用,以及小范围的立足农村儿童需求的教改试验。
导航项目征集到的留守儿童项目中,驻校社工(到校社工)模式已经被多家机构和学校采纳。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驻校社工项目最为著名。基金会认为,教育最本质的作用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渗透和影响。社工进驻寄宿制学校,与学校一起以丰富的课程和活动,关注学生社会化成长过程中的多样需求;以关怀和爱带给学生安全感、自信心和良好的朋辈关系;以陪伴与呵护,帮助学生度过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工长期驻在学校,与学生保持长期的接触和陪伴。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如小组活动、社工课堂、个案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一对一的方式解决儿童的困惑。还有课业辅导、生活习惯的培养、同伴互动、青春期教育等。驻校社工是回应需求最广泛的一个干预模式之一。同时,具备长期性、专业性,让孩子在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环境里感受到关怀。
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和农村建设的投入主要以硬件设施为主,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更需要精神和心灵的帮助与支持。驻校社工体系能很好回应留守儿童的需求,也可以打破学校因为职责不断扩大,老师不得不超负荷付出的问题。
一公斤盒子以简便、易复制的教育工具,针对现有以城市需求、农村少数学习优秀生为主导的选拔教育体制的弊端,增加了相应的与生活、成长相关的有趣、实用的教育内容。
4+1项目[3]是利用行政系统和权力在现有体制内强力嵌入、服务于留守儿童。精准的内容,专业而标准化的操作、体制内升迁的激励,都让这个项目富有成效,让学生受益。但是在其他体制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完全依赖基层老师的付出,就会出现行为规范很好,但未必能激发孩子心灵的担忧。
驻校社工模式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更放松的陪伴成长环境。但是实施该模式的主体,包括公益组织和学校如何更好的衔接,让社工更多地介入,更深度地干预?如何对社工和公益组织提供更好的财政资源和专业支持,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张学浪,基于学校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路径探索[J]农村经济 ,2015年第11期
[2]范先佐,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七期
[3] 2009年,基于留守儿童的共性特点和问题,顶新基金会在重庆试点留守儿童“4+1项目”,其中“4”是四方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以及行为养成教育,“1”是儿童的营养健康和安全,充分利用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来开展活动。
重要需求解析
从儿童需求角度,分析回应需求的实践情况,主要分析同伴接纳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卫生。
l 同伴接纳
在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中,同伴接纳、同伴教育也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条件。好的同伴关系可能有助于缓解父母不在导致的孤独感、不安全感,在社会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参照对象,好的同伴关系也会降低霸凌风险。农村留守儿童大都不善于交往,不能融入到同伴中去。但是又非常渴望同伴的情谊。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对父母的依赖逐渐降低,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的作用则日益增强。
l 心理健康:横看成岭侧成峰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是最为复杂的,各个研究因所用的测量指标、方法不同,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风俗不同,导致了结论相异甚至矛盾,但总体情况是,留守儿童更容易感到孤独、自卑和焦虑。
让孩子感受到爱、持久的陪伴,是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原则。
l 青春期生理健康、性教育、早恋
调研发现,初二以后女孩子情感更容易匮乏,缺少爱和关注。如果在外打工的人回来,穿一身新衣服,又给她买点礼物,有的女孩子会觉得“这个人好爱我,我要跟着他走。”孩子处在没人爱我的心理感受中,谁给一点阳光,感觉整个世界都是她的。青春期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甚至更喜欢和外面建筑工地的人交往,这些人外在的高大健壮的身体,能带给有能力关怀、保护别人的形象。不仅女生,男生同样也有孤独。男孩比女孩晚熟,有些东西没有人交流,想找个女朋友,互相倾诉。男孩子有时候希望被保护的心理更强烈一些。
青春期生理健康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山区信息的闭塞和孩子的羞涩,有很多孩子对生理期的维护或者是正常使用卫生巾等等卫生问题都有盲点。
l 习惯与健康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儿童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或许是因为母亲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她的健康和营养知识,进而影响孩子的养育行为。
本研究的项目样本中,涉及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疾病预防的比较少。可能的原因,一个是在留守儿童健康和生活习惯方面,由于专业门槛相对高,一般民间组织进行长期干预的比较少。此外,也许民间组织认为健康营养问题不是留守儿童独有的问题,很难单独干预。实施健康干预,一般需要进入社区,并有一定的资金保障,这些都是民间组织比较匮乏的。
问题与建议
留守儿童作为有一定独特性的群体,因为父母离家而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利条件。我们认为,总体而言,感受性的关爱、持续的陪伴是一个最普遍性的干预策略。至于经济补贴、医疗救助等,因留守儿童中不同的情况而定。因为留守儿童内部也是多样化的,贫困儿童、事实孤儿一样需要相应政策的支持。
应当根据留守儿童保护的特殊性给民间组织以政策、资源支持。民间干预的主要问题包括:因资源约束致无法实现有效干预;评价体系偏差排斥了部分真正的好项目;看上去很美的政策需要落地。
为此,建议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服务体系建设。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建立驻校、驻村社工体系,既能有效形成稳定、专业的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体系,也能增加就业岗位,还能填补贫困地区农村社工领域的空白,同时可为建立完善农村老龄人口等其他专业服务体系累积经验。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