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简报2019】这一年,那些守望乡村的人

 

 

 

 

2019年已离我们远去,

但它并非不留痕迹!

 

这一年,有太多人进入我们的视野,

传递光明与希望,梦想与感动!

有的人,面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

而是直面挑战、躬身入局,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他们是有态度的人!

有的人,带着科学思维和质疑精神,

去求真、求美、求善!

公益的道路上,上下求索,寻找改变世界的那条最佳路径!

他们是用科学改变公益的人!

有的人,像困在孤岛上的“鲁冰逊”,

需要一个支点脱离险境,

重新回到阳光照耀的地方,感受爱和温暖!

他们是需要获得平等和尊重的人!

有的人,离开繁华都市来到贫瘠乡村

在乡野中遇见另一种生活,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在这片热土上耕耘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他们是守望乡村的人!

 

 

 

 陈瑶:

i20 让故乡年轻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乡村,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故乡,需要更美,需要更有活力,需要让年轻人留下来.....

 

乡村曾经是我们最大的生活场景,但是,现在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都往城里跑。总觉得回到乡村就是失败,但在城里似乎也没有感觉到期待的成功,“假装生活在上海”。那么,年轻人到底能不能回乡发展,我们能做些什么支持年轻人回乡发展?

 

年轻人回到乡村,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怎样少走弯路?怎样为年轻人在乡村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在乡村能不能找到同道中人?所以,我们在乡村要做的就是为年轻人赋能的工作。

 

我经常讲,回乡创业的年轻人都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么多年,我们支持了很多乡村年轻人不再失学,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大多是在城市工作七八年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就回乡创业,这些年轻人都很可爱,很努力。他们愿意生活的真实,努力在实践中改变自己,更踏实的去探索自己的发展空间。

 

官文宾:

乡村儿童不读“书”

是无“书”可读吗?

 

 

 

“记者少我一个不少,但NGO正在起步阶段,多我一个就多一点影响。”

 

面对乡村基础教育的贫瘠土壤,官文宾坚信阅读是最好的改变路径。“阅读就是一颗创新的种子,可以慢慢发芽改变原有的体系。”

 

从基础产品“班班有个图书角”出发,到深入学校的阅读课,担当者行动沉淀10年,将阅读服务嵌入到所及的每一所乡村小学。在官文宾看来,这是担当者行动在乡村儿童阅读教育中发挥独特价值最厚实的基础。

 

而通过乡村基础教育,官文宾和团队怀有一个更宏大的愿望:以公益的形式参与到中国社会转型进步中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

 

汪星宇:

乡村更需要关注,不仅是扶贫

 

 

“我在欧洲交换过大半年,在纽约读了两年的研究生,但是每当国外小伙伴问起我中国是怎么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总是回答不上来,往往我能想到的只有北上广深,加上上海的郊区,我的祖国那么大,但真实的面貌是什么样的我其实知道不多。所以我与我的团队创立了乡村笔记,希望创造一个教育行业的新品类,让更多的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拥有双向的视野,不仅有高楼大厦、纽约巴黎,也不能缺少乡村田野、乡土中国,去了解中国的乡村,从而了解一个更加完整的中国。”汪星宇认为,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对他而言,这是一项准备“一战到底”的事业。

 

汪星宇最开始也想着帮村里的老乡卖点农产品增加收入,但在扶贫的过程中有伙伴说不喜欢“扶贫”这个词,因为让人觉得没有力量,很多当地的孩子看到一波又一波的人来扶贫会认为自己的家乡特别差劲,能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汪星宇就在思考:乡村虽然缺少物质条件,但更缺的是关注,是一颗平等的心。

 

康宏韦华:

真金白银帮助了父老乡亲

我却是收获最大的那个人

 

 

虽然发起了公益机构,但这只能是我的兼职。我要通过做教师来获得稳定收入,养活自己和家庭。

 

 

参与公益,虽然真金白银帮助了父老乡亲,但我认为我是收获最大的那个人。

 

公益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昭通市以外的世界,不管是社会认知,还是电脑等科技产品的使用,以及全国各地好友的建议和帮助,以及,参与公益以来面临的快乐和痛苦,困境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再生。

 

比如,我三十多岁才开始学电脑,起初连电子邮件都不会发。第一次收到压缩文件时很迷惑,当时我想了两个问题:对方怎么把word文档装进去的?我怎么才能把压缩文件里的东西拿出来看?随着身边陌生的东西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它们迫使我在压力中成长。

 

刘新宇:

媒体人转型做公益

最该时刻自省的是‘做’的功夫

 

 

在做公益之前,刘新宇从业媒体多年,曾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可谓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媒体人,而今转身公益,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上学路上每年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业已成为领域最重要的连续研究文献。

 

当下很多知名的公益项目(活动)都是媒体人发起的,媒体人做公益是否有更多的优势?

 

被问及这个问题,刘新宇淡然道:“我不认为媒体人做公益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原因很明显,媒体的训练目标是‘发现真相,呈现真相’,这当然不容易,但作为解决问题这个链条上的环节来看,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因此,媒体人转型做公益,最应该时刻自省的是‘做’的功夫,知行合一,我认为需要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媒体公益人作为座右铭。许多媒体人发起的公益项目知名,这是由他们以往的专业训练决定的,但仅限于知名是不够的,知名后还要有韧性有后劲,有匠人的功夫,这往往是短板。

 

如果非要说什么人做公益有优势,我觉得应该是商业人才,因为他们的专业训练和技能其实跟公益最接近,转换成本最低。

 

上学路上对于我的意义非常简单,是我自己的价值选择,我通过做公益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守望初心,从未改变!

 

璐瑶:

一场坚持了十年的乡村边缘少年成长实验

 

 

 “我想发起一个助学项目,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发现更多可能性”,几轮家访后,璐瑶下定决心,借着酒意吐露了想法。

 

带她支教的本地老师却一盆冷水泼下来:“这助学不解决问题,一两年也不解决问题”。

 

村里的老教师看得清楚,这些年来,璐瑶不是第一个来支教的高知青年,也不是第一个“想要做些什么”的人。他们还是一半试探、一半邀请地问璐瑶:“你能坚持多久?”

 

璐瑶回到北京,入职金融街,开始一边职场打拼,一边兼职到田阳助学。当时26岁的她并不知道,自己会坚持十年。也没想到自己甚至会为了孩子,彻底辞去工作,告别世俗认知的“正确路径”,远离北京上海、扎根田阳。

 

猫太郎伍茂源:

我不想在高高的写字楼里

错过这场将要持续三十年的运动

 

 

我要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没错,在大地上画满窗子,是有意义的事。

 

乡村振兴是一场与历史包袱的决战。任何一个小小的更新,都会激起一浪又一浪的负能量,得有人决意一同死磕,方能战到胜利一刻。

 

每个决心从小家庭里出来服务公众的村民,谁的心里不曾生过一丝怯弱?又有谁,不是有了一路风雨相伴,才点石成金呢?

 

乡土社会在创痛下的自愈力,和自驱力一样,是乡村建设至关重要的核心工作。但,自愈的力量不是来自施舍,而是来自陪伴。

 

我并不想在高高的写字楼里,遥祝着但却错过着这场将要持续三十年的运动。所以,我留在了一个能够长期担任陪伴者的机构,而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大地上画窗子。

 

有了窗子,便会有阳光;有了阳光,万物自会生长。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简报  简报词条  守望  守望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2019  2019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