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容易社会 · 01期】残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瓶颈在哪里?(下)

【编者按】●●

残障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残障人士因被社会与公众不断地贴标签、从而逐渐建构的刻板印象,影响了残障群体平等享有基本服务和工作的权利。

 

为提高残障人士社会融合能力、赋能残障人士公益组织提供服务及倡导的能力,乐施会与伙伴中国发展简报在欧洲联盟的支持下,将举办系列【残障人士社会融合】为主题、致力于残障人士及相关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线上讲座。

 

讲座欲通过邀请助残领域内专业人士,为大家从性别公正、赋能增能等角度分享残障人士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与实践,促进残障人士公益组织间交流经验和教训,从而达到赋能目标。

 

本系列第一期讲座,邀请到主讲嘉宾:李会(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资深社工) ; 她分享的主题是【残障人士社会融合】,通过社会融合理念剖析和干预案例,探讨何谓真正的增能?思考残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瓶颈有哪些?从哪几个层面干预?

 

本文摘录部分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更多干货请关注:

残障人士社会融合】线上系列讲座 

 

 

 

说到残障人士社会融合你能想到的问题是什么?

 

也许你会想到教育、婚恋、就业都有融合的困难,比如能力弱,教育环境差,无障碍设施不足等等,诸如此类貌似不可跨越的“鸿沟”。

 

那么,到底是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还是文化因素?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究竟面临哪些现实的挑战?社会组织需要从哪些层面进行干预?

 

 

 

不愿出门的“心理障碍”是什么? 

 

 

 

关于社会融合,残障小伙伴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我在公共场合里就像是个怪人。我甚至无法像常人一样去咖啡厅喝杯咖啡。因为咖啡厅提供的无障碍设施实在太不到位了。我只能去有为残障人士配置公共设施的饭店吃饭,并不是说我想去哪家就去哪家,各种设施障碍阻碍了我的通行。实话说,我没法选择。”

 

正是这种无障碍设施不足,不仅阻碍了残障朋友参与社会,更多的是阻碍了一种自由的选择权。这种缺乏自由的选择权,会让残障朋友感觉不舒服,好像这个世界都与我作对,我很难过。

 

“我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却什么也不用干,成天接受着他人投来的关怀,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只能是表面的。若是如此,我无法从这个群体中得到一丝社会归属感,我觉得自己是被忽略和不被看见的,感到自己是无用和没有价值的。”

 

“ 虽存在,却无存在感。”这是很多患者经常提到的。他们想,回到家中,我尽量不说话,尽量不引起家人的注意。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遇到事情忍着,尽量不给家人添麻烦。同理到社会残障人士再就业中,常常会觉得自己可有可无,有我没我一个样。

 

为什么你不想出门?

 因为“我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没有平等的公民权感。在工作、教育、社会服务、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机会很少,不容易参加,在这方面常常感到被孤立和区别对待,没有人格尊严,很受侮辱。我残疾,我脆弱,我无力反抗,只能沉默。”

 

这种不平等感与低自尊认知,让越来越多的残障朋友寸步难行。再加上社会排斥,迈出家门更加不容易。比如,有儿童因跳舞导致受伤致残,学校会理直气壮的说,你的情况太特殊,我们无法保护你,或者你进进出出伤到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学校会考虑各种不允许的理由。通常遇到这种情况,社工会反复沟通,慢慢学校才会同意,所以社会融合工作需要特别的耐力和信心。

 

“我很少外出,很少交朋友(不想总让朋友买单), 不想拖累家人和朋友。”会经常听到残障朋友这样说。

 

因为缺少受教育机会,学历低、技能少、无工作能力、收入少、使残障朋友陷入一种贫困循环。

 

残障小伙伴看来,“我从政府那得来的救济金也只够我买买食品杂货之类的,所以我很少和别人约出去。难不成每回和朋友出去都让朋友买单吗?我还是尽量多呆在家里吧。没想到我竟越来越习惯将自己”隔离“起来,虽然对自己这个状态感到有些恐惧,但我无可奈何。”

 

 

 

 

走出家门的社会阻力在哪里?

 

 

 

残障小伙伴为什么不想出门?是真的不想,不愿意吗?那在别人眼里,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1、低期待

社会认为残障人士理应扮演的角色是政府福利的受惠人,并不指望他(她)们像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也很少引导他们自我发展 (self-development) 和自我实现 (self-realization) 直至以一名社会成员的身份自信地享受生活。社会缺乏对残障人士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引导。

 

2、关注“残障”而非“人”

其实,当我们看到一个残障人士时,首先看到的是“残障”,在社会融合中,我们发现很少关注到个体个性化需求,也许只是想社会上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吧,很少考虑到个体需求。比如,盲人就去按摩,肢残就去开网店。残缺与异常常被引起注意和观看,常有好奇之心和好奇之行为,甚至有害怕、躲避、歧视、疏远等行为;

缺少对人的主体性的意识,常将残障人士看作有待帮助的客体和弱者;因不知道如何与残障人士相处而非常刻意的去对待他者。

 

3、被动性包容

残障人士在社会中虽不被大众所排挤或孤立,但也不会受到欢迎,即大众对我们的包容不是发自内心,其实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如不情愿。残障人士虽是独立的个体,却更像是大众打着博爱和包容的名号在帮扶的弱者,认为自己只是享有社会关怀的二等公民,感受不到独立性。比如,经常有社会人士拿着米面去慰问,其实残障朋友感觉到这并不是他们需要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4、刻板印象 

我之前独自一人逛超市,买衣服或是旅游的时候,曾被别人说是一位“不寻常”的残疾人。什么叫做平常?什么是不平常?我凭靠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却成为了他人眼中那个不平常的残疾人呢?有些人甚至还对我说:‘你看起来不像是位残疾人。’ 这种评论暗藏了多少人在内心给残障人士贴上的负面标签。也有残障朋友会说:谢谢你提醒我,你不提醒我都忘了自己是个残疾人!

 

 

 

如何定义社会融合?

 

 

 

何为社会融合?

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可以真正参与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经济、休闲娱乐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活动。

 

欧盟定义:

社会融合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享受正常的生活和所在社区环境,并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是要确保他们有更大的参与决策权,如关于他们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获得基本权利的获得等方面 。

 

加拿大莱德劳基金:

社会融合不单纯是对社会排斥的反应,社会融合包涵过程和目标两方面,它旨在确保所有人能够参与到一个被重视、尊敬和奉献的社会中。社会融合是取消限制、理解我们想在哪里、怎样到达哪里的一种方式。社会融合有五个维度:受到重视的认同、人类发展、参与和介人、亲近和物质丰足。

 

社会融合的基本特征是:共享社会经验,广泛并积极参与,人人享有平等的生活机会,全部公民都有基本社会福利。社会融合需要社会政策来改善能力,保护合法人权,确保所有人有机会和能力被融合,避免将焦点放在生活贫困或需要社会救助的个人身上,可以避免对受难者的谴责。

 

 

 

 

社会融合的要素有哪些?

 

 

 

真正的社会融合始于关注,呼吁大家用心去看见,用爱去理解,和用情感去建立联结。

 

1、归属感

残障人士在其所处的集体或社群中能体会到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团体精神。已经将自己视为社群中的一份子以及一名真正的国家公民,并且认为自己能扮演起积极的角色,为其所在的社群作出贡献。在这个团队中,有属于他的职位和角色,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融合实务中,很多人会排斥伤残这个事实,所以在住院期间,集体训练中,我们会引导大家他们表的是一个群体,在外出时,会注意自己的着装,注意自己的形象,会做些这类干预。

 

2、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很重要,如果在社会融合中,亲密关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当残障人士建立起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相互关系时,他(她)们的存在才是被认可与接受的。这种情感联结让他(她)们更有归属感,而且推动了持续的积极参与。比如,有一个22岁的小女孩,她来实训点,需要坐地铁两个多小时,但她觉得因为这里有一群小伙伴,这是这种力量,推动她就业的动力,并主动与社会融合。

 

3、权益与参与意识

社会融合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选择和决定权且都是可为自己做决定的独立个体。在大众的刻板印象里,残障人士大多无法自行做决定。残障人士必须先清楚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权益,并尽力去维护它们,才能逐步改变社会

有些残障朋友反馈,比如搭乘地铁,坐牵引梯比手扶梯更危险,虽然也多次向地铁运营部门反映,但可能没有人正面回应这个问题,他们期待跟地铁人员有一个对话的机会。在残障设施建设中,考虑他们的建议。

 

4、责任与义务

很多时候,讲到赋权,不能一味的只考虑权益,也要尽一些义务。在训练中,帮助残障人士不仅要了解公民权利,也要公平的履行公民义务,如助人等;并在社会职务或角色上尽己所能,得到他人真正的认可。一个没有任何责任感的人并没有真正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真正融入社会也意味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融合从哪些层面干预?

 

 

 

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分别从三个层面干预:个体干预、环境干预、文化干预。

 

从个体干预层面来说,了解社会融合的瓶颈之后,在社会干预实践中,做的最多的是个体干预,大多数因突发意外伤害的残障小伙伴,因为他自己不能接纳正视伤残这个事实,重新以新的身份很好的生活。

 

基于这种诉求,社工就需要从身体功能、情绪认知、参与动力、意识提升(残障观念、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群团意识等)等几个维度进行干预。

 

而环境干预,主要是帮助残障人士更好的参与社会。包括,社会环境:(家庭、亲友、邻里、朋辈关系与支持)物理环境:无障碍出行、辅助器具、合理便利的争取等。

 

关于文化干预,我们一直努力在做,但效果不是太大。比如与刻板印象的对话行动,残障新认知倡导、残障群体文化营造、新媒体与社会价值观引导。不段倡导大众用新的视角看残障,让大家了解,其实残障人士可以扮演多元丰富的社会角色,我们也希望营造一种新的社会认知和多元文化。

 

 

 

 

如何消除无障碍中的“障碍”

 

 

 

社会融合干预实践中,有两个概念要分清楚:比如:合理便利与无障碍。

 

合理便利,是指根据具体需要,在不造成过度或不当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必要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它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改装设备;重新安排工作时间;调整课程学习材料,提供支助人员等。

 

那么,通常指的无障碍与合理便利又有哪些区别?

 

第一,无障碍针对群体需求,合理便利更多针对个体(性)需求。个体的需求是不同的,一刀切的“无障碍”可能没有办法满足某一个体的需求,个体可以要求“合理便利”。

 

第二,无障碍是一项主动义务,合理便利可以是一个被动的义务。无障碍是指,即使现在、此刻没有残障者,也该考虑整个群体可能的需求,但考虑到一些设施的改造有经济和时间成本,允许逐步执行。

 

合理便利是指,如果不提供合理支持,TA就没有办法享受机会和行使权利。个体需向义务方提出自己的需求,如果没有给义务方造成过度的负担或不合理的困难,就需要立即执行。如果确实带来不便,就要另想别的办法。

 

现实中如何消除无障碍中的“障碍”?

 

首先,在融合实践中,特别鼓励大家积极提出和倡导。这需要残障朋友合理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需求,对无障碍环境进行更多的改造,才能合理便利。尤其是合理便利的提出非常重要,更多的小伙伴走出来,让社会大众了解你的需求越多,环境才能改造的更好。

 

其次,无障碍没有什么一刀切,也不是说,改了以后就再也没有障碍了,由于个体不同,障碍不同,基本上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实践中,社工经常会如和残障人士一起,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比如,向广州地铁公司表达坐轮椅出行的需求,在保证安全及自身能力所达情况下,希望能自主上下手扶电梯,而无需借助无障碍升降平台。

 

残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实践中,从生活自理到就业创业,确实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关注个体到关注社群,同样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看待残障?如何与残障人士相处?如何发挥专业影响力?从损伤到残障的过程中,社工如何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当然,社工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我们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社工是激发和整合已有资源,挖掘服务对象自身优势并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呈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定义自己。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  社会词条  残障  残障词条  瓶颈  瓶颈词条  融合  融合词条  人士  人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