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职场】实务社工的收入为什么会比较低?

笔者走访过不少的社工机构,也和不少的实务社工有过交流。其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反映就是:收入较低。当被问到其收入期望时,多数实务社工给出的回答是希望能达到当地收入水平的中等或中等以上。客观地说,如果从社工服务的群体广、人数多,且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杂的角度看,这样的期望并不过分。但为什么实务社工的收入会较低?在笔者看来,大体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与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目前,对于社工来说,无论是政府直接购买岗位还是以项目形式购买服务,都是由政府出资。而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的财力也有着明显差异。比较富裕的地区,政府财力相对宽裕,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实务社工的收入相对就高一些,反之,则只能维持在一般甚至较低的水平。这是由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所造成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

 

二是由于目前社工机构门槛较低

 

仍有不少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之处,导致不少地方的社工机构领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地方政府每年用于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总量又是有限的,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得不少社工机构都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中,只能通过低薪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日常运转。

 

三是社工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思路需要理顺。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不少社工机构认为,政府只有给更多的钱,自己才能做更多的事,否则,很多事情想做,但是由于缺钱做不了;而政府部门则认为,如果社工机构不能做出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乃至亮点来,又为什么要给那么多的钱呢?这两种思路之间是有着潜在的矛盾的。

 

二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硬件建设非常重要,因为既可见,也更容易实施和把握,而社工服务具有“软件”性质,往往需要较长甚至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地见成效,例如社区人际关系的改善,常常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够实现,而且也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指标体系来加以衡量,因为它更多时候是一种隐性的状态,可以感受到,却难以像盖起一栋大楼、修起一条马路、架起一座立交桥那样能够直接看到。

 

 

坦率地说,就目前而言,许多地方政府对硬件建设更感兴趣,硬件建设对其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如果这些硬件方面建设被列为政绩考核指标的话,则压力更大,地方政府财力中的相当一部分会被分配并投入到这些硬件建设中去。至于社工服务,由于其“软件”性质,不少地方政府缺乏对其实际关注度,在支出分配和支出安排时,难以成为前序考虑事项,投入自然也就不会很多。政府投入有限,社工机构能够得到的总盘子较小,实务社工的收入也就很难能够上得去。本人多次呼吁将社会工作定位为“民生学科”、“社会治理学科”,建议将社会工作服务列入地方政府硬性考核内容,原因也正在于此。

 

需要指出的是,在走访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在以下若干情况下,实务社工的收入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一是当地政府或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对社工社工服务较为了解和认可,当地对于社工收入有明确的政策倾斜和扶持;

 

二是社工机构自身或已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能够持续拿到较多且较大的政府购买项目,或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能够给予本机构中的社工以较高薪酬;

 

三是有些学校、医院等单位设立了专门的社工岗位或部门,在这些岗位或部门工作的社工,其薪酬由这些单位自行支付;

 

四是现在有不少企业或社会资本介入诸如养老等市场,在其所办的养老公寓或养老院里,常常设有独立的社会工作部门,并聘请社工专业人员从事相应服务,所提供的薪酬也相对较高。

 

笔者认为,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数量难有大幅增加的现实情况下,后三者可能会成为今后实务社工愿意选择进入其中就业并获得较高收入的重要渠道。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工  社工词条  实务  实务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职场  职场词条  收入  收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