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青年社会责任家】远方的身影——“乘风破浪”的乡村姐姐们

作者|珊迪    校改 | 子文 姜姜   编辑|小明

 

 

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热播,我们看到了一群年龄30+的姐姐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她们的笃定、自信与光彩打破了我们传统印象中年龄对女性的枷锁。

 

 

年轻活力是美,沉稳大气亦是美,其实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定式可以框尽美的全部。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冲在抗疫最前线的“最美的女医生”、“最美女护士”让我们认识到了女性的能力与担当,各行各业中,女性的力量都在崛起,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但是,当我们在积极讨论女性议题时,绝大多数的焦点都放在了城市女性的身上,忽略了在我国更广泛存在的乡村女性,缺乏现代的交流手段,使得她们处于“失声”的状态,而逐渐“透明化”、“边缘化”,而唯一出现在大众媒体的机会,还总是被冠以“地位低下”、“素质低”的标签。

 

然而,也正是在这样一群人中,有的人正在为取得更广泛的进步和发展而默默努力着,她们在用坚持和勇气向生活的困境抗争着,在乡村女性赋权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来源:绿芽基金会)

 

看不见就永远不会改变,听不清也永远不会有所行动。我们需要去看见乡村女性的身影,去聆听她们的声音。

 

 

 

 

01 / 大山里乘风破浪的女校长张桂梅——我想改变一代人

Zhang Guimei, the headmistress who braved the wind and waves in the mountains -- I want to change a generation

 

 

63岁的张桂梅是一所女高的校长,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贫困山区教育扶贫的战场,她建立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公立高中——丽江华坪女子中学,让大山里的女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家庭,走出大山,受到高等教育。

 

“我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来读书,这是我的梦想。”

 

为什么要一定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呢?

 

张桂梅说:“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是会影响三代人的,我想切断‘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女儿’之间的代际传递。”

 

 

但一切来得并没有那么容易,学校成立前,张桂梅“像乞丐一样”筹集经费,却被骂是“骗子”。

 

有一次,她到昆明的一家企业筹集办学资金,话还没说完,老板就叫保安赶人。尽管饱尝苦痛和心酸,张桂梅始终没有放弃,为了这个在他人眼里“很难实现的梦想”奔走了5年。

 

终于,在2007年时,张桂梅作为人大代表参会的时候,她破旧的穿着引起了一位记者的注意,让她终于有机会把这个真诚的梦想带到了公众的眼前,她朴素而深情的表达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打动了无数的人。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张桂梅从零开始,坚持了12年。

 

她带领学生们和老师不断克服苦难,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 上升到20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张桂梅交出的成绩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而她的这份努力也改变了上千女孩的命运。

 

 

张桂梅说:“当我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在为社会做贡献时,我们觉得值了。不管怎样,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

 

每年寒暑假,他都坚持到贫困山区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到大山,为大山里的女孩争取平等的权利,让她们有机会可以去体验更广阔的人生。

 

在农村,60岁以上的妇女绝大多数是文盲,通过对村中老一辈女性的调查发现,在村中,女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往往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

 

如果他们出身于父母观念较为开明或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其家庭对她接受学校教育机会的正面影响要大于类似家庭的同龄男性;相反,如果他们出身于父母观念以及较为保守或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其家庭对他们接受学校教育机会的负面影响也要大于同龄男性。

 

 

也就是说,村中的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更容易受到父母观念以及家庭生活条件的影响,而男性则更有可能游离于这些因素之外。

 

这些因素在老一辈女性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我们可以把她们成为教育机会失落的一代,然而在新一代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她们在尝到教育失落的痛苦之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他们的道德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不再固守之前的传统道德模式。年纪较大的村中女性因只了解祖辈、父辈和姐妹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只能踏着她们的脚印过自己的生活;学校教育则将不同于该地区的其他生活方式推到了她们眼前,她们的眼界开阔,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效应也就复杂多样。

 

 

 

 

02 / 乡村女性的“种子精神”

"Seed spirit" of rural women

 

 

正是因为有张桂梅这样致力于解放农村女性思想和生产力的人不断努力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女性群体,并投身于乡村女性赋权行动中。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女性开始逐渐摆脱依附性的生活方式,勇于承担起真正属于个人的责任,她们投身于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自身的生活,她们的生活已经超越了传统社会规定的“家庭”这个范畴。

 

绿芽基金会的邹伟全女士曾经说过女性赋权体现的就是一种“种子精神”,通过启发更多的个体成长起来,建立平等的观念,最后我们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可想象的。

 

(来源:绿芽基金会)

 

也许现在她们的努力尚未成长到足够的规模去抵抗,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焰焰一火,灼灼之光,这些最美的姐姐们一定能够带领我们乘风破浪,去到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平等的社会中。

 

 

(来源:绿芽基金会)

 

发展必将伴随着质疑,有些人会认为从来没有人剥夺她们的权利,只是因为她们文化水平不够,自己不够努力导致了她们的现状。而这种想法其实有些片面,以偏概全了。

 

掣肘女性发展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体的努力,背后的社会因素更不容忽视。我们不能说那些边远地区的、学历低的、贫困的女性境遇不佳,是因为她们不够努力。共性的客观事实不能被包装成“个人问题”。

 

戴锦华教授针对于女性群体的内部分层曾讲过:

“如果你足够年轻,如果你受过足够高的教育,如果你是富二代,如果你生活在中心城市,那你作为女性,可能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但如果你老了,如果你有残疾,如果你贫困,如果你受到教育程度不足,如果你生活在边远地区;这里任何一种劣势增加的话,女性天然的劣势就会被放大。”

 

从男女性别的角度考虑,拿教育问题举例,在很多地区的家庭中,男性拥有接受教育的优先权,而乡村女性接受教育主要取决于当地的习俗、父母的观念,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条件。乡村生活对女性的要求是严苛的,教育尚未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走进她们的生活。

 

除了女性与男性相比的比较弱势以外,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层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女性努力所想要得到的平等和机会可能对于大多城市女性已然是平常事,但在乡村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乡村妇女面临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从能否顺利出生,到教育、婚嫁、生育、工作、养老,每个环节都面临着比城市更要严峻的资源分配、权利、责任、评价等方面的不平等。

 

她们或许一生的经历都处于这样的相对弱势中,但她们屡败屡战,从不气馁、自怜,她们的生命里有挫折,更有勇气。

 

乡村女性的赋权需要依靠长期的发展和运动,但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关注到这群不被定义,充满无限可能的人;希望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多的互相看见和支持。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每一位女性都可以绽放出最美的笑容。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词条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身影  身影词条  远方  远方词条  
公益

 绿色金融:银行业做得怎么样

 日前,云南绿色流域、全球环境研究所、守望家园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银行(601988)业环境记录(NGO报告2009)》,对国内14家中资上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