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今天的文章来自莲子。莲子是山水的月捐人,我们第一次比较正式的认识他是通过之前的一篇推送,当时他作为山水红外数据整理志愿者,在电脑屏幕前透过几百张数据见证了一朵蘑菇的一生。然而作为一个保护爱好者,莲子也有着和多数人一样的困惑,为了保护环境,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除了捐款转发当志愿者,还有哪些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或许这篇文章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01 谁能告诉我,我能做什么?
从很早的绿孔雀案、到深圳湾的开发、再到前段时间的上海湿地事件,以及经常看到关于濒危动植物的相关报道,都让我不停的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了保护事业,我能够做什么?
为了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翻阅了自己关注的几个保护组织在这一两年的公众号推文,发现了几个选项:A 捐款 B 参加活动 C 成为志愿者 D 转发本文 E 其它。首先,捐款这种事倒是好说,我从去年开启了山水和自然之友的月捐之旅,五月份又加了猫盟的月捐,虽然数量微薄,但也算是略尽绵力吧。其次,转发这种事也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参加活动和成为志愿者,这个就不那么容易了,既有位置限制,又有时间限制,甚至还有能力和爱好的限制,对于我这个能力不足又没有时间和空间自由的人来说,能不能参与全靠运气,不算那么现实。
去年报名参加了自然之友和北美小象君的一些交流分享活动,了解了一些各个组织的工作和一些从事保护事业的人的经历,真的是获益匪浅。但是同样的,这些都是职业性质的工作,对于我这种还是上学阶段,时间空间很不自由的人来说,现阶段仍然很不适合。
难道我要等到毕业后才能做点什么?
难道没有啥我自己可以做的吗?
算了,这样找怕是很难找到了,既然受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完成远方的事,那么就关注身边的事,从身边做起吧。
那么在我身边,我能做些啥呢?
02 当机会来临,要牢牢抓紧
去年参加了自然之友组织的研修营,认识了山水昆明办公室的几位工作人员。当时想的是认识了他们之后,如果他们将来需要找人干活,就可以立马参与进去,没想到机会真的很快来临了。十一月的一天,山水的朋友让我帮忙宣传山水招红外相机识别志愿者的事,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于是我立马报了名。之后的事就是去山水办公室拷数据,然后从中找出各种动物的图像,标记出来。虽然这个事确实看着有些无聊,但是能够“云接触到”那么多神奇的野生动物:豹猫、白鹇、黄喉貂等等,也绝对是值得的(点此链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红外数据见证一朵蘑菇的一生)。再加上这次疫情在家无法出门,死宅和这个工作简直绝配,既有事做,还总能发现惊喜。
作者在参加自然之友组织的研修营(对,就是这个活动让作者认识了山水发际线团队)
去年暑假,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朋友发的照片里有一只被关着的猴子,而朋友那几天是在出差,和云山的朋友(没错,又是自然之友研修营认识的)有接触的我立马觉得不对劲。在与朋友联系的同时也把猴子的照片发给了云山的伙伴,最后发现它是一只猕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囚禁在大理鹤庆的一家旅馆里。于是云山的伙伴立马联系了当地的森林公安,将猴子解救了出来。原来它从小就受伤了,是被好心的主人养到了现在,由于无法放归,最终被转到了昆明的动物园。
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是至少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能为保护做点事。
被解救的小猴子
03 作为农村人,家人会去抓野生动物
作为一个从小在江汉平原的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喜欢自然,但是在平原这种开发难度低、人口密集的地方,土地大多被开发了,容纳不了大型野生动物,野鸡(环颈雉)、野鸭、野兔算是非常“珍稀”的了。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地方,野鸡、野鸭、野兔、以及一些野生鱼类和鸟类,仍然有被捕抓的风险。虽然不是猎人,但是实话说,电鱼、抓鸟、毒鸟、抓野鸡野鸭野兔的事我爸早年间都干过(手动黑爹)。之前因为养的鸭子卖了,比较闲的他开始和村里的人一起晚上去抓野兔。那一段时间里,每次给他打电话都会劝他不要去抓,但是因为村里人的邀约,基本上没有效果。
江汉平原村镇的冬天
春节期间,终于可以给他面对面科普。于是陪他一起看了不少自己选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未至之境》《天行情歌》等等。也给他科普野生动物传染病相关的知识。甚至直接用强,“明令禁止”他去抓野兔和野鸡。然而,抓野兔对他而言是一种娱乐,是一群中年男性的“游戏”。他仍然动不动就在手机上看狗狗捕猎的小视频,还兴高采烈的和我说。百般无奈的我只好妥协,选择传递“斧斤以时入山林”的思想,希望他至少避开繁殖季。我的“春节计划”失败了。
然而后面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稍微看到了一点希望。有一天,他去维修鸭棚,发现久未去过的鸭棚附近,有一只环颈雉在那里孵蛋。当天晚上他就和我说了这个事,我本以为是离鸭棚很远的距离,只是劝他不要去惊扰亲鸟孵蛋。第二天不放心的我跟了过去,发现巢就在鸭棚旁边三四米,如果他在那工作,亲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那正在孵化中的蛋能够坚持多久?亲鸟会不会已经弃巢而去了?心急的我和朋友讨论着合理的解决方案,出于对鸟类的不了解,我无法确认亲鸟和蛋的情况,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傍晚,他回来和我说,今天他过去的时候又看到那只亲鸟了,显然亲鸟还没有放弃。于是他接着说:“我后面几天先不去那干活了吧”。我瞬间觉得我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曾经趁夜色端了一整窝野鸭(亲鸟吃了,蛋拿去孵化了)的他对这一窝唾手可得的野鸡放手了;至少春节期间虽然一直有人邀他去抓野兔,但他没有去过一次;至少今年他和别人一起买回来的新黄鳝笼没有用过一次。
环颈雉的蛋
04 就在身边的垃圾,里头学问不少
山上的垃圾,
万一被小动物吃了怎么办?
16年下半年的时候,有幸跟着师兄一起去玉龙雪山出差,见识了无比壮丽的风景,也发现了随处可见的垃圾。这些年时不时看到有动物吃了垃圾致死的新闻,偌大的玉龙雪山物种丰富,万一这些垃圾被山上的小动物吃了怎么办,这漂亮的花海和花海中的垃圾极不相称,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块区域不是景区范围,没人管理,入世未深的我好像啥也做不到,算了还是老老实实捡垃圾吧。从那时起,开始养成了出去爬山或者出差就自带垃圾袋的习惯,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离开的时候就顺便捡点垃圾下山,算是对惊扰了这一片山林的补偿吧。
在同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也算是完成了十多次捡垃圾的行动。虽然量不大,但我这点微末的贡献,应该还是有用的吧!至少有朋友和我说他再也不敢随便扔垃圾了,至少有朋友说他想春节在家的时候去爬山顺便捡垃圾。
去年在玉龙雪山捡的垃圾
堆得满满的垃圾桶,
需要我们来做减量。
几年前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兔子”,我们经常交流讨论我们自己能为保护做点什么,也因此结识了一群对垃圾减量感兴趣的朋友。从那时起也开始关注起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以及该怎么减少这些垃圾的产生,开启了垃圾减量的生活。经过我们大家在群里对于垃圾的产生以及处理的讨论,总算是相互之间学到了一些经验,也完成了一些实践,自己垃圾桶里的垃圾慢慢的少了。后面与朋友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些我们的经验,利于之后大家做出更好的实践,通过讨论和整理,一起完成了一份实用的垃圾减量指南,希望能作为参考。为了检验自己减量的效果,又进行了一次一个月垃圾减量的实践,最终发现自己一个人一个月产生的需要扔进垃圾桶的垃圾可以只有200g(食堂和餐馆吃饭产生的厨余不算入内)。自己少产生点垃圾确实不算什么贡献,但是至少自己对自然的负担小了,至少有一群朋友在一起坚持。(点此链接了解作者的垃圾减量实践指南)
一个月的垃圾
宿舍边上的垃圾桶里,
经常有还可以使用的物品。
我们作为一个小的单位,不像大学那样的体量,因此虽然每年毕业时大家东西都很多,但是却没有发展出实质的跳蚤市场。内部交流有限加上大家相对大学时手上的资金充足,一些失去了宠爱的旧物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去处,丢垃圾桶了事是最简单的办法。特别是毕业季,经常能够看到垃圾桶里会有些明明还不错甚至还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于是我就和兔子商量着办自己的跳蚤市场,让毕业生的物资流动起来。用以前建立的一个小跳蚤群为基础,设计活动流程、选场地、联系老师、借物资、设计海报、做宣传,在我们两人的努力下,一个非常小型的跳蚤市场总算“开张”了(真的非常小型,加上朋友给我拿去免费送人的物资,总共就三个摊位)。虽然远比之前设想的规模小多了,但是由于一个朋友几乎把整个家都搬来了,所以现场还看得过去。更重要的是,二手物品流通的风气真正的形成了,跳蚤群也从之前的几十人变成了满满当当的500人大群,变成了一个处理旧物和交流的平台。虽然这次活动影响不大,但是至少使得一些旧物避免被扔到垃圾桶,至少有人在扔还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之前会问我一句要不要。
微型跳蚤市场
05 我还能做什么?
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实力、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啥厉害能力的人,我还能做什么?我想你们或许有你们自己的答案,但我仍然不知道我自己的答案,我目前能做的也就是不停的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了吧。
至少我还能关注各个组织的动态,想办法认识组织里的人,保持联系,寻找自己能做的事。
至少我还能够学习,学习一些以后自己做保护能够用到的知识,动物学、保护生物学,甚至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
至少我还能够劝我爸在家多种几颗树,少动点野生动物。
至少我能够说服身边的某个人加入进来,一起做点事。
至少我还能从狂热的消费观里跳出来,理性消费。既能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能将省下来的钱用来月捐或者学习;
至少我还能够顺便处理一下别人的垃圾,想办法在身边实现垃圾分类。
至少我还能够在因为疫情食堂只能带走的情况下,劝说大家自带碗筷,而不是使用一次性碗筷。
至少……
……
至少我还能不停思考我还能做什么。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没法像顾伯建师兄那样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法像我所敬仰的老师们一样做出什么突破,但是至少,我希望能够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不论未来我是否会投身于保护事业,但至少我要做好现在的自己。虽然每一件都是小事,但是至少这条小鱼在乎。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说不定哪天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了呢。
一场疫情,让整个社会按了一个暂停键,正好适合我们好好静下来思考。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样生活,更没有人规定我们的生活,我们有充足的自由来思考我们自己的生活该是什么样。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随波逐流。
如果你决定选择一个绿色的生活方式,那真的非常好。
作者介绍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END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