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0年1月初前往美国进修的筹款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完整经历了美国疫情的爆发与发展。在CNC-COVID19行知行交流会第七期上,依然身处美国的她,线上分享了两个美国公益组织的案例——“世界中央厨房”和“联合之路”——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在美国紧急响应疫情的具体行动、项目特点和关键步骤等。
现将其分享整理成文字,并结合PPT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在思路与方法上,给国内公益慈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或可资引申讨论的材料。
*本文由爱德传一基金整理,并已经叶盈审定和授权发布。
大家好!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我今年1月初来到美国,参加一个英语强化学习的进修班。美国在1月底的时候已经在西雅图出现了第一个感染案例,但并没有引起重视。美国相当于是在3月中旬的时候才正式进入紧急响应状态。但是在美国的华人的动作非常快;基本上1月份西雅图出现了第一个感染案例后,就有大量的华人去超市里抢购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资,一方面贡献回国,另一方面自己放在家里做防疫准备。
这是截至5月27日美国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案例的一张图(下方PPT日期有误-编者注),来自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如果是在CDC官网上,鼠标移到任何一个州,都是能够显示该州的总病例数量和死亡病例数量的。
我们可以看到,截至5月27日,美国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打击就已经非常重了,死了9万8千多人,而检测出来的新冠感染病例达到了166万,这是非常惊人的数量。
基本上美国媒体会把这一次传染病和之前的西班牙流感(一战期间)和当年小儿麻痹症在美国的大肆传播做对比;前几年的埃博拉病毒在美国没有传染得那么厉害,没有造成这么大规模的冲击。这是美国整体感染病历和死亡情况。
这是今年3月到5月美国每日新增病例的趋势图。从这个趋势图来看,美国3月到5月的每日新增病例有所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也并不非常明显。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会比较惊讶,为什么美国这么发达,医疗技术水平也很顶尖,却还是有这么大规模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其实,美国的医疗体系在各种抢救仪器的储备、生产能力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方面确实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高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发现美国人对个人主义的追求非常强烈,他们基本上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社交生活。这是美国新冠病毒感染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疫情爆发以后,所有的媒体、专家、医护人员都呼吁大家要待在家里,但是他们不能把人真正关在家里。所以,不太愿意牺牲社交自由的那些人会仍然该干嘛干嘛,例如媒体报道的在佛罗里达海滩上度假的那些人,他们也不遵守社交距离的规定,基本上都是扎堆在一起。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有很多人上街游行,要求复工、复学,要求恢复社交自由;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美国医护人员站在路边,拿着因抗击疫情死去的同事的照片,呼吁人们待在家里。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感染人群数量最多的是18-44岁、45-60岁,而他们其实也是社交最活跃人群。0-17岁基本上是学生,学校停课之后,他们基本上就待在家了;而18岁到64岁的人群社交是相对活跃的,这批人的感染率居高不下,但死亡率并非最高,在美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多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个年龄分布对美国NPO的抗击疫情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美国的志愿者年龄都是偏大的。据美国救灾志愿组织联盟(National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ctive in Disaster, NVOAD)机构负责人Greg Forrester先生介绍,美国的志愿者平均年龄是65岁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平均年龄。在抗击疫情的时候,去送餐也好,去协助政府在检测点去做秩序维护也好,像这些年龄大的志愿者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人群,是不能派到前线去的,而只能做一些幕后的工作,所以,美国的NPO要不停招募年龄小一些的志愿者替代原来一些年龄大志愿者去做服务工作。
下面这张图体现的是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种族分布。在美国,白人本身基数大,故而总体的感染比例也相对比较大。但是,在这次疫情当中,美国黑人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普遍都说新冠病毒没有种族贵贱之分,但是传播到后来,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新冠病毒对弱势群体的伤害更大,例如在美国南部的处于弱势状态的黑人群体,以至于在美国有些人把这场新冠疫情叫做“黑死病(Black Death)”。
以上是美国新冠疫情的一些基础数据。从耶鲁、约翰·霍普金斯、哈佛等地区医院反馈的数据来看,在整体趋势上,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死亡率在下降,但是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这使得在这些地区的医生们都非常担心可能还会有第二波疫情的爆发。
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美国公益组织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去响应社区层面的需求,在社区层面做好抗疫工作的?
我选了两个机构作为案例。一个是操作型的机构,是在食物层面直接响应需求、解决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吃饭问题的“世界中央厨房”;另外一个是美国“联合之路”,它在美国很多地区承担着类似社区基金会的功能,具有承上启下的价值,是典型的中间型组织。
案例1:世界中央厨房
在美国,食物救济是在社区非常普遍的一个需求,这和国内很不一样。为什么在美国吃饭会成为问题?大家可能会比较难想象,因为在中国疫情期间虽然有很多不方便,但没有看到有太多人沦落到吃不起饭的境地的报道。但是,在美国,疫情期间,吃饭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一)背景资料1:学校停课导致大量学生日常餐食难以得到保障
其实,在美国,平时就有大量贫困家庭孩子要依赖于联邦政府资助的“国家学校午餐计划”(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这个计划覆盖全美,在公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寄托幼机构都有开展,每天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的低成本或免费午餐。基本上,一个家庭只要满足了政府规定的贫困条件,其去上学的孩子就有资格获取免费或减价的食物。
在疫情期间,大量的学校都停课了。截至3月16日,美国已经有29个州宣布关闭学校;而随着疫情日益严重,截至4月18日,已经有25个州及华盛顿特区宣布学校关闭时间延长至今年年底。
学校关停之后,“国家学校午餐计划”无法按照原先的方法运作,这就导致大量贫困家庭失去了食物的来源,使得孩子的日常就餐难以得到保障。这个贫困家庭数量是多少呢?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019财年(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数据显示,在2019财年有超过3500万孩子依赖于学校提供的免费或低价餐食来保证日常的营养供给。
(二)背景资料2:失业、低收入等困难群体面临的温饱问题日益严峻
在美国,很多人在餐馆或咖啡厅等服务行业打零工,属于时薪制或日薪制。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这些人员聚集场所大量关闭,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一下子失去了每日的经济来源;此外,疫情也对整体美国经济形成了沉重打击,据美国媒体NBC在5月21日的报道,共有4000万人在疫情期间失业;而且,大多数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一旦断了收入来源,根据调查所得的平均数据,他们能保障自己餐桌上有食物的状态最多就两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大量的失业美国人开着车去各个食物发放救济点领取食物。我们可能很难理解,看着很荒唐,你还有钱开车居然没有钱买东西?但这种奇怪的现象,正是美国的一个真实状态。
(三)美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开展食物救济的传统方式
美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开展食物救济的传统方式有几种:
一个是“食物银行”的模式。也就是说,一些地方有超市或者是储藏室,一些公司捐赠了一些食物,都不是热餐,放在里边,人们可以自己去选自己需要的食物带回家。食物银行也会在街头搭临时的食物发放点,有需要的话,就可以过去领取。
还有一种是移动的发餐点。比如是在纽约的一个机构NYC Relief,他们有用公共汽车改造的发放餐食的厨房,每天都出车到几个街区去发放食物,所有人,不鉴别你的身份,你只要去领都可以领到,不会说你一定要是无家可归的人,或者一定要来自贫困家庭,而是你只要有需要,他们就都会给你发。
右上角是美国平时最传统的食物救济方式,比如Meals on Wheels。它主要基于一个城市或是一个街区既有的社区服务网络。公益机构平时对社区里的老年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就很熟悉,平时就会给他们提供送餐服务,只不过平时可能主要由年龄较大的志愿者去提供服务。
比如我们的房东老太太,已经将近七十岁了,但是她仍然去当送餐的开车志愿者,和她搭伴的志愿者,有的甚至是快90岁了的老太太;她们负责给社区里面几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每天送一顿热餐到家里。
以上是美国常见的、平时就在开展的食物救济。但是,在疫情的冲击下,一下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性需求。美国非营利机构第一时间的响应是,安排志愿者,因为老年志愿者不能用了,他们就需要紧急招募新的志愿者才能继续开展工作,所以,招募志愿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大事。另外一个就是筹款,然后购买更多新的食品以支撑他们开展更大规模的服务,以及给志愿者配置个人防护物资。
我们选取的“世界中央厨房”(World Central Kitchen)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案例。它跟美国传统NPO开展食物救济的行动不一样。
世界中央厨房的创始人Jose Andres是一个在美国非常有名的厨师——在美国,主厨是非常令人尊敬和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世界中央厨房2010年成立后,不仅仅在美国国土,也在国际上开展工作,比如曾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尼加拉瓜、赞比亚、秘鲁等国家开展灾后紧急食物救济的项目等;除了食物救济,它还为当地厨师提供安全烹饪和食品卫生方面的培训。
这个厨师比较有脾气,很有个性。他比较有名的事迹是,特朗普曾经想请他去白宫给他做一顿饭,但被他严词拒绝了。这个创始人在美国餐饮行业有非常资深的资源和影响力,这也使得世界中央厨房开展的项目和其他传统食品救济机构相比,呈现出非常不一样的特点。
美国有很多教堂自己会开一个厨房,做一些餐食给到贫困人群;美国很多NPO也是这样的操作模式,也就是说,它们自己会有供应团队做饭去送,或和社区里面超市之类有合作,送一些蔬菜、罐头食品等这些东西给需要的人。
但世界中央厨房不是自己的团队做餐食,而是主要依托于餐饮行业的资源,也就是现有的餐厅以及餐厅里的员工、厨师、服务员团队,搭了一个协作网络,和招募的志愿团队一起组成一个紧急响应团队。它还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餐厅改造成能够快速制作餐食的社区厨房——这种专业能力,不太能够被其他团队拷贝。
我们看这张地图,这是他们开发的世界中央厨房餐厅地图,通过这个地图,人们可以快速检索到最近的社区厨房,以获得免费餐食。
世界中央厨房在疫情应急响应阶段的一开始就号召餐厅加入协作网络。餐厅可以通过三种模式加入:
第一种是直接捐餐。在疫情冲击下,餐饮行业受影响非常严重,大量关门,进行合作、给贫困家庭提供免费餐饮供给,餐厅可以使厨师、后厨团队和服务员获得基本志愿者补贴,以保持餐厅的基本运营。
第二种是餐厅照常售卖餐食,但是额外号召消费者捐两美元为孩子提供免费餐食,餐厅为捐赠顾客提供一罐免费啤酒。这是相当于营销的做法。
第三种是餐厅可以提供一些就餐的折扣,并且承诺捐赠一定的销售额。有一些餐厅愿意为一线的急救人员、医疗工作者、救灾部队的人员提供50%的折扣;此外,它们还把正常销售额的一半捐赠给社区里的食品银行。
这些是餐厅可以选择的三种加入形式。强调一下,世界中央厨房在做整个救济项目的时候,不会说全免费给一线的医院供餐,因为每个医院还是很有钱的,可以正常购买餐厅的食品来提供保障医护团队的后勤。这和中国是不太一样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纯粹的捐赠。
那世界中央厨房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呢?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他们比较具体的行动:
第一个是,在知道“大公主号”游轮因出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而在旧金山附近被隔离后,他们第一时间利用自己餐饮行业的网络,在旧金山和整个北加利福尼亚招募了30多位厨师、经理和其他员工,并接管了旧金山大学因春节假期而关闭的厨房,改装成为一条大型装配线,然后利用这条装配线,在一周内为游轮上3500名滞留乘客与机组人员提供了超过5万份餐食。
第二个是,他们在3月中旬发起了一个“厨师为美国”(Chefs For America)计划。这个计划在全美各州号召餐厅加入,为最脆弱人群,包括老人、学童和边缘社区人群等,提供食品救济。在紧急行动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已经在全美送出超过100万份餐食。
第三个是,他们对接餐厅,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餐点,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可以吃到安全、营养的餐食。当然,医院是要付费的。有一些基金会捐赠一些资金来支持医院购买餐食,但医院为医护人员获取餐食是付费的。
第四个是,他们也参与政府的流浪人员救助行动。比如说,在加州,政府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提供旅馆和汽车旅馆的客房作为暂时的庇护所——这些客房因为疫情本来也没有人去住;世界中央厨房就与政府合作,为这些庇护所提供一日三餐。
(五)世界中央厨房的项目特点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世界中央厨房整个项目的特点。
其实,通过世界中央厨房受益的是两端,一端是获得食物救济的弱势群体,另一端是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而通过参与公益行动保持正常运作的餐饮行业。保障一个餐厅的运作其实也是保障餐厅服务人员在疫情冲击下有正常的收入来源,至少可以保证不断粮。
此外,世界中央厨房比较重视市场的合作。例如,提供送餐服务的送货司机,他们并不是像传统美国送餐组织那样,通过招募志愿者来完成,而是专门聘用Uber司机去做。可以看出,他们比较重视的是,既要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也要想办法促进小商业主体本身在疫情当中的就业保障。这和美国传统食物救济不一样。
世界中央厨房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一个跨行业的协作网络。它发挥着统筹协调的工作,拓展不同的合作伙伴,包括公益组织、政府、学校、餐厅、送货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并使这些合作伙伴能够建成一个完整的行动网络,在其中各司其职。
(六)世界中央厨房的资源来源
那么,世界中央厨房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它的资源从哪里来呢?
其实,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一点了。首先,它的创始人在美国是一个名人,自带口碑和行业资源。其次,它非常熟悉美国餐饮行业,知道餐饮团队如何运作,可以快速、灵活地专业响应紧急食物需求。此外,它有很强的品牌和筹款团队,通过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资方和公众的信任,可以确保项目持续运作的资金需求。靠品牌来筹款,这是他们的最强优势。
在筹款方式方面,他们在跟我们没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在互联网上开一些筹款活动的专页、招募一些筹款志愿者、联合企业开展线上筹款和配捐,等等。
但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还可以上One World演唱会呢?这和他们的品牌一直以来都特别强密切相关。美国其他的送餐非营利组织,没有一家具有世界中央厨房这样的品牌影响力。
它的整个模式特别有特点,让人们非常容易接受,并且欣赏它的项目设计。它在美国,尤其是纽约,做得风生水起,基本上每一个星期都能够保证供餐五万份。
案例2:美国联合之路
时间关系,我们快速讲一下美国联合之路。我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中间型机构在社区抗疫行动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联合之路概况及其在疫情中的行动
联合之路在全球已经有将近130年的历史,我国联劝在最早的时候主要对标的就是联合之路的模式。但是,联合之路和我们现在知道的联合劝募其实不太一样,虽然词是一样的。它是自己去筹钱的,有很强的资源筹集能力;筹完钱之后,基于对社区问题的了解,他们把筹来的资金分配给社区里面做社会问题解决的非营利机构。这是它的联合劝募的模式。
联合之路在疫情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开设COVID-19救助热线,面向受灾个人开展救助工作;另一件是启动全球筹款行动,用筹得的善款为最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食物、住所、信息传递等帮助。
首先,我们讲一下COVID-19救助热线。在美国和加拿大,211是大部分地区组织管理本地社会服务信息的资源网络。也就是说,这条热线是平时就有的,如果你平时打211救助热线,工作人员可以帮助你对接上你居住地附近能帮你解决问题的NGO或政府部门或其他资源的供应方。211相当于一个信息对接的中心。
在3月初,美国疫情开始爆发的时候,211就快速做了信息整理工作,把美国所有疫情防护的基础信息,能够提供疫情响应支援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全部都整合成信息链,滚动更新,并通过全美的联合之路去发布。人们只要登录网站,就可以查到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说,怎样获取一个比较便宜的Wifi套餐——连这种非常小的服务都有。在疫情响应期间,211的接听量翻了3倍不止。它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接着,我们讲一下联合之路的筹款行动。这是每个地方联合之路的筹款信息。联合之路的主要筹款来源是公司员工的捐赠,也就是工作场所捐赠。这种捐赠模式,使联合之路平时就跟自己地区里大量的公司保持了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旦有紧急响应的需要,他们就能够很快地找到这些合作伙伴,去做劝募。一方面,公司可以直接捐赠;另一方面,公司员工可以通过公司发送的劝募号召进行捐赠。
基本上,各地的联合之路都会设立专项基金,利用这个专项基金去筹款。有的地方的联合之路因为之前在一些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筹款仍保留着一些专项基金,就可以继续激活来做一个基金筹集的资金池。
此外,他们会做各种各样的疫情资源专题页面,与211信息网络协同合作,进行信息分享,帮助居民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以获得帮助。
(二)美国地方联合之路抗疫行动的关键步骤
联合之路抗疫行动的关键步骤主要是三个:一是,在设立专项基金筹款前,先进行需求调研;二是,基于调研,快速生成资助方案,明确善款使用方向,并开放给社区非营利组织来申请,支持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三是,设置不同的捐赠渠道,但捐赠主要来源于线下企业或基金会的支持。
在需求调研方面,他们不是说只自己做,而是通常会召集一个线上联席会议,共同讨论目前社区因疫情冲击出现了哪些需求,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哪些需求。讨论完了之后,他们再设计出资助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非营利组织的需求都是围绕着资金的。美国小的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储备通常不多,非常少的机构可以有六个月以上的资金储备,而在面临疫情时,它们对资金的额外需求也加大了。比如说,庇护所服务的供应量比平时翻了3倍,它们不得不去租赁一些新的场所、公寓去安置服务人群,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
我们来说一下联合之路是怎样做资金的筹集和发放工作的。其实联合之路本身没有太多做项目的人员,基本上它做项目的人员就是做资助的人员。那它怎样能够帮助社区响应社区里面因为疫情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呢?它是需要和在社区里开展送餐、庇护所、儿童教育等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合作的。一般来说,联合之路和这些社区里的非营利组织在平时,也就是没有疫情时,就是合作伙伴。
联合之路在做资助的时候比较灵活。他们不是提供限定的项目资助,而主要是提供非定向的、快速发放的小额资金的资助,并且在资助的时候比较聚焦在食物、庇护所、弱势群体帮扶方面。
在美国,不管是社区基金会,还是联合之路,为了加快拨款速度,尽快把资金拨给非营利组织,让它们可以更快地直接提供服务,他们在疫情爆发之初就都在内部做了非常快的迭代,改革了本身资助流程审批的各种环节。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在美国,基金会在提供资助的时候,小微企业也会被纳入为资助对象——因为小微企业也是社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举一个例子,佛罗里达第一海岸应急响应基金,它非常明确不会向个人直接发放现金,而只向非营利组织提供资助;而且,它避免重复资助,如果社区里面有一些需求已经被政府项目或其他资金覆盖了的话,它就会拒绝资助相关项目。
各个地方联合之路的筹款渠道很多样,但都基本上不太依赖于公众筹款。虽然他们也想做公众筹款,但实际上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线下企业和基金会的支持,公众筹款不是他们的强项。他们也做了一些电视筹款的活动,但最后发现活动筹得的款项很多还是来自于企业的捐赠。
(三)总结
总体来说,联合之路在美国疫情响应过程中发挥了比较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汇集整合资源与信息,制定出比较好的资助方案,并且可以快速筹款和拨付资金给到为受益人群提供直接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同时,他们提供资金非常灵活,虽然明确选择了资助机构的领域和方向,但所提供的都是非定向的资金支持;此外,在筹款之前,他们都会比较认真地进行需求调研,掌握做资助所必须的信息。
这和他们平时在社区里面,就和非营利组织伙伴、政府各个部门、其他中间型组织,如社区基金会等,就有很强的协作网络息息相关。正是因为他们平时就有经常在一起开会,互相都认识,有协作的经验,他们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才可以快速地去组织并开展各项工作。
以上是我觉得美国联合之路在这次疫情响应当中值得肯定的一些表现。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END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