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观点】肖诗坚:时代最需要的创建,是对生命的唤醒——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11月9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重庆开幕。本届年会以“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为主题,致力于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努力做一个确定的自己。

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此次峰会,并发表《时代最需要的创建,是对生命的唤醒》主题演讲,探讨当今中国乡村教育远离儿童生命与生活,并分享了田字格乡土人本教育的实践案例。感谢赵泽昊将演讲转为文字制作编辑(略有增减)。

 

这幅照片中的小女孩叫小艳子,她正作为一名志愿者给上百位来宾介绍我们的学校,照片里的她阳光、自信。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小艳子的父亲。我曾经在县城遇见过她父亲,当时他正蹲在马路上等人招他做小工,如果他运气好,那一天他可以挣到三五十元。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遇见田字格,小艳子会是什么样?她会不会仍然像2017年我遇到她的那个时候的样子,当时她正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整个人都在传递一种信息“学什么呢?好无聊。学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名在教育公益领域奔波十余年的人,我能读懂小艳子在跟我说什么。她的身体语言在告诉我:我们的教育离乡村儿童的生命与生活太遥远了。今天我们的教育,不管是教材、内容、考试,还是学习方式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城市出发的。

因此,2017年初,我和我的团队来到贵州正安县,和正安县教育局签署协议,在兴隆村小开启了一场乡村教育创新的探索。

 

田字格根据中国乡村特点及中国乡村孩子需求,在兴隆所实践的教育模式叫 乡土人本教育。“乡土人本教育”从乡土、自然、人本及未来四个维度展开 ,培养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新一代乡村子弟。

 

立足乡土:将乡土的根埋进孩子的心田

田字格来兴隆时,小艳子刚刚上四年级。乡土课是她接触的第一类课程。这是一种主题教学课,每个主题为一个学期,比如“大山梦工场”、“大山·家”、“兴隆留守人”等主题。

孩子们的课题

孩子们会走进村委会、走进乡村,甚至走进乡村留守老人的世界。我想,其实乡村孩子的根就在乡土中,我们要做的事只是把根埋在孩子的心田里。当你发现根已经埋在孩子心里时,孩子的那份自信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了。

现在小艳子已经去县城读初中了。两周前,她回学校时跟我说:“肖老师,你知道吗?我是我们班唯一的一个农村来的。”当她说“唯一”这个词时,我可以感受到她的骄傲,她好像在说:“怎么样,我就是和你们不一样。”

是的,有根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信。

 

敬爱自然:唤醒乡村孩子生命的力量

田字格所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延伸孩子们的课堂,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上课。乡村的孩子们本就生活在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中,只是以前他们并不在意身边的花花草草。我们学生在兴隆学校就发现了97种植物。

我们主张,天地课堂,万物为师,不仅要学习万物本身,也从万物之中汲取力量。我认为乡土与自然给予孩子的力量其实就在孩子自己的生命里,在他们的血脉之中,身为老师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间轻轻“撩”一下,把这种生命力唤醒。自然而然地,孩子们的各种创造和展示的力量都会随之迸发出来。

 

回归人本:培养关怀生命、联结世界的孩子

“人本教育”是在研究“人”,研究“我们是谁”。在这一点上,大人和孩子具有一样的好奇心。

围绕这一点,我们设置了生命研究课。这也是小艳子最喜欢的课程。三年多,孩子们研究了很多课题,有的课题很接地气,比如:“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何拉便便?”有的课题则属于“高大上”,比如:“人死后会去哪里?”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题、自由组队研究他们喜欢的课题,并在学期末进行全校答辩。值得一提的是,从确定选题到开展研究到论文的写作,完全是由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包括如何实验、报告的排版等等。

 

 

 

当我们帮助孩子认识生命是什么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孩子们有一颗关怀天下的心,将自己的生命与世界联结起来。比如,在疫情期间,田字格组织孩子用十种语言向世界发出祝福,表达孩子们对生命的关切。

疫情期间,兴隆学子用十种语言向世界发出祝福

 

走向未来:学会共同生活是走向未来的必备能力

习大曾用过一个词叫“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觉得这个词反映在我们学校,就是我们的特色课程“共同生活课”。这门课程覆盖了很多面,其中一个核心的课程是“公共议事课”。当我们说孩子是一个生命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你是否能够听到他的声音。公共议事课不仅倾听孩子心声,也是孩子参与学习管理的过程,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

 

三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大概几十个提案的表决,比如“学生不能在教学区域吃零食,老师也不能”等。当提案通过后,学生会做执行,当学生间发生矛盾,还有学生法庭来解决纠纷。我认为,儿童不是在离开学校时才开始学习生活的,而是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其次,学校本身也要最大程度模拟各种社会形态,让孩子去模拟他即将成为的社会角色。我们学校很强调志愿精神,因为当我们唤醒孩子生命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我们将赋予孩子怎样的精神。共好、互助、感恩以及志愿精神都是我们学校提倡的精神。

 

兴隆文化

 

师生共建:共同劳动,创造美好

很多人来了兴隆会感动,我认为,让他们感动的,不单单是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课程,更是我们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我管它叫兴隆文化。

田字格从茶园到农场建设,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师生共建的这种形式,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可以改变学校。当他今天可以改变学校时,他就懂得:他,长大以后也可以改变世界。

 

 

教育要让小鱼小虾也有幸福感

 

 幸福的后代才是国家最大的财富

小艳子爸爸花钱托关系把她送进县城读初中,因为她爸爸希望她能以鲤鱼跃龙门的方式,改变命运。但数据告诉我们,乡村孩子考上大学的概率并不乐观。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我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在这条生活的大河中,我们究竟是培养更多的鲤鱼呢?还是我们也要兼顾到,那些众多而平凡的小鱼小虾小泥鳅呢?当他们面对生活的大风大浪时,他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真实与残酷呢?

我们应该先把这些观念定位清楚,才明白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我很高兴在周末收到了北大调研团关于田字格学生幸福指数的调研结果,调研团把兴隆田小的学生和周围随机抽取的其他学校学生做了对比,结论是兴隆田小的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的整体满意程度更高,学生会在生活中感到更开心、更幸福。

 

 

我认为,培养幸福的后代是我们做教育者最根本的目的,因为幸福的后代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下面是兴隆学校培养孩子的画像。我们希望孩子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力量,尊重生命,热爱学习,在田字格文化中滋养,最后培养出“悠然而自得、古道而热肠“,最后能够气宇轩昂的走向未来。这样的孩子,即使是小鱼小虾小泥鳅,也是快乐的。

这是兴隆要培养的学生画像

 

生命在呼唤教育

 

没有学校的村庄是没有未来的村庄,没有未来的村庄也就没有未来的中国

小艳子说,兴隆村有一个传统,当有人离开的时候,就会放鞭炮。最近几年,放鞭炮的频率越来越多,几乎每周都有,这也意味着离开我们的生命也越来越多。而这个村庄最有生命力、最富有生机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学校。我认为,没有学校的村庄是没有未来的村庄,没有未来的村庄也就没有未来的中国。我们的时代需要对生命的呼唤,那么谁来呼唤呢?是教育来呼唤生命吗?不!是生命在呼唤教育!不一定所有的生命都是跳龙门的鲤鱼哦,他们更可能是小鱼小虾小泥鳅。我希望,我们做教育的能被生命唤醒,能看见生命,看见人。

我希望更多的小艳子,能在他们的家乡拥有属于他们的好教育,那是一种能够看见生命的教育。

 

谢谢大家!

 

 

注:本文内容已征得小艳子同意

 

排版 / 赵泽昊

审校 / 肖诗坚

 

 

 

· End ·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届中  届中词条  年会  年会词条  唤醒  唤醒词条  观点  观点词条  创建  创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