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青年社会责任家】汇数点星光,照亮支教路——记野望支教的四年成长史

 

 笔者 | JessieD 山风 郑晓茹 编辑 | 徐艾婧 

 

 

 

 

支教”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关于支教的那些事,有倾心付出者,也有逢场作戏者,你或许会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支教组织赞叹不已,又或者在看到网上的些许言论后黯然失色。无论你对支教是否有过深入的了解,这一次,我们想带你看看一个借助青年力量成立的支教组织-野望支教

 

野望支教成立于2016年底,致力于对祖国偏远地区非盈利性支教,传播他们的希望之火。初心只为公益,到现在仍是不接受商务合作,不向志愿者收取团费,只输送和学生同吃同住的的乡村教师。如今,野望支教的足迹已遍布江西、甘肃、云南、河南。社团扎根悉尼,欢迎不满于现状、想改变环境的华人留学生,致力于激励和鼓舞我们这一代人(inspire our generation),并在悉尼社区招募志同道合的年轻一代,传播正能量。

 

 

这段简单的介绍不足以让身处组织外的人真正全面理解这些悉尼大学中国留学生是如何践行“支教”公益,要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也会有人发出质疑“这种非盈利性活动是真正存在的吗?表面上是公益,实际上呢?”我们见过太多“伪慈善”,所以在看到“非盈利”的字眼时难免心生怀疑,但是总有一些人,他们汇聚在一起不是因为利益,而是想通过支教这样的方式去做一些不那么容易却能带来很多改变的事情。

 

此次我们有幸采访到悉尼大学中国发展社团CDS负责人Emily,由她带领我们走进野望支教这个有深度的团队。

 

 

 

1 / 在支教中品涩尝甜 

Tasting bitterness and tasting sweetness in supporting education

 

 

在经历了笔试与面试的考验后,野望招募到了更多有责任心,热爱孩子,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志愿者们,他们共同为支教做好准备。“以行立身,以书诲人。”然而万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八字,字字重如金。野望负责人说:“我们不求什么回报,但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社会责任价值观的很好体现。这是野望以及志愿者们践行的初心,也支撑着他们敢于品涩尝甜的信念。

 

野望支教每年还会在秋季进行志愿者培训,培养支教团队的默契、分享教学经验、进行课堂模拟。“项目通常进行一个月(圣诞假期间),让志愿者们提升他们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志愿者们负责的事务有很多,从备课到管理课堂纪律,和对面校方沟通协调交流,甚至是走入学生生活的小世界,都体现着每位志愿者的爱心和热情。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志愿者老师们借助身处澳洲的地理优势,开展具有西方文化特色和澳洲地域特色的活动,比如庆祝双旦和走进澳大利亚讲座。

 

老师们在为孩子们布置双旦活动

 

但是,当老师们到了当地后,经常会发现明显的断层问题。“虽然支教学校有国家统一配备的齐全设施,课本、电脑、文具都有,但是这些学校缺乏师资,学生也缺乏关爱和陪伴。所以我们需要向他们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想法。”

 

在老师和同学相处的一个月内,同学们常常会感到不舍。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算短,老师们也担心在一个月的相处后,他们的离开会让孩子们难过,所以野望支教支教学校建立了一年一度的回访制度。如此一来,孩子们就会明白老师们并没有忘记他们,感受到人情传递出的温暖。许多老师都会自发地给孩子们带去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外界的关心与爱,希望他们能有勇气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还有老师会和孩子们保持书信,针对基础不同的孩子们进行个人沟通,目送他们成长。

 

 

 

2 / 双向成长中反思教育 

Reflection on education in two way growth

 

 

支教期间,热心的老师们会撰写教学日志,为普遍好学的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其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孩子们。“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因为患有癫痫,被同学们排挤,但我不想放弃他。我会陪他打羽毛球,教他做手工,增加他与人互动的机会,最后他送给了我一张打算送给父母的贺卡。”另一位志愿者也坦言自己深受感动,和孩子们密切接触后,他们会抱着你不肯松手。而在有的学校,会有英语课被霸占的情况,通过志愿者们和学校的一番沟通,孩子们不仅能够和往常一样每周上英语课,还提升了口语能力。当孩子们能用稚嫩的声音说出“Merry Christmas!”时,志愿者老师们内心的欣喜无以言表。

 

支教这条路上,成长是双向的。曾有一个学生通过社交软件向支教老师提问“为什么偏爱成绩好的孩子?”,在受到震撼的同时志愿者也进行了反思:孩子们的内心敏感丰富,老师们应该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去考虑和孩子们的相处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孩子们也许安静害羞,但他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孩子们眼睛里总是充满热忱和美好。在支教地云南,孩子们经常会成为老师的向导,穿行于山林之间。也会带领老师们领略少数民族风情,为他们做饭,让志愿者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为了进一步美化孩子们的家园、打造文明校园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着想,从2018年起,野望团队增设了性别教育和校园暴力的特色课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敏感、好奇、自尊心强,他们需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建立性别平等意识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同伴关系,杜绝肢体行为上或语言上的暴力甚至是孤立同学。

 

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志愿者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想让孩子们有健康的人格,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独立思想。志愿者们想通过个人的力量在这并不长久的支教时间里尽可能做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 / 对话未来和挑战 

Dialogue on the future and challenges

 

 

回望野望的心路历程,组建社团的路上充满艰辛。比如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社团处理了许多突发事件,但也因此成长、受益。有支教学校临时拒绝支教、志愿者家属不同意支教、志愿者因环境过于艰苦而退出。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绊脚石。野望支教还着力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改变教育环境,为每一个孩子争取教育权利。

 

在问到对社团的定位时,我们听到的回答是:“不满足现状的华人留学生,以公益性为主,非精英社团,在探索高效管理中不断发展。”

 

今年特殊的疫情也对支教产生了影响,野望表示今年的志愿者招聘工作和支教任务可能会改成线上模式或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虽然面临挑战,但挑战后面总是蕴含契机。相信经过这次的现实摩擦,野望能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更远的未来。

 

野望担心的是孩子们无法得到好的教育资源,上学要到十几公里、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那我们为什么不用我们的绵薄之力为他们带去我们的见解和光热呢?我们知道支教是一件小事,它都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但只要我们坚持地做下去就一定会有成果。”

 

支教老师在悉心辅导孩子

 

“我们没有办法做到长期支教,因为志愿者都是在校大学生。但是野望的成员有一个共识——支教不是拿钱换一个证书,应该是心和心的交流。”在这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形,比如少数民族语言的沟通问题、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志愿者们作为这些区域的开拓者,有能力、有热情去解决这些矛盾,推进支教事业。

 

我们有理由相信,像野望支教团队这样有志于改变、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的志愿者们,会为祖国西部的孩子们带去雨露和阳光,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这也是社会责任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志愿者们也通过和孩子们的相处更加关心教育与未来,加入到改变环境中去,建设一方水土,增强地域纽带,培养地方人才,共同进步。

 

支教团队代表合影

 

 

组织LOGO:悉尼大学中国发展社团

 

 

 

图源: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支教  支教词条  数点  数点词条  长史  长史词条  年成  年成词条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