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刘则渊老师生前写的最后一篇书序
武夷山
已故的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一直对我的博客青睐有加,多次委托我在博客上代发他的文章,例如:
刘则渊:迈向引文分析4.0时代(受托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37402.html
刘则渊:缅怀2017年辞世的5位科学学友人(受托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92145.html
格拉肖之蛇与大统一理论(代朋友发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61949.html
2019年6月1日,刘则渊教授发微信说,“夷山老友,您好!给您的邮箱发了一个专著推荐文,请阅。希望借科学网博客宝地代发,谢谢。”
他说的“专著”,指的是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张秀萍教授的书稿《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我回邮件说,建议等到该书正式出版且线上有售后再贴出此文,并加上网上购书页面的链接。“这样,一方面让大家了解您对此书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方便对此书感兴趣者下单”。
刘老师回复,“接受您的......建议,推介待出版后发......”。
遗憾的是,未等该书问世,刘老师已于2020年2月8日遽然离世。这一年多来我就一直惦记着,等书出来后,赶紧将刘老师的“推荐文”(其实就是该书的序)贴出,也算是完成刘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实质上的)生前嘱托。
近日得知张秀萍教授的著作已于今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https://item.jd.com/13183556.html)。下面便是刘老师2019年6月1日发给我的“推荐文”,即这本书的序。想看到序言中的图的,可点击以下链接:
20210525刘则渊老师生前写的最后一篇书序.docx
序
创新,是国内外学术界探索不穷的主题。人们不仅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且投身于创新引领发展的实践。改革开放40年来,我亲历了我国技术创新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迅速崛起,彼此之间互动跃升、波澜壮阔的历史交响乐章。
这促使我好奇地从中文数据库检索“技术创新”主题文献的年度分布变化,发现这条曲线(图0-1)折射出我国学术界对“技术创新”从“0”起步到发文量呈井喷式涌现的探索历程,蔚为壮观。
注:因CSSCI从1998年始,故1978—1997年以中文核心期刊数据补充。
图0-1 基于CSSCI的“技术创新”主题文献年度分布:1978-2018
改革开放第一个 10 年,人们理解熊彼特的“innovation”时沿用了以往群众运动中“技术革新”的概念。科学学界率先提出以“技术创新”取代“技术革新”,为熊彼特的“innovation”正名。[[1]]这个时期由于该术语尚在概念辨析中,仅有几篇文章介绍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2]]、“技术创新经济学”[[3]]。改革开放第二个 10 年,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的加深,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全国学术界从科学学、管理学、技术经济、技术哲学等多个视角,连续 10 年开展对技术创新的理论、体制、管理、政策和战略各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汇集在《技术创新十年》[[4]]一书中。这个阶段最突出的成果是科学学界进行了大规模合作研究,并完成了研究报告《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 [[5]],该报告向国家提出了决策建议,并把技术创新研究推向了新高潮,使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发文量达到 725 篇。改革开放第三个 10 年,进入 21世纪,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国内外各种新的创新理论异军突起,层出不穷,例如,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技术创新理论,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理论,基于协同学的协同创新理论、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引入生态学思想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的区域创新理论,以及开放式创新理论、全面创新管理理论等。对于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西方技术创新四大理论学派 — 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6]],人们也颇为关注并加以借鉴。2008—2009 年,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年度发文量达到 1800 篇以上。进入改革开放第四个 10 年,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年度发文量依然保持在 1700 篇左右,这虽然反映出我国技术创新领域欣欣向荣的局面,却同时也暴露出该领域研究存在分散和重复的问题。因此,研究方向的集中与综合便成为必然要求,新时期技术创新领域一方面应走向创新理论综合,另一方面应重点致力于从不连续技术到颠覆性技术,尤其是困扰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其实,我本人及研究团队早就在探讨创新理论的综合问题。例如,我们曾将国外关于技术创新政策的巴斯德象限理论引入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并同国外“三螺旋”创新理论融为一体[[7]];还曾用知识活动系统理论重构三螺旋的内涵,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我国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实践中[[8]]。在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文献中,有关创新理论综合的各种见解并不少,但都是单篇论文,显得单薄。
现在,我欣喜地看到张秀萍教授著述的《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一书,该书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一部创新理论大综合的厚重作品。
该书引入并综合了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theory,也称 TH 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同时采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法、熵值法、基于序参量的协同度测度法等方法,汇聚为“三螺旋理论视域下区域协同创新”的统一研究范式。
该书在进行创新理论综合时,有两点可贵之处:一是恰当地把握了产学研协同与产学研合作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迄今,把协同学引入创新理论的诸多文献都将“协同”“合作”混为一谈,忽视了“序参量”,仅把“协同”当作时髦的术语。然而该书区分了“协同”“合作”之间的差异,强调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不同,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线性创新模式升华为非线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但在把三螺旋理论、协同创新理论两种模式融合为统一范式时,如何确立“协同”、“合作”、序列与尺度的关系以更适于技术创新,仍需进一步明确。二是作为该书的核心,三螺旋创新理论在阐发“三螺旋”,即大学、产业(或企业)、政府三方的功能定位时,把政府的角色与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大学区别开来,政府不是也不能充当创新主体、市场主体,而是扮演和履行宏观调控、政策导引、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角色与功能。政府在创新活动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和错位,这样也就把三螺旋中大学-产业-政府的关系,自然地转换为政府政策导引下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该书逻辑结构严谨,体现了一本著作的理论建构从抽象到具体的方式。该书在对三螺旋创新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进行综合并建立统一研究范式时,以“协同创新”等相关概念作为抽象的规定,由此揭示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区域创新主体的耦合-协同测度,进而以国内外若干科技园区为案例开展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最后建构上升为具体的区域三螺旋协同创新模式,为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与举措。
该书是张秀萍教授在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和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人们早就关注到中介机构在现实区域创新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创新理论中却多被忽视。现在看来,中介机构(或称“混合组织”)可以成为“第四螺旋”;而如果建构“四螺旋”创新体系,其四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如何,颇值得进一步阐释。就这点而言,该书不仅揭示了技术创新领域有着不尽的研究前沿,而且开启了深化和开拓创新理论的新境界与新征程。
最后,让我们回到基于 CSSCI 的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文献分布曲线,近年来,年度发文量保持在约 1700 篇发文量的背后是一支探索技术创新问题的学术队伍的努力,他们追寻着永无止境的创新研究前沿。我相信这部创新理论研究的力作会对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有所启迪,从而共同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新边界。
刘则渊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副理事长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9年5月31日于新新园
相关阅读
沉痛悼念刘则渊老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17660.html
[[1]]吴明瑜口述,杨小林访问整理. 科技政策研究三十年——吴明瑜口述自传[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2]]王慎之,邱兆祥. 浅谈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3):77-78.
[[3]]厉以宁. 技术创新经济学——它的由来和当前研究的问题[J]. 中国科技论坛,1988(6):56-59.
[[4]]陈晓田. 技术创新十年[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冯之浚. 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J]. 中国软科学,1999(1)4-10.
[[6]]张磊,王淼.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综述[J]. 科技与经济,2008(1):56-58.
[[7]]刘则渊,陈悦. 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J]. 管理学报,2007(3):346-353.
[[8]]Liu Z Y,Yang Z K. The Triple Helix Innovation Model in China Based on Knowledge Activity System[Z]. The 6th International Triple Helix Conference on University-Government-Industry Links,Singapore,2007.